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星

黃曉星,男,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曉星
  • 國籍:中國
  • 專業方向:社區研究、社會治理、城市社會學
  • 任職院校:中山大學
研究方向,學術成果,科研項目,研究成果,學術交流,教學情況,獲獎情況,社會兼職,

研究方向

社區研究、社會治理、城市社會學

學術成果

科研項目

1. 負責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雙重製度嵌入視角下的社區治理、社會工作制度與社區工作模式研究”,2015.6.20-2018.6.20
2. 負責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層公共服務協同供給和社會管理網路研究”,2013.5-2016.5
3. 負責人,廣東省社科規劃項目“馬克思的共同體理論與社會管理創新研究”,2011.12-2013.9
4. 子課題負責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城市社區建設的方向與重點研究:基於治理的視角”第五子課題“中國城市社區治理的戰略、制度與機制安排”,2015.7-2018.7
5. 子課題負責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全面深化改革階段社會意識整合研究”第一子課題“改革開放以來年民間社會意識的形成機制研究”,2014.7—2017.7
6. 子課題負責人,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基地重大研究課題“香港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發展研究”中“香港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子課題,2011年至今。

研究成果

1、黃曉星、楊傑,2015,《社會服務組織的邊界生產——基於Z市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研究》,《社會學研究》第6期。該文為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工作》2016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文摘》2016年第2期、《社會科學文摘》2016年第2期轉載。初稿獲得2015年中國社會學年會一等獎,並收錄於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年會獲獎論文集(2015.長沙)之中(2016年7月出版) 。
2、黃曉星、鄭姝莉,2015,《作為道德秩序的空間秩序——資本、信仰與村治交融的村落規劃故事》,《社會學研究》第1期。該文並收錄於景天魁、張志敏等著,2017,《時空社會學:拓展和創新》,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黃曉星,2012,《“上下分合軌跡”:社區空間的生產——關於南苑腫瘤醫院的抗爭故事》,《社會學研究》第1期。
4、黃曉星,2011,《社區運動的“社區性”——對現行社區運動理論的回應與補充》,《社會學研究》第1期。該文獲得廣東省2010—2011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13年)。
5、黃曉星,2016,《社區過程與治理困境——南苑的草根自治與轉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6、黃曉星、林濱,2017,《社會變遷與生活機會:1977年以來的生命歷程研究》,《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
7、黃曉星、楊傑,2014,《社區治理體系重構與社區工作的行動策略——以廣州C街道社區建設為研究對象》,《學術研究》第7期。該文為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工作》2014年第10期全文轉載。
8、黃曉星、林濱,2014,《社會變遷、自我發展與民間意識——改革開放以來民間社會意識的形成邏輯》,《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第4期。
9、黃曉星,2014,《香港教改與中國小教師的日常改變》,《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期
10、黃曉星,2013,《國家基層策略行為與社區過程——基於南苑業主自治的社區故事(1995-2012)》,《社會》第4期。
11、黃曉星、林濱, 2013,《共同體的治理:社會管理創新的邏輯理路》,《教學與研究》第5期。
12、黃曉星、黎熙元,2013,《轉變參與:結構變遷與共識建構——香港中國小教師的社會參與研究》,《學術研究》年第4期。
13、黃曉星,2013,《民間社會意識的核心:價值訴求》,《現代哲學》第3期。
14、黃曉星,2012,《市民社會的“間隙生產”——南苑“社區代理權”系列訴訟的拓展分析》,《開放時代》第5期。該文為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2012年第8期全文轉載。
15、黃曉星, 2012,《1997年後香港教育改革:政策執行與治理運作》,《當代港澳研究》第4期。
16、黃曉星、徐盈艷,2010,《雙重邊緣性與個體化策略——關於代耕農的生存故事》,《開放時代》第5期,第一作者。該文初稿獲得2009年中國社會學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並收錄於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年會獲獎論文集(2009.西安)《中國社會變遷:60年回顧與思考》之中。
17、黃曉星、唐亮,2008,《香港市民階層流動意識探析:結構與認同下難圓的“香港夢”》,《社會》第5期,該文為《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3期所轉載。
18、Huang, Xiaoxing & Jie Yang, 2016, "Production of boundaries by social service organizations: based on the study of family integrated service centers in Guangzhou", 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 1.

學術交流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訪問學者(國家公派留學基金項目)、悉尼科技大學KTP訪問學者(Key Technology Partnership Visiting Fellow)

教學情況

本科生課程:社會研究方法、社會工作倫理、專業資料閱讀
研究生課程:定性研究、社會學理論

獲獎情況

1.2015年,中國社會學年會論文一等獎
2.2013年,廣東省2010—2011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3.2012年,中山大學優秀博士後
4.2009年,中國社會學年會論文一等獎

社會兼職

廣州市重大行政決策論證專家、廣州市社會組織專家庫專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