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櫨(黃櫨)

黃櫨(黃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櫨(Cotinus coggygria Scop.)別名紅葉、紅葉黃櫨、黃道櫨、黃溜子、黃龍頭、黃櫨材、黃櫨柴、黃櫨會等,是中國重要的觀賞紅葉樹種,葉片秋季變紅,鮮艷奪目,著名的北京香山紅葉就是該樹種。其在園林中適宜叢植於草坪、土丘或山坡,亦可混植於其它樹群尤其是常綠樹群中。黃櫨花後久留不落的不孕花的花梗呈粉紅色羽毛狀在枝頭形成似雲似霧的景觀;黃櫨也是良好的造林樹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櫨
  • 拉丁學名:Cotinus coggygria Scop.
  • 別稱:黃櫨木、黃櫨樹、黃櫨台、摩林羅、黃楊木、烏牙木、煙樹
  • 二名法:Cotinus coggygri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無患子目
  • 漆樹科
  • 黃櫨屬
  • :黃櫨
  • 分布區域:中國西南、華北和浙江;南歐、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北部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分布情況,變種分類,栽培技術,繁殖方法,盆景製作,管理養護,病蟲防治,主要價值,藥用價值,園林觀賞,經濟價值,鑑別方法,

形態特徵

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樹冠圓形,高可達3-8m,寬2.5-6cm,木質部黃色,樹汁有異味;單葉互生,葉片全緣或具齒,葉柄細,無托葉,葉倒卵形或卵圓形。圓錐花序疏鬆、頂生,花小、雜性,僅少數發育;不育花的花梗花後伸長,被羽狀長柔毛,宿存;苞片披針形,早落;花萼5裂,宿存,裂片披針形:花瓣5枚,長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度為花萼大小的2倍;雄蕊5枚,著生於環狀花盤的下部,花葯卵形,與花絲等長,花盤5裂,紫褐色;子房近球型,偏斜,1室1胚珠;花柱3枚,分離,側生而短,柱頭小而退化。核果小,乾燥,腎形扁平,綠色,側面中部具殘存花柱;外果皮薄,具脈紋,不開裂;內果皮角質;種子腎形,無胚乳。花期5-6月,果期7~8月。
黃櫨
黃櫨

生長習性

黃櫨性喜光,也耐半陰;耐寒,耐乾旱瘠薄和鹼性土壤,不耐水濕,宜植於土層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中。 生長快,根系發達,萌櫱性強。對二氧化硫有較強抗性。秋季當晝夜溫差大於10℃時,葉色變紅。

