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戰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家戰鬥
  • 時間:1948年11月18日到19日
  • 地點:安徽省
  • 單位:華東野戰軍
概述,戰鬥背景,戰鬥部署,戰鬥經過,戰鬥相關資料,戰鬥的經驗教訓,

概述

淮海戰役中,1948年11月18日到19日,發生在安徽省蒙城縣黃家的一次阻擊戰鬥。戰鬥雙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野戰軍一縱二旅和國民革命軍第十二兵團一一八師。

戰鬥背景

1948年11月6日,華東野戰軍分路南下。11月8日,國民黨軍何基灃張克俠率部2萬餘人戰場起義。10日,我軍把黃百韜兵團分割包圍於徐州以東的碾莊地區。經過10天逐村惡戰,至22日全殲敵軍10萬餘人,敵兵團司令黃百韜自殺。同時,中原野戰軍為配合作戰,出擊徐(州)蚌(埠)線。11月16日,攻克宿縣,完成對徐州的戰略包圍。這時,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統一指揮淮海戰役。
為了加強徐州地區的兵力,蔣介石在1948年10月決定固守徐州,十二兵團向河南確山、駐馬店地區集中,準備轉用於徐州方向。並要求黃維兵團改歸國防部直接指揮,11月6日自確山、駐馬店開始行動,限11月10日到達阜陽。11月6日,解放軍發起淮海戰役後。徐州“剿總”司令劉峙嚴令黃維兵團快速向徐州集中。黃維遂率第十二兵團於8日由駐馬店出發,經蒙城、宿縣向徐州靠攏。一周后,到達阜陽。18日,十二兵團先頭部隊到達蒙城,遭到解放軍堅決阻擊。
為了遲滯黃維兵團東援,保障華東野戰軍在東線殲滅黃伯韜兵團和中野主力在徐蚌線作戰,劉伯承、陳毅、鄧小平命令中原野戰軍第一縱隊負責沿沙河、渦河、南淝河進行布防,阻擊作戰。

戰鬥部署

中野一縱(1、2旅)奉命,於1948年11月16日夜間趕到蒙城板橋集、唐集地區,憑渦河、淝河組織防禦,掩護主力集結和展開。16日,縱隊楊勇司令員、尹先炳副司令員率旅、團幹部,隨2旅先頭8團到蒙城地區偵察地形,了解到渦河水情及地形情況,是阻擊敵人可利用的天然屏障。據此決定:依託渦河障礙,組織陣地防禦,置重點於渦河北岸,堅決阻敵向渦河北岸進攻,以點制面,並掌握一定的機動力量,準備適時反衝擊消滅進攻之敵。同時加強對翼側的偵察、警戒,防敵迂迴。部署2旅在鞏家渡口(不含)、蒙城,雙澗鎮之間地區,沿渦河北岸構築工事,組織防禦;1旅在河套陳家、板橋、王店子、李土摟地區構築工事,組織縱深防禦,並準備支援2旅作戰,20旅歸建後進至陳大莊地區,為縱隊預備隊,縱指在唐集。
2旅5團配屬4團1營,進至吳胡同,王窯地區,8團進至朱家,楊家園組織防禦,4團(欠I營)為旅的預備隊,位於後母橋、小王莊、南嶽廟地區,構築防禦工事,隨時準備支援5、8團作戰。1旅7團在板橋集地區,2團在烏集、王店子地區組織防禦;1團位於李士樓、陸灣地區,為旅的預備隊。友鄰縱隊於18日夜趕到小澗集地區。各旅進到指定位置後,抓緊進行戰前準備。
1948年11月18日14時許,十二兵團十八軍先頭分隊進到蒙城以西地區,一一八師三五三團指揮部設於蒙城西部的五里舖。
中原野戰軍一縱司令員楊勇為防敵迂迴2旅左翼,即令1旅2團(配屬偵察連)進到蒙城以東、渦河北岸之丁大莊、丁老莊,以寶集為重點組織防禦。該團19時到達指定位置。
黃昏時,黃維命令十八軍向渦河北岸展開攻擊行動。第十八軍的攻擊部署是以第十一師為右翼,攻擊地點選擇在蒙城縣城東十餘里處,第一一八師為左翼,攻擊地點選擇在蒙城縣城西十餘里處,另外以少量部隊,在蒙城縣城的正面展開佯渡,以牽制解放軍。其中負責右翼攻擊的第十一師為主攻。渡河地點選定在蒙城東側十餘里處。此處的地勢相對較高,便於發揮火力,掩護渡河行動。負責左翼攻擊的第一一八師以一個團的兵力,配屬師屬炮兵群開展攻擊,此處地形平坦,攻守雙方地形條件相等。

