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現璠故居

黃現璠故居

黃現璠一生中居住生活過的地方有數處,以時間相對較長的居住處而言,黃現璠故居一共有四處,一處在其出生地扶綏縣渠舊鎮三合村渠思屯,另三處在桂林市。目前保存完好的只有渠思屯黃現璠故居,屬其孫黃君定繼承的祖傳產業,並由其管理。他居住於此時使用過的物品,部分至今保存完好,在故居均有陳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現璠故居
  • 出生日期:1899
  • 逝世日期:1982
  • 職業: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族學家、教育家等
人物簡介,渠思屯故居,地域特點,初建,翻建,布局,陳列物,書桌,太師椅,衣箱衣櫃,生活用品,農具,特色,保護,桂林故居,西大故居,師院故居,北門故居,

人物簡介

生於1899年11月13日,卒於1982年1月1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渠舊鎮三合村渠思屯人。原名甘錦英,壯族。早年曾在北京師範大學攻讀歷史學九年,後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1937年11月從日本歸國後,歷任廣西大學中山大學、國立桂林師範學院、廣西師範學院(現廣西師範大學)等校史學教授,為我國“壯族首位大學教授”。曾先後兼任廣西教育研究所研究員、廣西大學訓導長、中文系主任、圖書館館長、廣西師範學院圖書館館長等職。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曾先後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任命為廣西省桂西僮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委員、廣西省人民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訪問團廣西分團副團長、中央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委員、“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副組長。相繼當選為廣西省第一、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委員,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委員、第一屆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理事。1979年,右派冤案得以徹底平反後,黃現璠相繼當選為第一屆中國民族學研究會(後改名為中國民族學學會)顧問、《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編輯委員會委員、第一屆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顧問、第一屆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副會長、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82年病逝於桂林

渠思屯故居

地域特點

渠思屯黃現璠故居,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渠舊鎮三合村渠思屯,距離縣城約60公里。扶綏縣擁有眾多“中國第一”或“區域第一”:中國第一大恐龍棲息地,中國第一產糖縣,中國第一產蔗縣,中國第一劍麻生產基地。而且聚居有壯、漢、苗、瑤、侗等18個民族,尤以壯族為多,占全縣總人口的82.8%(2010年統計)。而渠思屯一千多農戶近三千多人口中壯民占了99.5%。由此決定了渠思屯黃現璠故居具有的傳統壯族民居特色。黃現璠於1916年(17歲)入贅富家黃氏,遵俗改姓黃現璠,並開始在此居住,直到1922年離開家鄉前往南寧讀書。後來多次返回家鄉從事少數民族調查時短住於此。他居住於此時使用過的物品,部分至今保存完好,在故居內均有陳列。
渠思屯故居所在地:渠舊鎮三合村渠思屯渠思屯故居所在地:渠舊鎮三合村渠思屯

初建

渠思屯黃現璠故居,為其養父黃克昌祖傳產業,據黃現璠之孫黃君定介紹,此宅初建於清代同治時代,早期為傳統的壯族民居形式。壯族人民的傳統民居建築式樣一般有半乾欄式和全地居式兩種。居住在壩區和城鎮附近的壯族,其房屋多為磚木結構,外牆粉刷白灰,屋檐繪有裝飾圖案;居住在邊遠山區的壯族,其村落房舍大多數是土木結構的瓦房或草房。由於渠思屯離城鎮不遠,居住地區長期穩定,故多為土木結構的兩耳三間的樓房、平房或四周築圍牆建成四合院,堂屋、臥房、廚房、畜廄分設。渠思屯黃現璠故居初建時即為此類土木結構的兩耳三間的樓房,堂屋、臥房、廚房、畜廄分設。
渠思屯故居渠思屯故居

翻建

由於舊房久經風雨,多次進行過維修。在二十世紀80年代初又進行了拆除翻建。翻建是在舊房的青石地基上將原來的內外土牆換成內外燒磚牆(見右圖),為磚木青瓦結構。整個故居布局未變,仍為兩耳三間的二層樓房,堂屋、臥房、廚房、畜廄分設。只是二樓的陽台原木欄換成了水泥飾花欄,並在四周築圍牆建成四合院形。