分布情況

原產於中國西南、華北和浙江;南歐、敘利亞、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北部亦產。

變種分類

紅葉(變種)Cotinuscoggygriavar. cinerea Engl.
毛黃櫨(變種)Cotinuscoggygriavar. pubescens Engl.
粉背黃櫨(變種)Cotinuscoggygriavar. glaucophylla C. Y. Wu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以播種繁殖為主,分株和根插也可。
播種
6-7月,果實成熟後,即可採種,經濕沙貯藏40~60天播種。幼苗抗寒力較差,入冬前需覆蓋樹葉和草秸防寒。也可在採種後沙藏越冬,翌年春季播種。
黃櫨樹的繁殖方法黃櫨樹的繁殖方法
1、種實採集
選擇結果早,品質優良的健壯母樹,於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實成熟變為黃褐色時,及時採收,否則遇風容易將種子全部吹落。將種子採集後風乾,去雜,過篩,精選,晾乾,存放到乾燥陰涼處備用,並防止蟲害、鼠害。
2、種實處理
黃櫨的果皮有堅實的柵欄細胞層,阻礙水分的滲透,因此必須在播種前先進行種子處理。一般於1月上旬先將種子風選或水選除去秕種,然後加入清水,用手揉搓幾分種,洗去種皮上的粘著物,濾淨水,重換清水並加入適量的高錳酸鉀或多菌靈,浸泡3d,撈出摻2倍的細沙,混勻後貯藏於背陰處,令其自然結冰進行低溫處理。至2月中旬選背風向陽,地勢高燥處挖深約40cm,長寬約60~80cm的催芽坑,然後將種沙混合物移入坑內,上覆10cm左右的細沙,中間插草束通氣,坑的四周挖排水溝,以防積水。在催芽過程中應注意經常翻倒,並保持一定的濕度,使種子接受外界條件均勻一致,發芽勢整齊,同時防止種子腐爛。3月下旬至4月上旬種子吸水膨脹,開始萌芽,待有25-30%左右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黃櫨景色黃櫨景色
3、圃地選擇及整地消毒
(1)圃地的選擇
選地勢較高,灌溉方便,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育苗地。土壤粘度較大時,可結合整地加入適量細沙或蛭石進行土壤改良,切忌選擇土壤粘重內澇地塊。
(2)整地
整地時間以3月上中旬為宜。整地時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機肥3000kg左右,並施30~50kg複合肥,深翻耙細,揀去草根、雜物等。
(3)土壤消毒
播種前3~4d用40%褐爾馬林加水50倍或多菌靈50%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1.5g進行土壤消毒,也可每667m2施50~100kg硫酸亞鐵以防幼苗立枯病。另用50%辛硫磷800倍液每667m2施200kg以消滅地下害蟲。
4、播種技術
黃櫨育苗一般以低床為主,為了便於採光,南北向作床,苗床寬1.2m,長視地形條件而定,床面低於步道10~15cm,播種時間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宜。播前3-4天用福馬林或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灌足底水。待水落乾後按行距33cm,拉線開溝,將種沙混合物稀疏撒播,每667m2用種量6~7kg。下種後覆土約1.5~2cm,輕輕鎮壓、整平後覆蓋地膜。同時在苗床四周開排水溝,以利秋季排水。注意種子發芽前不要灌水。一般播後2~3周苗木出齊。
分株
黃櫨萌蘗力強,春季發芽前,選樹幹外圍生長好的根蘗苗,連鬚根掘起,栽入圃地養苗,然後定植。
扦插
春季用硬枝插,需搭塑膠拱棚,保溫保濕。生長季節在噴霧條件下,用帶葉嫩枝插,用400~500ppm吲哚丁酸處理剪口,30天左右即可生根。生根後停止噴霧,待鬚根生長時,移栽成活率較高。

盆景製作

樹形製作
黃櫨黃櫨
在中國北方山野的陽坡及半陰坡上,常密集生長著成片的黃櫨,用其作盆景,可在春季黃櫨發芽前的2~3月份,到山野掘取老樁。黃櫨樁經多年砍伐和牲畜啃咬,植株矮小,枝幹虬曲,老態龍鐘,容易成形,故掘取老樁,是製作黃櫨盆景的捷徑。黃櫨葉柄較長,葉片較大,經蟠扎、修剪,常製成自然式盆景。
栽種與用盆
黃櫨常在春季萌芽前進行栽種,如是新掘取的樹樁,套用素沙土植於瓦盆中“養坯”;如是翻盆,應把盆中舊土去掉一半,換上新土。黃櫨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腐殖土為主,加適量沙土調勻後即可使用。黃櫨葉片春夏碧綠而深秋變紅,用盆之色澤以和紅、綠色相協調的紫砂盆為好。盆之形狀視樹形而定,直乾式常用圓形或方形盆,斜乾式及曲乾式宜用長方形或橢圓形中等深度的盆缽。

管理養護

苗期管理
灌溉與排水
苗木出土後,根據幼苗生長的不同時期對水分的需求,確定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時間。一般在苗木生長的前期灌水要足,但在幼苗出土後20天以內嚴格控制灌水,在不致產生旱害的情況下,儘量減少灌水,間隔時間視天氣狀況而定,一般10~15天澆水一次;後期應適當控制澆水,以利蹲苗,便於越冬。在雨水較多的秋季,應注意排水,以防積水,導致根系腐爛。
間苗、定苗
由於黃櫨幼苗主莖常向一側傾斜,故應適當密植。間苗一般分2次進行:第一次間苗,在苗木長出2-3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在葉子相互重疊時進行,留優去劣,除去發育不良的、有病蟲害的、有機械損傷的和過密的,同時使苗間保持一定距離,株距以7-200px為宜。另外可結合一、二次間苗進行補苗,最好在陰天或傍晚進行。
追肥
追肥本著“少量多次、先少後多”的原則。幼苗生長前期以氮肥、磷肥為主,苗木速生期應以氮肥、磷肥、鉀肥混合,苗木硬化期以鉀肥為主,停施氮肥,以促進苗木木質化,提高苗木抗寒越冬能力。
鬆土除草
鬆土結合除草進行,除草要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基本原則,有草就除,灌慎作業,切忌碰傷幼苗,導致苗木死亡。