戰鬥經過

十八日黃昏,國民黨軍隊展開攻擊。右翼的十一師經過整整一夜的激烈戰鬥,方才度過渦河,占領灘頭陣地,並向西北方向攻擊前進,激戰至十九日下午五點,進展只有幾公里。。
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蒙城縣城以西的方向。在最初的戰鬥中,一一八師三十三團在猛烈炮火支援下,從蒙城西北涉過渦河,向駐守李樓、侯家莊的8團3營連續進行4次進攻,被我擊退。同時敵以約一個營的兵力向我右翼迂迴,,向黃家、陳家進攻。
由於對水情的了解有錯誤,黃家沒有大部隊駐守,且沒有構築縱深工事。據當地民眾回憶黃家當時只有十餘個穿便裝的解放軍戰士(軍史記載是8團的一個偵察排)在村外渦河岸邊進行防守。國民黨軍隊在渡河時讓五里舖的保長李月恆負責帶路。但李月恆故意將國民黨軍帶到了另一處水深的地方,導致國民黨軍在渡河時淹死了一些人。國民黨軍重新選擇渡河地點後,順利渡過渦河,並向駐守黃家的偵察排發起攻擊,很快占領黃家。
失去了黃家,一縱沿渦河北岸所設的防線就會全部失去作用。因此,楊勇命令2旅馬上組織反擊。當晚9時許,2旅首長立即組織預備隊4團2營、3營自小王莊向黃家反擊。同時,黃家西面的8團 2營6連由副連長帶領一個加強排從東面主動向黃家發起反擊,攻占了村東頭的房舍。但通訊員卻向團里誤報6連已攻占黃家。2旅首長得知後命令4團2營、3營停止行動。
6連部隊遭敵優勢兵力反衝擊,傷亡較大,反覆爭奪無效,被迫撤離黃家後。2旅命4團2、3營堅決向敵反衝擊奪回失去的房舍。19日2時,2旅偵察連由西向東發起了兩次佯攻,村內國民黨軍的注意力和火力被吸引到了西面。4團長晉士林、政委鄭魯(已調任2旅政治部主任,調令已經下達,未到任)率2營主力(欠一個連)、3營以突襲手段,3營由村東北、2營主力由黃家北向敵占村攻擊。2營5連向陳家之敵反衝擊,因兵力不足,攻擊未能奏效。3營11連一舉突入村內,國軍即以密集火力封鎖突破口,3營12連一鼓作氣衝進村里,鞏固了突破口。19日凌晨,2營也攻入村里。隨後,晉士林進村指揮部隊與敵人展開激烈的爭奪。國民黨軍依靠兵力、火力的優勢,一改以往“不打夜戰”的傳統,乘解放軍立足未穩之機以整連整營的部隊反擊突入村內的解放軍。在反覆搏鬥,團長晉士林在村東口被流彈擊中光榮犧牲。村內部隊在失去統——指揮情況下,發揚獨立作戰精神,與守敵展開激烈的村落戰,逐屋攻占。團司令部作戰參謀進村後,主動指揮部隊,攻占了村子北半部,封鎖了村內主要道口,俘敵400餘人。因戰鬥激烈,俘虜無法後送,全部關在一個大院內。敵人掙扎反撲,用火焰噴射器燒我占領的房屋(草房),被我俘虜的人也一同被燒死。我攻擊部隊傷亡越來越大,指戰員仍利用院牆角、房角與敵奮戰。該團1連幹部全部負傷,衛生員郭敏挺身而出,說:“幹部都負傷了,我們們要繼續堅持戰鬥,消滅進攻的敵人,大家聽我的指揮!”
解放軍一度占領了村子的大部,國民黨軍一一八師三十三團的部分部隊甚至敗退到了渦河岸邊的沙灘上。幸虧一一八師炮兵群以猛烈的火炮向解放軍陣地進行轟擊,才幫助三十三團穩住了陣腳。激戰至拂曉,團政委鄭魯進村指揮。天亮後,敵人增援部隊趕到,使用火焰噴射器對4團進行猛烈攻擊,我傷亡較大,與村外聯絡困難,幾次派出通信員都犧牲了。敵繼續使用火焰噴射器,燒我占領的房屋,並向我連續衝擊。戰至19日15時,我只控制村東一處院落。這時與旅部恢復了聯絡,鄭魯政委組織後送傷員,在帶領部隊撤退途中受重傷,不幸犧牲。
經1晝夜激烈戰鬥,二旅傷亡高達600餘人(一縱近700人),幹部損失也很大。二旅稱斃傷俘敵1000餘人(一縱稱斃傷俘敵2000餘人)。據國民黨軍自稱,此戰損失營長田渡民以下百餘員。詳細情況及經驗教訓可以在16軍及47師史中查到,另16軍戰史資料彙編中有戰後縱隊總結檢討會上的發言。這場戰鬥的發生對中野來說是比較意外的(原以為黃家這段水域不能徒涉),所以沒有什麼工事,靠村落屋舍進行戰鬥,對於火焰噴射器來說是絕好的目標。假如工事比較完備,火力充足,火焰噴射器的效用就會打折扣了,因為這是要近距離使用的兵器。
這場戰鬥國民黨軍動用了四個團,黃家戰鬥主要應是三十三團。當時二旅兵力不足,全旅戰鬥人員一共只有2500人。實際上四團的反衝擊只用了2個營的5個連(一營在隨後的防禦戰中損失也很大)。這個戰鬥規模不算大,又是失利的戰例,所以在解放軍的戰例中比較少提到。