布局

渠思屯黃現璠故居占地面積約為5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有200餘平方米。相比較於其他廣西近現代名人故居而言,雖然其占地和建築面積相對較小,但結合長期處於窮鄉僻壤的渠思屯情況來看,這樣的占地和建築規模在解放前的當地壯族地主中已是屈指可數。整個院落布局緊湊。進入院內踏上台階只見較高的門扇為紅漆油飾,紅色代表喜慶,為壯族人喜愛的顏色之一。推門進大廳,為社交活動之地,兩邊廂房住人。壯族無論是什麼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如今因故居內已無人居住,故大廳內的祭桌中軸線上已無神龕,取而代之擺放著香爐,供奉香火,以祭奠正面牆上懸掛正中的黃現璠肖像。薰香之氣驅邪兼顧改善空氣氣味功效,同時渲染出大廳莊重肅穆的氣氛。大廳左邊廂房為黃現璠入贅黃家後的臥室,右邊廂房為其養父黃克昌的臥室。穿過大廳左右邊又各有一室,原為其子女臥室,後為黃現璠偶爾返回家鄉從事少數民族調查時的工作室。
渠思屯故居渠思屯故居
院內故居正門左邊一排房子分為三間,左邊原為柴房,中間原為廚房,現已成為空房;右邊是牛房,現仍使用。故居正門右邊是黃現璠之孫黃君定於2006年新建的三層大樓房,裝修完善。

陳列物

渠思屯黃現璠故居大門右邊懸掛著“黃現璠故居”凸雕紅漆匾額,字型剛勁豪放,為黃現璠之子甘金山客座教授親筆書題。故居內陳列有黃現璠生前用過的書桌、衣櫃、衣箱、太師椅、煤油燈水壺、肖像照片、手跡、部分生活用品以及傳統壯族農具,分別簡介如下:

書桌

故居內陳列的書桌為民國後期製品,已有近70餘年歷史,雖然已經脫色和缺失了抽屜,且造型一般,算不上文物,但作為黃現璠使用過的物品陳列於故居也算是相得益彰,不失其歷史見證價值。這張書桌為黃現璠於新中國成立後多次返回家鄉時使用的物品之一(見右圖),陳列於故居工作室內。1952年 8月,在廣西大學任教的黃現璠借大學放暑假之際,返回家鄉扶綏縣從事實地調查和收集史料,同時還相繼到了吳凌雲父子的家鄉渠蘆村以及他們當時鬧革命時的主要活動地扶綏隴羅(今扶綏東羅)、太平府(今崇左市地,原崇左縣於2003年改為崇左市,轄江州區和扶綏、寧明、龍州、大新、天等5個縣,代管憑祥市)、養利土州(今大新縣地)、思城土州(今崇左市地)、鎮安府(今德保縣)、歸順州(今靖西縣)一帶調查,一為收集忠州(今扶綏縣地)、江州(今崇左市江州區)和遷隆峒(今上思縣屬地)土司遺存的文物史料;二為收集吳氏父子反清起義的史料;三為了收集儂智高起義的史料。他曾在故居工作室內的這一書桌上起草了《吳凌雲、吳亞忠反清起義論考》長篇學術論文。
故居陳列物之一:書桌故居陳列物之一:書桌

太師椅

工作室中與書桌一道陳列的太師椅以當地俗稱“金木”製成。“金木”紋理交錯,結構細緻且均勻,木質堅硬,且抗腐抗磨力強。太師椅無破損,保存完好。據黃現璠之孫黃君定介紹,這張太師椅為晚清時代製品,據今已有100多年歷史,為解放前黃家地主的祖傳遺物。同時還是黃現璠17歲上門入贅黃家後的臥室用品之一,長期受其喜愛,以至他長期離開家鄉和過世後至今為止仍為其子孫保管完好。

衣箱衣櫃

故居內陳列的衣箱衣櫃均為“金木”製品,漆以紅色,無破損,保存完好。衣箱形制屬傳統衣箱,板式結構,上開蓋,正面有銅飾件,釘鼻鈕可以上鎖,兩側無拉環,為民國初期製品,漆色曾補油過多次,為黃現璠入贅黃家後的用品之一。衣櫃制於二十世紀50年代後,為黃現璠返回家鄉暫住時的用品之一。

