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守魁

黃守魁

黃守魁(公元1551-1621年),字君賢,號哲齋(靜齋公後裔),生於明泉州府晉江縣南門十九都赤卿鄉(即今石獅市靈秀鎮赤坑村)。明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中已醜科武進士,殿試一甲第三名(探花)。初任南京浦子口守備,紀律嚴明,作戰勇猛,以功累升大同參將,松潘副將。復擢四川總兵。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黃守魁升宣大總督,因四川土酋作亂被困。決戰中,黃守魁寡不敵眾,身中數箭,兀自罵敵不止,後自盡於閱江樓,贈都督同知,謚武烈,賜祭葬。子黃兆昌,世襲千戶。《明史》、《泉州府志》、《晉江縣誌》均為之立傳。

基本介紹

  • 本名:黃守魁
  • 別稱:字君賢,號哲齋。
  • 字號:哲齋
  • 所處時代:明朝
  • 出生地:明泉州府晉江縣南門十九都赤卿鄉
  • 出生時間:1551
  • 去世時間:1621年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

人物生平

黃守魁
(一)
黃守魁,字君賢,號哲齋,(靜齋公後裔),文武雙全,石獅塘園人。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中已醜科武進士,殿試一甲第三名(探花),成為泉州科舉盛世。初任南京浦子口守備,以功累升大同參將、松潘副將。復擢四川總兵。天啟元年(1621年)升宣大總督,因四川土酋作亂,被其所困,自盡於閱江樓,贈都督同知,謚武烈,賜祭葬。子黃兆昌,世襲千戶。《明史》、府、縣誌均為之入傳。(原載《紫雲黃氏宗史資料彙編(四)》)
(二)
石獅市靈秀鎮塘園黃姓乃泉州黃守恭後裔,鄉號“桃源”,以開元寺“檀樾祠”為祖祠,“紫雲”為堂號。塘園黃氏宗祠始建於清代雍正年間,1986年重建。祠堂中懸掛一塊“探花”匾額,記敘著一段唐園黃姓光榮而悲壯的歷史。
“探花”匾額的主人黃守魁,字君賢,號哲齋,其一世祖鶴翔公生於南安蘆溪(羅溪),後移居晉江十九都桃源鄉,四世祖靜齋公由蔡厝移居晉江十九都赤坑鄉,《策卿派始祖》,黃守魁出生於赤坑鄉。少年時讀書時即胸懷四方之志,遊歷京城,參加中書科考試,按例可以擔任通判。黃守魁卻感到時局艱難,天下當為用武之時,到任未一年即棄官習武。以精通兵法,考中明代萬曆己 科(1579)第四名武舉人,選送薊遼總督麾下效用。萬曆十七年(1589),參加武進士殿試,中一甲第三名,人稱“武探花”,被任命為南京浦子口守備。上任伊始,即得到操江巡撫王用及 (晉江人)的賞識,後升任河南都司。不久,轉任四川都司,從征楊應龍有功,升為大同參將,轉任福寧參將、廣西參將。赴任途中,回鄉省親,舉族歡騰。塘園秀才黃崇圖在回憶中還提及,黃守魁回鄉時,召集族中文人同題應試,選定黃崇圖第一,並贈送潤筆費,鼓勵族人讀書向上。
黃守魁本來欲往廣西赴任,卻接到新任命,改授松潘副將,從征建南,以善於治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提升為四川總兵。天啟元年(1621),加封為驃騎將軍、大總督,駐節四川成都。
同年,東北前線吃緊,朝廷從四川掉軍增援,黃守魁協助處理四川後勤事務。當地土酋奢崇明得知大軍離川,乘機作亂,壟殺四川巡撫徐可求等四十餘人,圍攻成都黃守魁駐地。因事出倉促,黃守魁隨從僅數百人,抵禦不住,被迫退據成都閱江樓。在決戰中,黃守魁身負箭傷,奪敵刃自盡,以身殉職。
事後,朝廷得到 報,派軍平定叛亂,迫封黃守魁為都督同知,賜謚“武烈”。 部屬也冒險保護好黃守魁遺體,安葬於江邊。現成都閱江樓已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然而黃守魁的墓葬早已湮沒地下,唯有滔滔江水,日夜奔流不息,陣陣濤聲,視乎還在訴說當年那段悲壯的往事。
(三)
黃守魁字君賢號哲齋,晉江人。明嘉靖年間倭寇剽掠,從父母匍伏戈戰間間亡失,被賊獲去欲挈之東,其祖貸金贖回。讀書不沾沾章句,志在四方,適有欲入都門者與偕行,邁長安四五年,試中書,歲績例出為郡判,守魁末周年即投筆棄去,發篋讀大公陰符,務為天下敵乃康籍密雲中衛,執武經,應順天試,萬曆已卯(1579)中式第四名武舉,效用於薊遼總督。壬午(1582)復舉順天試至巳醜(1589)乃成進士,殿試一甲第三、計前後諸試暨進士掛名不出四名之外,初授南京浦子口守備,操撫王用汲見而奇偉之, 升河南都司僉事,調江西升四川都司,鎮建昌,從征土酋楊應龍敘功加秩升大同眾將轉福寧眾將,海不揚波、兵法超距,擢廣西眾將未任調松潘副將,征建南有功,執世職土豪不用命者置之法,恩威大著,升四川正總兵官。
天啟元年(1621),升南京五軍右府實授驃騎將軍,秋復有援遼之命,升大總督,調漢土兵皆催兵臨軍二道提戈而前,至重慶俟撫軍交兵即行,適土酋奢崇明作亂,刺殺巡撫徐可求道守令,將弁死者四十餘員。時各兵巳出川江,守魁僅留麾下數百在舟中,倉卒聞變,戎服登岸搏戰,手刃梟賊眾,寡不敵,為酋所迫,前至閱江樓,守魁高坐船頭,賊酋羅列尚俯伏有退縮狀,未敢加害;俄而逆黨張彤出槊刺家丁黃順墜江,聲言擁守魁為主,(守魁叱之曰:我督爾等五年於茲矣,朝廷何負於爾,爾何故反耶,聲裂江濤,復向其為陳大義,(叛逆)不應,(守魁乃)奮力大罵,又不應,(敵)飛矢貫膈,(守魁)撥去箭鏃 ,復罵,手無寸鐵, 麾下或死或散,酋以數人擁守魁,而眾散城市,屠殺又到舟中掠家屬,守魁乘間奪酋刀自刺死,年七十,妾萬氏投水殉焉!麾下得脫者,密備棺衾葬之江側。天啟元年(1621)九月,該事(上)聞,贈都督同知,謚武烈,賜祭葬,蔭子兆昌千戶,世襲。《四川通志》