戰鬥相關資料

至今,在安徽省蒙城縣壇城任廟有一面積頗大的土墳區,數數足有200座,無墓碑,無圍牆。據當地的民眾說,此處就是1948年渦淝阻擊戰鬥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墓地里至少有400具烈士骸骨(有的一個墓穴里埋幾個)。
另,文獻中所提及的這個地名“黃家”,在實際地區並不見記載,蒙城當地只有一個黃莊,實際上指的就是這個黃家,所以黃家阻擊戰,其實也就是黃莊阻擊戰!黃莊最初叫丁溝,後來改名叫黃溝口,又改名叫黃堆子,2007年與其他村莊合村時改名叫黃莊,但是從來沒有叫過黃家。資料中有關黃家這一村名的記載一定是錯誤的,歷史上有黃莊阻擊戰,但沒有黃家阻擊戰。
雖然各種資料對黃莊阻擊戰的記載多有出入,但對於這場戰鬥過程的描述多用了同一個詞——慘烈。中原野戰軍2旅4團發起反擊時,雙方士兵先是槍彈齊射逐屋逐房的爭奪,等陣地犬牙交錯時,又開始了白刃戰。當時兩軍肉搏戰的地點就在村民黃國真家外,已73歲的他依然記得當時的情境。他說:“當時兩邊的兵太多,槍打不過來了就開始拼刺刀。那刺刀扎進人身體時發出的聲音特別嚇人。”戰鬥中,一名國民黨士兵衝進黃國真家,罵著:“媽的,當兵的都死完了還要老百姓幹啥?”就要開槍,這時另一名國民黨士兵進了屋,說“你打仗關老百姓啥事”就把先進來的士兵拉了出去。黃國真說,當時肯定是仗打得太慘了,殺紅眼的士兵才會在拼刺刀的時候要殺老百姓。
這場戰鬥到底有多慘?黃文江這樣描述,原本村裡有300多人,打仗時跑出去百十人,剩下的近200人死了150多人。等戰鬥結束跑出去的人回到村里時,村里已堆滿了屍體,連下腳的空都沒有。村裡的房子只剩三四家還立著,各家各戶都能從自己院子裡掃出幾麻袋彈殼,村里一個叫黃振十的人用家裡掃出的彈殼換了匹馬。

戰鬥的經驗教訓

據接任晉士林任二旅四團團長的徐仲禹《戰事日記》(黃河出版社,2006年出版)記載,1月18日,敵人在猛烈的炮火下,突破了渦河防線,占領了黃家、陳家、車馬莊。當晚,二旅部署四團二、三營向黃家反擊,一營配合八團向車馬莊反擊。
黃家戰鬥失利的主要原因和教訓是:反擊開始時,先用迫擊炮向村中轟擊,敵人出現後即展開占領村沿陣地。當我向村子衝擊時,遭敵猛烈火力的殺傷,突擊營長及團長當即犧牲,部隊失去指揮。各營連按原部署攻入黃家村子後,打得很勇猛。作戰參謀翁介山及團政委鄭魯同志先後在村中指揮,占領了半個村子,俘敵200餘人。打到拂曉,敵人已增兵至一個多團,開始向我反擊。我尚未與旅聯繫上,只有在村中與敵對峙,頑強堅守。敵人以炮火掩護向我反衝擊,並用噴火器向我固守的民房噴火。民房都是草房,著火後即無法再守,只有逐屋後退。打到下午3時,我只堅守在村東頭兩個院子內,才接到旅的命令:“撤出戰鬥”。大白天撤退,遭敵火力封鎖,傷亡很大,鄭魯政委在撤退中犧牲。
四團一營當晚參加對車馬莊的反擊,沒有攻進去,徐遵成營長犧牲。
這次戰鬥,四團的戰鬥連隊傷亡很大,二、三營各連撤下來時只剩下20到40人,一營傷亡較小,各連尚有六七十人。傷亡大的是六連,只下來4人,其中一個是副排長。八連下來9人,九連下來21人。經過幾天來把機關後勤人員補入連隊,各營連的人數是:一營營部(含機槍連)83人,一連77人、二連61人、三連71人;二營營部59人,四連58人,五連49人、六連58人;三營營部91人、七連59人、八連79人、九連59人;團部78人、供衛處100人、迫擊炮連107人、特務連62人,全團共1151人。黃家戰鬥前為1669人,這次戰鬥傷亡減員518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