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鼠兔

黃河鼠兔

黃河鼠兔,拉丁名為Ochotona huangensis (Matschie),該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河鼠兔
  • 拉丁學名:Ochotona huangensis(Matschie)
  • 別稱:鼠兔、啼兔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兔形目
  • :鼠兔科
  • :鼠兔屬
  • 分布區域:陝西秦嶺地區、四川東部大巴山一帶
形態特徵,亞種分化,地理分布,生態環境,經濟意義,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屬小型鼠兔,體形易與藏鼠兔等相混淆。耳殼通常較小,耳長平均為19.38mm±1.611mm。趾墊小而裸露,呈土黃色。
唇上部棕色或褐色。頭頂及兩頰土黃色或褐色。耳前毛稀,橘黃色或黃色,耳內有很稀的白色絨毛,耳內及耳背褐色,耳緣具白邊,兩耳後的頸背具黃白色披肩。背部沙棕褐色或褐黃棕色,體側淺灰或土黃色,頦、喉部為白色,體腹面白色或中部帶有淺黃色條紋。足背淺黃灰色或污白色染土黃色調;後足踱部具煙褐色長毛,前足掌色淡,為淺褐色。
腦顱扁平而肥寬,腦顱後部向後突出呈拱形,鼻骨前端膨大,向後逐漸變窄。眼眶前部小,後部大,故其前部外緣呈“八”字形,平均寬度為4.36mm±0.3045mm。額骨趨平,頂骨微後傾,故側觀頭骨較平緩,頭骨低扁,顱高值小,平均12.64mm±0.440 lmm,顴寬平均為18.57mm±0.481 6mm。頂骨側緣向外突出呈弧形,頂骨顯寬。門齒孔與齶孔合成一孔。犁骨裸露。聽泡小而鼓圓,下頜關節支較寬闊。
上頜門齒2對,第一對較大,唇面具深的縱溝,第二對極小,隱於第一對的後方。

亞種分化

黃河鼠兔目前為一單型種,尚元亞種分化。

地理分布

黃河鼠兔在河南省分布於豫西伏牛山地,與藏鼠兔同域分布。國內分布於陝西秦嶺地區、四川東部大巴山一帶。

生態環境

黃河鼠兔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m以上植被茂密的林區、灌叢、草叢等處,可與藏鼠兔同域分布。有關其生態學內容尚待進一步研究。

經濟意義

黃河鼠兔對林區植被更新及農作物均有一定危害。但因分布範圍狹窄,危害程度尚不十分顯著。

保護級別

該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