生活用品

故居陳列有黃現璠入贅黃家後使用過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用壯話發音所叫的“咆”(油罐)、“拼”(嬰兒進食瓦罐)、“壘”(蒸糯米飯瓦罐)、“崖”(裝米或玉米用瓦壇)、“隆”(石制米沖)、“哈恩”(木棒沖)、煤油燈水壺、石磨、水缸。石制米沖為黃現璠入贅黃家後的用品之一,已有80餘年歷史。據黃現璠之孫黃君定介紹,黃現璠每次返回家鄉時總喜歡使用這一石制米沖親手沖制一些糯米糍粑帶回桂林慢慢享用,可見他對石制米沖的情有獨鐘,所以這一石制米沖至今被其子孫保管完整。而煤油燈為扶綏壯族鄉民自民國以來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照明用品,直到二十世紀80年代後扶綏縣部分鄉鎮才開始通電,全縣鄉村完全通電則在2007年10月底,隨著東門鎮卜葛村東灣屯台區、四平屯台區、靈盤屯台區、三家屯台區、淥頭村雙柳屯台區、那江村三沙屯台區,柳橋鎮雷大村卜門屯台區等25個無電戶通電工程項目的竣工投運,扶綏縣才實現了村村通電,349戶無電戶告別了用煤油燈的歷史,實現了他們祖祖輩輩渴望光明的美好願望。書桌上陳列的煤油燈為黃現璠青少年讀書時代的用品,已有80餘年歷史。它那銹跡斑斑的蒼老形態,無疑折射出生於壯族貧困農民家庭的黃現璠在讀書時代看書寫作時的艱辛實態,並從一側面反射出黃現璠讀書時代異常刻苦用功以致日後能功成名就的真實寫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廳供伴桌下擺放的“壘”(左邊第二個),這是壯族人蒸糯米飯專用的瓦罐,實為瓦鍋,造形奇特,為黃現璠上門入贅黃家後喜用生活用品之一,或許他一生喜食糯米食品即由此開始。
渠思屯故居大廳及陳列物渠思屯故居大廳及陳列物
故居陳列的兩個挎帶水壺,同樣呈顯出歷史的滄桑感。據介紹,一為黃現璠於1953年6月在廣西大學組建“桂西僮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文教局歷史文物調查工作組”並帶隊深入廣西羅城、南丹、河池天等、都安等少數民族地區從事人類學田野調查時使用過的水壺,另一個為1955年春黃現璠赴扶綏、崇左、龍州、大新、德保、靖西縣進行民族學考察時使用過的水壺。從這兩個裝滿黃現璠從事田野學術考察故事的水壺中,似乎從中可以看到他的學生筆下描繪的1957年黃現璠參與組建“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工作以及負責全組學術調查工作並帶隊赴廣西桂西各少數民族地區展開大規模學術調查而騎馬從天等到德保以致汗流浹背顛破屁股的艱辛工作之一貌。
渠思屯故居陳列物渠思屯故居陳列物
通過故居陳列的這些生活用品,可以一窺黃現璠在家鄉讀書時代的生活概貌以及當地壯族人日常生活之一貌。小而言之,對了解當地壯族人民的生活習俗有所助益;大而言之,對了解當地壯族人民的生活文化大有助益。

農具

故居陳列有黃現璠入贅黃家後使用過的一些農具,如用壯話發音所叫的“平恩”(竹筐)、“冷恩”(竹篩)、“擰”(竹背簍)、八齒木杷。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擰”(竹背簍,見右圖),這是傳統的壯族農具之一,功能為乾農活時將割刀等小農具放入背簍中之用。據黃現璠之孫黃君定介紹,黃現璠青少年時代勤於讀書,不常下地乾農活,使用竹背簍不多。但在解放後回鄉從事少數民族調查時喜用竹背簍,裡面裝的不是農具,而是筆記本和一些調查時獲得的文本資料。而且肩背竹簍走打村串戶採訪對象會使當地壯民容易產生親和感,能帶來事半功倍之效,這或許是黃現璠喜用壯族傳統“擰”的緣由。故居陳列的兩個“擰”,即為黃現璠生前使用上過的物品。
故居陳列物之一:八齒木杷故居陳列物之一:八齒木杷