軼事典故

黃守魁
守魁都督忠貞殉國
塘園村位於石獅市西南,為四方輻輳之區,塘園黃氏也是泉郡黃守恭之後裔,不過卻有5支分派,氏族支脈比較複雜。塘園黃氏長房源於紫雲南安埔頭黃經一脈;引西、石椅兜、埔頂、東厝則傳自紫雲惠安錦田黃紀。黃經和黃紀分別是黃守恭的長子和二子。 塘園黃氏宗祠始建於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為兩落三開間格局,經數百年風雨滄桑。1984年至1985年間,海內外黃氏宗親商議集資對其重建。1986年,動工興建。現今宗祠保持原有風貌,建築面積近300平方米,坐西朝東,屋頂為三川脊式硬山頂,呈曲線燕尾形,高低錯落,賞心悅目。大門繪有秦叔寶、尉遲恭兩尊鬥神,門額上有“黃氏宗祠”青石匾額,大門楹聯:“桃林遍地芬芳遠;源水匯塘潤澤長。”廳堂石柱楹聯:“紫閣生白蓮蓮開一品支傳九瀛;雲霞靄寶樹樹蔭四方派衍五疆。”正堂有“紫雲傳芳”堂室,供奉先人神位及族人在生者祿位。2000年10月,塘園黃氏宗祠被授予“泉郡名祠”稱號。 從塘園黃氏宗祠走幾十米就來到紫雲黃氏塘園策卿派石埕祖宇。這座祖宇據稱為明清年間所建,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大殿中的神龕同樣供奉先人神位,在大殿兩側牆上有系列人物故事木質浮雕,髹漆擂金,煞是驚艷。下廳中有一塊影雕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是紫雲策卿派九世祖黃守魁都督的人物介紹與故事畫。據介紹,黃守魁,字君賢,號哲齋,文武雙全,是萬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武進士,殿試一甲第三名(探花)。初任南京浦子口守備,紀律嚴明,作戰勇猛,以功累升大同參將、松潘副將,復擢四川總兵。天啟元年(1621年),黃守魁升宣大總督,後因四川土酋作亂被困。決戰中,黃守魁寡不敵眾,身中數箭,兀自罵敵不止,後自盡於閱江樓,贈都督同知,賜祭葬。《明史》《泉州府志》《晉江縣誌》均為之立傳。這一英雄人物的故事,如今讀來,依舊撼人心魄。黃守魁生有五子,其四子黃兆昌世襲千戶侯。在塘園,如今還保存著一方由明代南京刑部尚書郎眷生陳振揚撰文並書的黃守魁父親的墓志銘。(來源:泉州網-泉州晚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