病蟲防治

黃櫨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蚜蟲立枯病、白粉病和霉病等。
蚜蟲
危害葉片、嫩莖、花蕾和頂芽,造成葉片皺縮,捲曲,蟲癭以致脫落,嚴重時導致植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可在早春刮除老樹皮及剪除受害枝條,消滅越冬蟲卵;蚜蟲大量發生時,可噴40%氧化樂果、5~8月每15天噴一次樂果、50%馬拉硫磷乳劑或40%乙醯甲氨磷1000~1500倍液,也可噴魚藤精1000~2000倍液。
黃櫨立枯病
造成根部或根頸部皮層腐爛,嚴重時造成病苗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清潔庭園衛生,及時處理病株,噴灑50%的多菌靈50%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噴1:1:120倍波爾多液,每隔10~15天噴灑1次。
白粉病
黃櫨分布在我國不少地方黃櫨分布在我國不少地方
1、症狀
初期葉片出現針頭狀白色粉點,逐漸擴大成污白色圓形斑,病斑周圍呈放射狀,至後期病斑連成片,嚴重時整葉布滿厚厚一層白粉,全樹大多數葉片為白粉覆蓋。秋末正常葉片變為紅色時,被白粉覆蓋的病葉仍為暗綠色或黃色,並在白粉層上出現黑色小粒點。受白粉病危害的葉片組織褪綠,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使病葉提早脫落,不僅影響樹勢,還嚴重地影響觀賞。病榮還侵染嫩梢。8月底9月初,在葉片的白粉中出現小顆粒狀物。初為黃色,顏色逐漸加深,最後變為黑褐色,為病菌的繁殖體,內含供傳播和浸染的大量孢子
2、防治方法
(1)園藝防治:秋季徹底清除落葉,剪除有病枯枝,就地銷毀或運離病區,地面噴撒硫磺粉,以消滅越冬病原。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以增加抗病力;清除近地面和根際周圍的分櫱小枝,能減輕或延緩病害發生。
黃櫨黃櫨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次20%粉銹寧800~1000倍液,有效期可達2個月;或噴灑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數次。4月中旬在地面上撒硫磺粉(15-22.5千克/公頃),黃櫨發芽前在樹冠上噴灑3波美度石硫合劑。
黃櫨枯萎病
1、症狀:
黃櫨枯萎病是香山紅葉的重要病害,輕者嚴重影響紅葉景觀,重者很快死亡。感病葉部表現為2種萎蔫類型:
(1)黃色萎蔫型:感病葉片自葉緣起葉肉變黃,逐漸向內發展至大部或全葉變黃,葉脈仍保持綠色,部分或大部分葉片脫落。
(2)綠色萎蔫型:發病初期,感病葉表現失水狀萎蔫,自葉緣向里逐漸乾並捲曲,但不失綠,不落葉,2周后變焦枯,葉柄皮下可見黃褐色病線。根、枝橫切面上邊材部分形成完整或不完整的褐色條紋。剝皮後可見褐色病線,重病枝條皮下水漬狀。花序萎蔫、乾縮,花梗皮下可見褐色病線。種皮變黑。 發生不易防止病原菌是植物土傳病菌,通過健康植物的根與先前受侵染的殘體的接觸傳播,在土壤中的病體上存活至少2年。病原菌可直接從苗木根部侵入,也可通過傷口侵入。病害發展速度及嚴重程度,與黃櫨主要根系分布層中的病原菌數量呈正相關。種植在含水量低的土壤中的樹木以及邊材含水量低的樹木,萎蔫程度和邊材變色的量都有所增加。過量的氮會加重病害,而增施鉀肥可緩解病情。