特色

渠思屯黃現璠故居的特色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為故居建築具有典型的傳統壯族鄉村民居特色;二為故居的陳列物具有濃郁的壯族文化特色。由此可見,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鄉村農舍式故居,而是一個充滿歷史滄桑和文化內涵的故居。

保護

渠思屯黃現璠故居集匯了較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對研究當地壯族民居的建築風格,了解壯族歷史文化、人文地理、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等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重要的歷史意義;對扶綏縣崇左市開發旅遊資源,發掘壯族文化遺產,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非常值得保護。保護後的故居可以利用名人的影響力,舉辦黃現璠生平展,同時與扶綏縣的中國第一大恐龍棲息地以及離故居不遠的“龍頭山”下的“黃現璠教授之墓”共同打造成扶綏文物精品游,從而使之成為扶綏縣一張新的旅遊名片。
渠思屯故居臥室渠思屯故居臥室

桂林故居

黃現璠自1938年進入廣西大學任教後,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桂林工作,他的故居主要有三處,一為西大(廣西大學簡稱,下同)桂林時期的將軍橋校園科學館教授宿舍;二為廣西師範學院(現廣西師範大學)王城南區教授宿舍四舍三號;三為桂林中山北路142號,現分別簡介如下:

西大故居

黃現璠自1938年進入廣西大學任教後,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和西大的數度移遷,其故居幾經變動。1945年抗戰勝利後,西大回遷廣西。先遷至柳州鷓鴣江,暫棲於國民黨第十六集團軍婦孺工讀學校內。1946年,學校又遷回桂林,在將軍橋設校本部,設分部於良豐西大舊校址。本部含法商、理工學院二、三、四年級及統計專修一年級,分部含農學院及各院系一年級學生、先修班學生。黃現璠故居最初在先住在西大將軍橋本部內的平房教授宿舍。這一排平房共住有六家,黃現璠故居位於第三家(見右圖)。據黃現璠之女黃文魁編審回憶:一進家門是前後兩間房,後房通後院;右邊也是兩間房。住房的對面是廚房,中間過著一個天井,走過一條不長的走廊才能到廚房。住房、走廊和廚房都高於地面。房子的後面被一人多高的綠色樹木把六家圍成一個小院子。黃現璠與夫人劉麗華及其子女在此居住了8年(1945-1952),他的女兒黃文魁、黃文彬在此故居出生的。黃現璠在西大兼任訓導長、中文系主任、圖書館館長的輝煌時期便是這此度過的。據西大資深教授張先辰之子張健回憶:“在經常往來的同學家裡,有兩家給我印象至深,那是黃現璠伯伯的書房和梅斌林伯伯家牆上的郵票。我家曾與黃現璠伯伯家在同一棟平房宿舍相鄰而居。宿舍前面有一排大樹,宿舍後面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池塘。在宿舍的廚房旁,有一個簡陋的木板小書屋,這是黃現璠伯伯的書屋。從狹小的窗戶可經常見到黃伯伯伏案工作的身影。此屋輕易不讓旁人進去,更嚴禁旁人亂動書籍。黃伯伯不在時,他的愛女也就是我的同桌黃文斐帶我進去過幾次。每次我都懷著深深的敬畏,打量周圍的一切:靠兩面牆立著頂天立地的書架,書架上堆滿書籍、稿本及一摞摞的資料夾;狹小的空間,不大的桌上鋪滿了打開或夾上各種紙條的書籍及手稿…… 多少年過去了,這個書房的承載厚重知識而不注重形式的鮮明形象,仍刻在我的記憶中,成為我對書房的追求模式。”黃現璠在此撰寫了《黔桂邊區教育散記》、《黔桂邊民社會組織的民主政治》等少數民族考察報告,撰著了《隋唐五代史》、《中國起居飲食禮節史》、《民國史斷片》、《舊民主主義革命史稿》(兩卷)、《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講稿》、《殷代社會史》等書稿以及《春秋戰國人之平等與人之發現》等學術論文。
西大故居-平房教授宿舍(1945-1952)西大故居-平房教授宿舍(1945-1952)
西大故居-科學館教授宿舍(1952-1954)西大故居-科學館教授宿舍(1952-1954)
1952年,黃現璠一家從校內平房教授宿舍遷入校內科學館教授宿舍(見右圖),是一排兩家或四家的平房,門口有三級台階,大門進去是一個廳,拐彎右邊是一條過道,過道右邊是兩間房,房間不大,第一間有個儲物的夾層,左邊是衛生間和廚房,過道盡頭是後門,出後門從台階下到地面。黃現璠在此居住了兩年,並撰著了《中國封建社會史》、《中國歷史名著選讀》等書稿和講稿。

