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方剛(著名哲學家)

黃方剛(著名哲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15年至1923年在清華學堂學習,與梁思成是同學。1924年至1927年在美國卡爾登大學獲文科學士學位。1927年至1928年在哈佛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方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聊城
  • 出生日期:1901
  • 逝世日期:1944
  • 職業:著名哲學家
  • 代表作品:《蘇格拉底》,《道德學》,《<老子>年代之考證》,《哲學評論》, 《古史辨》,《知行難易解》
個人信息,主要成就,

個人信息

黃方剛(1901~1944)哲學家,“民建”創始人黃炎培之長子。江蘇省川沙縣(即今上海市浦東新區)人。

主要成就

歸國後,先後在馬君武創辦的廣西大學任英文教師,後赴東北大學(當時張學良任校長)任文學院院長。“九·一八”事變之後,先後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金陵大學等任教。1938年,東北大學(當時在四川三台)改文學院為文理學院,繼任文理學院院長。1939年,應聘到武漢大學(當時在四川樂山)哲學系任教。著有《蘇格拉底》(商務印書館1931年版)、《道德學》(世界書局1935年版)、《<老子>年代之考證》(原載於《哲學評論》 2卷2期,1928年9月;後收入 《古史辨》第四冊,1933年)、《知行難易解》(原載於《再生》月刊第1卷第2期,1932年6月)等論著。在《<老子>年代之考證》一文中,黃方剛認為老子長於孔子,《老子》書成於孔子存在時;並對《莊子》一書記載的人物及行為事跡進行了系統考證,認為《莊子》中凡對話者必同時人(兩次例外),尤其是記載的老子、孔子及其弟子的事在時代上絕對沒有問題。1944年1月17日因染上肺病在樂山去世,年僅44歲。其歿後,顧毓琇寫有一首《悼黃方剛》:“彭殤修短倘前知,柱下精研枉作師;豈信著書能卻病,猶憐好學每忘飢。 家貧兒讓山中果,世亂妻吟海外詩;嗚咽長江懷故友,清明時節雨如絲。”
黃方剛去世時正值抗戰,由其一李姓學生安葬在自家田地(今四川省樂山市九峰鄉鞍山村山窩),黃炎培先生為黃方剛題寫的墓誌“方剛,一生清正,抱道有得,言行一致,誠愛待人,取物不苟,著書講學,到死方休。雖其年不永,亦可以無愧於人,無愧於天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