黃櫨苗木修剪黃櫨苗木修剪
2、防治方法:
(1)挖除重病株並燒毀,以減少侵染源。
(2)栽植抗病品種。
(3)用土壤熏蒸劑處理土壤後再栽植黃櫨。
綴葉叢螟
綴葉叢螟屬於食葉性害蟲危害危害黃櫨的主要蟲害之一。
1、症狀:
葉片被取食形成缺刻、焦黃,嚴重時葉片幾乎光禿,樹冠上僅剩絲網、葉表皮和碎片。不但使苗木種植成活率下降,影響黃櫨正常生長,更會使秋季的紅葉觀賞效果明顯降低。
2、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於綴葉叢螟幼蟲危害時期(7-8月)加強蟲害巡查預報,利用幼蟲喜聚集在黃櫨樹冠下外圍向陽處枝條和葉片上結網取食的特點,及時剪除綴巢,消除蟲源。同樣也可利用綴葉叢螟老熟幼蟲下樹作繭越冬的特點,挖蟲繭減少越冬幼蟲。
(2)物理防治
利用綴葉叢螟成蟲有較強的趨光性,在成蟲羽化盛期即6月底至7月初於林間設定黑光燈誘殺成蟲。
(3)生物防治
保護利用綴葉叢螟的天敵,蛹期可利用真菌寄生,卵期天敵有螳螂類、瓢蟲類、螞蟻類。幼蟲寄生性天敵有繭蜂類、姬蜂類等多種,捕食性天敵有山雀、麻雀、灰喜鵲、畫眉、黃鸝、白頭翁等多種益鳥。施用生物製劑白僵菌防治不同蟲齡幼蟲。
(4)化學防治
利用綴葉叢螟幼蟲危害期主要特點檢查樹冠上部和外圍的蟲巢和葉片上出現的被啃食成灰白色半透明的網狀斑同,於此時期(7月中下旬)進行藥劑防治效果最佳。可用3%高滲苯氧威乳油1000倍液、45%高效氯氰聚酯水乳劑1000倍液或20%除蟲脲水劑800倍液,或25%滅幼脲乳油800倍液防治,防治效果較好,且均無藥害發生。也可利用老熟幼蟲下樹越冬的習性,於9月初在黃櫨樹幹上設定藥環帶,阻隔其下樹越冬,從而降低翌年的蟲口數量。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根、莖: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無黃疸肝炎,麻疹不出;
枝葉:能清濕熱、鎮痛疼、活血化瘀,可抗凝血、溶血栓、抗疲勞,具有抗菌消炎、退熱消腫等功效,可治療感冒、齒齦炎、高血壓等病症,對黃疸型肝炎具有不錯的療效,也可用於丹毒、漆瘡。
1、《本草拾遺》:除煩熱,解酒疸,目黃,水煮服之。
2、《日華子本草》:洗湯、火、漆瘡及赤眼。
用法用量
1~3錢(治肝炎,成人每日1兩,小兒減半,煎2次,合併一起,早晚各服1次);外用枝、葉煎水洗或葉搗爛敷患處。
藥理作用
從黃櫨的葉中所獲得的總黃酮甙製劑,口服80~160毫克/公斤有抗炎作用,對大鼠、小鼠的甲醛性腳爪浮腫有抑制細胞增生的作用,並增加毛細血管的抵抗力,對雞蛋白性水腫無效。此外因含鞣質故有收斂、抗菌作用,可外用治創傷;亦可內服以治胃腸炎等。
附方
1、治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黃櫨三錢。水煎服。
2、治水、火燙傷皮膚未破及漆瘡:黃櫨適量,煎湯洗患處。(性味以下出《河北中藥手冊》)