師院故居

從1952年起,根據中央教育部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工學院長會議等精神,廣西大學的各院系陸續併入全國其他院校。1953年,廣西大學停辦。黃現璠轉入廣西師範學院任教,仍住在將軍橋原西大科學館教授宿舍。1954年,廣西師範學院與市內王城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南軍區特科學校對換校址,廣西師範學院遷入市中心區靖江王城內,黃現璠一家隨之遷入王城內師院南區教授宿舍四舍三號。這是一棟兩層四戶建築。黃現璠故居位於一樓左邊, 門口有四級台階,大門進去是一個廳,拐彎邊邊是一條過道,過道起始有一間房,盡頭為衛生間;過道右邊為黃現璠臥室兼書房,左邊為一過道,盡頭有一間房,左邊為廚房。黃現璠在此前後住過兩次,一次為10年(1954-1964),一次為3年(1979-1982)。他的雙胞兒子甘文豪、甘文杰便是在此出生的。黃現璠在此度過了他人生最輝煌的學術和政治生涯,同時也遭受了人生中最大的浩劫。1957年他被錯劃為大右派分子後,住居四周貼滿了批判他的大字報,教授宿舍對面的學院聲討他的宣傳廣播聲更是不絕入耳,公安機關開進南區宿舍抓捕右派分子送去勞教的警車聲不時傳來,他依然安居住於此。1964年,師院左派將黃現璠趕出南區教授宿舍,安排到院內獨秀峰山下的一間教室作為住居,黃現璠不堪忍辱,憤然離開南區教授宿舍,搬到離師院後門不遠的中山北路142號自宅居住。1979年,黃現璠的右派冤案徹底平凡昭雪後,他又回到了原來的師院南區教授宿舍四舍三號居住,在此住到1982年病逝。
師院故居 -教授宿舍四舍三號(1954-1964)師院故居 -教授宿舍四舍三號(1954-1964)
黃現璠人生中的許多重要學術和社交活動都是在此進行的,他多次帶隊外出從事少數民族田野調查的前期準備工作以及多次向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提交的提案都是在此起草和完成的。他撰著的學術論著《我國古史分期應該重新估定》、《太平天國革命中的僮族子弟》、《廣西右江僮族人民建立蘇維埃政權之革命》、《廣西僮族史略》、《廣西僮族反抗壓迫史》、《談僮歌》、《右江蘇維埃政權之建立》、《廣西省大新縣僮族調查資料》、《關於廣西僮族社會歷史調查報告》、《僮族在廣西的歷史分布情況》、《廣西僮族簡史》、《古書解讀入門》、《儂智高起兵反宋是正義的戰爭》、《土司制度在桂西》、《僮族女將瓦氏領兵抗倭》、《廣西最早的城堡》、《銅鼓及其花紋的新探索》、《壯族別稱烏滸人之探討》、《中國歷史沒有奴隸社會》、《試論百越和百濮的異同》、《廣西寧明花山壁畫與岩洞葬》等,都是在此起草和完成的。他曾在此接待過來訪的張雲逸大將以及黃紹竑費孝通沈從文等名人。黃現璠一生愛交朋友,只要有人來訪,他都熱情接待,客人走後他又拚命地工作。
院故居 -教授宿舍四舍三號(1979-1982)院故居 -教授宿舍四舍三號(1979-1982)
師院故居屋前有個小院子,黃現璠種了一些花草和養有數盆盆景。由於他經常自己打水澆花,施肥,捉蟲,所以,他養的茶花開花旺盛,又大又紅。晚年,他在小院內種有一棵四季桂,一年能開四次桂花,花香不斷,常為過路人稱讚。

