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九曲第一彎

黃河九曲第一彎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卡拉山自西向東,迂迴曲折,在四川若爾蓋縣唐克鎮與白河匯合,形成了壯美的九曲黃河第一大轉彎,隔河與甘肅省相望。她是黃河四川唯一一段。登高遠眺,但見黃白二河爭流,風姿綽約、款款而來,蜿蜒而去,似飛天飄帶和哈達,從天之盡頭飄然而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河九曲第一彎
  • 外文名:The first bend of the Yellow River
  • 特點:自西向東
  • 地位:壯美的九曲黃河第一大轉彎
概述,歷史,自然特點,地理,景觀,特徵,文化,後記,

概述

黃河九曲第一彎
藏族人民根據黃河上游的地形、景觀等,將上游諸河段取了更有特色的名稱,如卡日曲約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瑪曲、析(賜)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藏語稱“河”為“曲”. 俗語說:“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這“九曲”就是唐時對貴德以上黃河段的稱呼 黃河首曲所在地瑪曲縣還是整個黃河流域唯一一個以“黃河”命名的縣城(註:瑪曲,藏語即黃河)。

歷史

九曲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滔滔黃水哺育了億萬中華兒女。奔騰不息的河水負載著這個古老民族對未來的無限希冀與憧憬。千年萬載,萬載千年,滔天巨浪流不盡黃河兒女熾熱的愛情,滾滾黃沙飄蕩著唱不完的黃土歌謠,九曲河灘也盛不下中華民族燦爛的生命光華!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最美的自然景觀要數第一彎和壺口瀑布
這兩處景觀被譽為神奇的九曲黃河立體大乾坤地圖,它是黃河流經這兩處景觀時形成的一個S形大彎道,因其在地圖上恰似《周易》中陰陽太極圖,故而譽為。它與藏族本教(“卍” )和藏傳佛教(“卐” )的“生命輪迴”或者“日月輪迴”學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自然特點

黃河九曲第一彎
九曲黃河第一彎作為黃河大草原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它以一種大度的姿態、平和的心態表現了黃河精神“寧靜致遠”的陰柔之美,而黃河壺口瀑布則以一種大氣的姿態、豪邁的心態表現了黃河精神“靈動飛揚”的陽剛太極之氣。這一動一靜、一陰一陽的兩大獨特景觀可謂對黃河精神的最好詮釋,是對中國陰陽太極學說的立體再現,是典型的“物化”和“人化”資源,被深深地打上黃河精神的印記,具有明顯的歷史積澱性、時代精神性和民族文化性,可謂全球華人對黃河母親河的情感認同之所在。
如果能打好“黃河精神”牌,做到既見黃河見景觀,又見文脈見精神,可以讓遊客在遊覽中真切地感受黃河精神的真諦,進一步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地理

“萬涓成水匯大川,千轉百回出險灘。滔滔長流濟斯民,力發黃河第一彎。”母親河——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卡拉山自西向東,迂迴曲折,在四川若爾蓋縣唐克鄉與白河匯合,形成了壯美的九曲黃河第一大轉彎,隔河與甘肅省相望。她是黃河四川唯一一段。登高遠眺,但見黃白二河爭流,風姿綽約、款款而來,蜿蜒而去,似哈達,似玉帶,似長龍,似飛天飄帶和哈達,從天之盡頭飄然而來。

景觀

“黃河天上來,紅日地中落”,九曲黃河第一彎島嶼眾多,紅柳成林、水鳥翔集、漁舟橫渡,形成“落霞與弧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妙景致,被中外科學家稱為“宇宙中莊嚴幻景”。古寺白塔,簇簇帳篷,縷縷炊煙,聲聲牧歌,牛羊點點,相伴黃河,相伴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更顯自然和文化遺產之悠遠博大的胸懷。也就是在這裡,演繹出了《嶺·格薩爾》英雄史詩說唱最早的版本和演化基礎,流傳著格薩爾當年英雄業跡的種種掌故。
黃河九曲第一彎
在浩淼的黃河大草原濕地,黑頸鶴用它的歌和舞,演繹著仙者之尊、生命之靈。全國三大名馬河曲馬,經常信馬由韁地馳騁在黃河大草原上,河曲馬被杜甫讚譽為“竹披雙耳俊,風如四蹄輕”。黃河大草原,非常遼闊,把“廣”字發揮到極致的地方,人來到這裡,心胸自然的開闊,心情也豁然開朗。在夏天,在草原最美的時候,你不妨投入到這美妙中間,當一個豪情萬丈的游者。你也可以應和著牧民抑揚頓挫的牧歌,暫時的融入到大草原中,享受神奇的九曲黃河立體大乾坤圖的大氣場、大意景。當你站在若爾蓋大沼澤,眼望靜謐、平和的九曲黃河第一彎時,它那“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的性格氣質還深藏不露,似乎正和這裡寬廣無際的大草原相匹配,但你仍然可以感悟到在血脈中的一種力量。一曲傳唱千百年的《格薩爾王》,唱出了黃河大草原的遼闊,唱出了九曲黃河第一彎那氣吞萬里,寧靜致遠的博大胸懷。
俗話說:不到黃河心不甘,中外遊客來都以飽覽黃河九曲第一彎勝景為快,尤其以日落和日出的景致為最快。晚,夕陽西下之時,黃河在夕陽下泛著紅色的粼光,自由舒展地蜿蜒而行,那種雄渾的氣魄與從容的風度,也只有九曲黃河第一彎才能擁有。

