黃紹禮

黃紹禮

黃紹禮,明代湖南永州寧遠縣李家鋪鄉馮石村人,尊稱紹禮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紹禮
  • 別名:紹禮公
  • 出生日期:1412
  • 逝世日期:1508
  • 主要成就:修水利
  • 代表作品:馮石村大塘,多公壩
  • 性別:男
簡介,景泰七年,英宗天順七年,

簡介

馮石村村後山石林立,荊棘叢生,村前地勢開闊,土地平坦,適於耕種,但苦於缺水,常年遭旱。黃紹禮立志尋找水源,每有閒暇就到後山攀岩撥草,細心察看。

景泰七年

景泰七年(1456)夏,某日,他在山中隱隱聽到有流水的聲音,馬上請石匠鑿開石壁,果見石內有一空洞,一股清泉穿岩而過。水源找到後,他號召村民集資560兩白銀,指揮大家用磚、三合土堵住泉水出路,把水引出地面;接著又選擇鄰近的一個荒谷,用石塊築堤四十餘丈,建成一個面積二百多畝的水庫,不僅解決了全村的農田灌溉問題,還發展了養魚事業。紹禮有一女嫁到縣西四都何家。何家村位於一河谷之上,田地寬廣,土壤肥沃,也是苦於缺水而經常遭災。

英宗天順七年

英宗天順七年(1463),他受何家父老鄉親之請,來到女婿家,幫助找水。通過考察他認為只要在離該村四里多遠的舂水上築一河壩,把水引來,乾旱可除。鄉親們湊足資金請他全面負責工程建設。他為了加快工程進度,秘密叫人將銀錢埋藏在地底下,並派人四處傳話,說地下面有寶藏。村民鑿石挖土,果得銀錢,便信以為真,男女老幼爭相上工,捨命幹活。到次年冬天,就建成一座百多米長的攔河壩,修通一條四里長的引水渠,灌溉田地上千畝。何家村為了紀念他,將河壩取名為“多公”壩(寧遠稱外祖父為多公),該壩一直保留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