北門故居

桂林市人習慣按東、南、西、北方位來稱市內居住地域。1964年,黃現璠搬到離師院後門不遠的中山北路142號自宅居住。由於地處中山北路,故稱北門故居。它是一棟兩層樓房,位於當時市內著名的“婦女保健院”斜對面,建於解放前,由黃現璠向農行貸款所建,後以稿費歸還貸款。黃現璠於解放前勤於寫作,先後以稿費供讀過三位家鄉親屬上學,讀完大學,並以稿費購買過三棟私宅,兩棟在桂林市繁華地帶中山中路的榕湖旁邊,桂林臨近解放前已出售;另一棟便是中山北路142號。竣工時由於臨近桂林解放,資金短缺,故在二樓有一面牆為竹籬糊漿砌成。整棟房屋為青瓦磚木結構,解放初期由於國家實施房屋改造政策,此宅一樓被劃歸國有,只將一樓廚房、衛生間和二樓歸為黃現璠所有。從一樓進門右邊是廚房、衛生間,直走上青磚樓梯到二樓,首先是大客廳,附帶飯廳;左邊有兩間房,第一間是黃現璠臥室兼書房,第二間是其妻劉麗華的臥室,盡頭是兒女的大臥室;右邊沿牆擺放黃現璠的六個高大書櫃,裡面整齊排放著他的大量藏書。黃現璠及其子女人生中最悲慘的時期是在北門故居渡過的。文革時期,北門故居曾遭師院和街道紅衛兵小將抄家八次。只因黃現璠夫婦平時待人和氣,為人低調,又與街坊鄰居關係融洽,性習助人為樂,故而未遭毒手,藏書大都能保存下來,夫婦倆只是被抄去解放前省吃儉用集下的少量黃金手飾而已。遺憾的是黃現璠此前與中國政壇、文壇一些名人的部分往來通信不幸被抄家者搜去燒毀,如黃現璠早年與陶希聖、肖一山、張我軍、梁淑溟以及解放後與龍雲陳銘樞黃紹竑、章伯均、章乃器費孝通李達王亞南等人的通信,從而造成了貴重文史資料的喪失。
文革期間,黃現璠胸掛著“脫帽大右派分子”的牌子每天從這裡步行上班,走去師院學習和接受批鬥,達數月之久。他行走在街上還會經常遭到進城斗地主的滿街農民隨便吐口水、頭掛菜葉以及隨意踢打的屈辱。不幸中之萬幸的是他因住在師院外的北門故居,避免了師院紅衛兵學生的經常撓擾,從而在文革期間未像師院一些教授那樣被送進市監獄關押起來,而且倖存活了下來。
在北門故居,黃現璠於苦難歲月中筆耕不輟,撰著了《我國歷史分期必須重新估定》、《我國古代史沒有經歷過奴隸社會》、《漢族的形成》、《壯族通史》、《韋拔群評傳》(三卷)、《儂智高》、《中國生活學——古代食衣住行研究》(三卷)、《中國古代史沒有奴隸社會初探》、《紅八軍龍州起義》、《壯族簡史討論意見書面報告》、《我國古史分期應該重新估定——古代沒有奴隸社會》、《我國民族歷史沒有奴隸社會之探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與侯紹莊等同志商討中國奴隸社會問題》、《廣西各縣瑤族人口及其過山榜》、《我國有否奴隸社會之商榷》、《銅鼓製造及其花紋之探索——廣西壯族人民製造銅鼓》、《同我國歷史學者商榷一個問題——我國有沒有奴隸社會》、《遠古的廣西人》、《壯族名稱的演變》、《內蒙古自秦漢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廣西岩洞葬與寧明花山壁畫》、《宋代壯族首領儂智高起義及其影響》等論著,碩果纍纍。黃現璠還在此接待過來訪的同鄉吳西將軍以及老友費孝通先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