特徵

黃河巨流一路奔騰,在山西和陝西交界處曲折南流,到山西吉縣與陝西宜川一帶,被兩岸蒼山挾持,壺口兩岸約束在狹窄的石谷中。滔滔黃河,到此由300多米寬驟然收束為50餘米。這時河水奔騰怒嘯,山鳴谷應,形如巨壺沸騰,最後跌落深槽,形成落差達50米的壺口大瀑布。因其形狀似一把壺的口子,故而得名。
黃河九曲第一彎
壺口瀑布氣勢壯觀,周圍自然景觀奇特,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面值50元人民幣的畫面上那翻江倒海,奔騰跌泄,氣勢磅礴的壯觀景象,就是黃河壺口瀑布。要說壺口瀑布的寬度和高度都不算大,值得人們驚訝的是其流量卻相當可觀。在冬季枯水期,秒流量最少時僅150至300立方米,這時河面冰封,細流涓涓,給人以俊美之感;四月初,一旦冰河解凍,秒流量驟增至1000立方米以上,最高時達8000立方米,這時,巨流夾著大量冰塊衝擊而下,如獅吼虎嘯,震天動地;到夏季,秒流量增至1000至2000立方米之間,這時,由於下游水位下降,落差加大,巨瀑破空而下,激起的水柱像箭一樣直射蒼穹,剎那間,一支支水柱又化作細小的水珠,遂又形成迷濛的白霧,偶又顯七色彩虹;金秋雨季,千溪萬壑之水匯聚,河水流量劇增到3000立方米以上,全部瀑布連成一片,這時洪波怒號,激湍翻騰,聲如奔雷,景象極為壯觀。遠在壺口瀑布4公里外,便已聽到黃河如虎狼般的轟鳴。及近看,“聽之若雷霆之鳴,望之若虹霓之身”,滾滾黃流到壺口,急遽收束,注入深潭,激起百丈水柱,雲霧迷罩河岸。“入中不見出,忽有雲煙生”,那水中冒起的股股白煙便是壺口瀑布的奇景之一。只見,黃河水傾瀉在落差30米左右的石槽中,形如茶壺注水,急流噴壁,驚濤拍岸,站在黃河邊的遊客都不免膽顫心驚。
壺口瀑布隨著季節變化而呈現出不同景色。春季,冰地解凍,冰凌拋落,如山崩地裂,似炮轟雷鳴。夏秋季節,雨水頗多,洪水洶湧,濁浪排空,瀑布寬達百米,方圓數十里水氣遮天,氣熱磅礴。冬季,冰封雪凍,瀑布掛滿冰凌,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俯視河水入壺,懸流噴壁,鼓若山騰,雨霧迷濛。仰望則滾滾黃河天際湧來,勢如千山飛崩,四海翻騰。難怪"詩仙"李太白驚呼:“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佇立在臨近瀑布上一塊被迷濛水霧籠罩的巨石上,聽轟鳴的濤聲,看滿目濁浪排空,常有窒息眩暈之感;感受風挾水氣鋪頭蓋臉,弄得渾身濕透,倒也舒坦浪漫;你若有緣,天氣晴好,十之八九會有彩虹驚現,或長紅汲水,或橫跨秦晉,若隱若現,如夢如幻,一時恍若置身仙境。紅塵往事,滌盪一空,心靈一如翡翠般透明,縱有萬千不如意事,盡可付諸滔滔。

文化

黃河九曲第一彎
在九曲黃河自然和文化廊道里,你可以從中觀賞到黃河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渡河上游的哈休文化-岷江上游的營盤山文化和沙烏都文化-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的衍生輪廓和脈絡,也可以從中觀賞到青藏高原到黃土高原遊牧文化-狩獵文化-農耕文化和原始宗教文化-本教文化-道教文化-藏傳佛教文化-漢傳佛教文化以及藏文化-羌文化-回文化-漢文化的發展歷史軌跡……置身其中,如同走進中華民族先民的生活,有一種穿越時空隧道的特殊體驗……由於河流都是由下游往上游溯源侵蝕而擴展的,所以從另一角度來看,也許並不是黃河向下尋找出路,才形成唐克的九曲黃河第一彎,而是黃河向上切穿了龍羊峽,才導致若爾蓋的西來之水又反向歸流於黃河。黃河把來自青藏高原冰川和湖沼的豐沛水源,最終納入到自己的懷抱,成為了上自世界屋脊下至浩翰汪洋的萬里長河。
中華文明“西興東漸”是否是神奇的九曲黃河立體大乾坤地圖牽引和文脈作用結果?實踐證明,世界上一切文明往往都起源於江河源頭,但發展壯大則在江河中下游地區。

後記

在中華民族的心目中,九曲黃河是這么魂牽夢縈,難以釋懷。我時常獨坐在窗前,在小雨的呢喃或小雪的飛舞中,在悠遠綿長的思緒中,與九曲黃河傾訴著,任心靈激動著。走近神奇的九曲黃河立體大乾坤地圖,感覺著她的神韻,領略著她的神采,梳理著她的神情,觸摸著她的神武,不由得我也會神氣起來。陰陽和諧,日月同輝乃中華民族精神之根本。
九曲黃河用詩一般的語言告訴我們,天地需要陰陽平衡,人類需要寧靜和諧。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和表征,若能將九曲黃河第一彎的陰柔之美與壺口瀑布的陽剛之氣聯袂推出,則對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可謂相得益彰,對打造大九寨國際旅遊品牌更是神來之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