園林觀賞

黃櫨是中國重要的觀賞樹種,樹姿優美,莖、葉、花都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特別是深秋,葉片經霜變,色彩鮮艷,美麗壯觀;其果形別致,成熟果實色鮮紅、艷麗奪目。著名的北京香山紅葉、濟南紅葉谷、山亭抱犢崮的紅葉樹就是該樹種。黃櫨花後久留不落的不孕花的花梗呈粉紅色羽毛狀,在枝頭形成似雲似霧的景觀,遠遠望去,宛如萬縷羅紗繚繞樹間,歷來被文人墨客比作“疊翠煙羅尋舊夢”和“霧中之花”,故黃櫨又有“煙樹”之稱。夏賞“紫煙”,秋觀紅葉,加之其極其耐瘠薄的特性,更使其成為石灰岩建設水土保持林和生態景觀林的首選樹種。
黃櫨風景黃櫨風景
黃櫨在園林造景中最適合城市大型公園、天然公園、半山坡上、山地風景區內群植成林,可以單純成林,也可與其他紅葉或黃葉樹種混交成林;在造景宜表現群體景觀。黃櫨同樣還可以套用在城市街頭綠地,單位專用綠地、居住區綠地以及庭園中,宜孤植或叢植於草坪一隅、山石之側、常綠樹樹叢前或單株混植於其他樹叢間以及常綠樹群邊緣,從而體現其個體美和色彩美。黃櫨夏季可賞紫煙,秋季能觀紅葉,這些特點,完全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可以極大的豐富園林景觀的色彩,形成令人賞心悅目的圖畫。在北方由於氣候等原因,園林樹種相對單調,色彩比較缺乏,黃櫨可謂是北方園林綠化或山區綠化的首選樹種。

經濟價值

野生黃櫨是利用價值較大的資源型植物。其木材黃色,可提取黃色的工業染料,樹皮和葉片還可提栲膠,在化工方面已有將其作為鞣化劑的研究報導,木材還是製作家具或用於雕刻的原料;葉片含有芳香油,可做調香原料,並且黃櫨葉片中豐富的花青素含量正在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學者已經開始進行黃櫨色素方面的研究,有望開發為新的天然食用色素。

鑑別方法

顯微鑑別
1、葉的橫切面
上、下表皮均被較明顯的角質層,在毛基周圍的角質層呈放射狀,氣孔不定式,下表面居多;非腺毛多為單細胞,偶見分隔單列非腺毛,此分隔非腺毛長103-305-412μm,直徑27μm,以下表面為多;腺毛柄為單細胞,腺頭為多細胞。柵欄組織通常2-3列,海綿組織排列疏鬆,並有草酸鈣棱晶(方晶)及簇晶。維管束近於環狀,位於橫切面的中心。
韌皮部明顯,其中具有樹脂道;木質部較發達,導管呈放射狀排列,中柱鞘為纖維群排列成連續的環,在中脈的基本組織中散有草酸鈣棱晶及簇晶。在上、下表皮內側通常各有數層厚用細胞。
2、葉柄的橫切面
葉柄細長,取其中間直徑1.1mm部分切片觀察,表皮為1層細胞,外具毛茸,角質層明顯。表皮下有3-5層厚角細胞。皮層薄壁細胞有些具有草酸鈣簇晶;有些細胞有黑色團塊。中柱鞘纖維為連續的環狀;韌皮部分布有樹脂道,平均直徑約為64μm,細胞中有黑色團塊;形成層較明顯;木質部維管束呈壞狀排列。髓部為基本組織,有些細胞中有黑色塊。
理化鑑別
取樣品粉末10g,加水200ml,回流1h濾過。濾液先用石油醚提取2次,水相再以乙酸乙酯提取3次,合併乙酸乙酯提取液並以水洗2次,加無水硫酸鈉乾燥,回收溶劑,殘渣加甲醇溶解,進行以下試驗:
1、取甲醇溶液1ml,加水1ml,加1%三氯化鐵溶液2滴,即呈墨綠色。(檢查酚類及鞣質)
2、取上述甲醇溶液1ml,加鎂粉少許,再加鹽酸數滴,呈櫻紅色。(檢查黃酮)
3、取上述甲醇溶液,滴於濾紙上呈上黃色,在紫外光燈下呈暗紅色,加三氯化鋁1滴顯黃綠色,在紫外光燈下呈棕黃色。(檢查黃酮)
化學成分
木材含硫黃菊素及其葡萄糖甙,又含楊梅樹皮素及沒食子酸等鞣質成分。另有謂木材(帶皮,樹齡20年)含鞣質6.54%。
葉含鞣質達33%。鞣質中有沒食子酸、沒食子酸四糖、三沒食子醯葡萄糖、三甲基沒食子醯葡萄糖、黃酮類、飛燕草素3-半乳糖甙、越橘花青甙、矮牽牛素-3-葡萄糖甙、矢車菊素單葡萄糖甙、飛燕草素單葡萄糖甙、芍藥素單葡萄糖甙等。又含揮髮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