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湯(《金匱要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土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中。具有溫陽健脾,養血止血之功效。①《溫病條辨》:健脾滲濕,保肝腎之陰。②《血證論》:滋補氣血,清和。③《中醫治,法與方劑》:溫陽健脾,益陰止血之功效。主治脾虛陽衰,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婦人崩漏,血色黯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者。①《金匱要略》:下血,先便後血,此為遠血;亦主吐血,衄血。②《張氏醫通》:陰絡受傷,血從內溢,先血後便,及產後下痢。③《類聚方廣義》:吐血,下血久久不止,心下痞,身熱惡寒,面青體瘦,脈弱;或腹痛下利,或微腫者;髒毒痔疾,膿血不止,腹痛濡瀉,小便不利,面色萎黃,日漸瘦瘠,或微腫者。

基本介紹

  • 名稱:黃土湯
  • 別名:伏龍肝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伏龍肝散(《脈因症治》卷上)、黃土散(《何氏濟生論》卷二)
  • 出處:《金匱要略》卷中
  • 組成:甘草、乾地黃、白朮、附子、阿膠、黃芩、灶中黃土
  • 功用:溫陽健脾,養血止血。①《溫病條辨》:健脾滲濕,保肝腎之陰②《血證論》:滋補氣血,清和。③《中醫治,法與方劑》:溫陽健脾,益陰止血
  • 主治:脾虛陽衰,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婦人崩漏,血色黯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者。①《金匱要略》:下血,先便後血,此為遠血;亦主吐血,衄血。②《張氏醫通》:陰絡受傷,血從內溢,先血後便,及產後下痢。③《類聚方廣義》:吐血,下血久久不止,心下痞,身熱惡寒,面青體瘦,脈弱;或腹痛下利,或微腫者;髒毒痔疾,膿血不止,腹痛濡瀉,小便不利,面色萎黃,日漸瘦瘠,或微腫者。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附註,附方,各家論述,

歌訣

溫陽攝血黃土湯,術草膠附與地黃,更加黃參成反佐,陽虛失血此堪嘗。

組成

甘草(12g),乾地黃(60g),白朮(40g),附子(炮)(40g),阿膠(48g),黃芩(48g)各三兩,灶中黃土半斤(120g)。

用法用量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溫二服。

功用

溫陽健脾,養血止血。
①《溫病條辨》:健脾滲濕,保肝腎之陰。
②《血證論》:滋補氣血,清和。
③《中醫治,法與方劑》:溫陽健脾,益陰止血。

主治

脾虛陽衰,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婦人崩漏,血色黯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者。
①《金匱要略》:下血,先便後血,此為遠血;亦主吐血,衄血。
②《張氏醫通》:陰絡受傷,血從內溢,先血後便,及產後下痢。
③《類聚方廣義》:吐血,下血久久不止,心下痞,身熱惡寒,面青體瘦,脈弱;或腹痛下利,或微腫者;髒毒痔疾,膿血不止,腹痛濡瀉,小便不利,面色萎黃,日漸瘦瘠,或微腫者。

方義

此方體現溫陽健牌,益陰止血法則。灶心黃土溫暖牌陽,恢復脾運,又能止血,治療主證;地黃,阿膠有補血止血作用。外溢之血可止。已損之血可補,三藥同用,能呈止血功效。陽氣虛寒而呈失血,如果只用止血藥物塞流,不從澄本清源著手,雖日用止血藥亦無濟於事,唯有溫陽健脾與止血同施,標本並圖,收效始捷。故用白朮、甘草益氣健牌,附子溫助陽氣以恢復陽氣統攝之權,雖然本身並無止血作用,卻能收到止血效果。肝為藏血之髒,肝不藏血常是出血機理之一,此方所治誠然是以脾腎陽虛不能統攝溫陽為其主要原因。但肝不藏血的機理亦同時存在。故於溫陽止血方中配伍黃芩清肝止血。體現以溫陽攝血為主,清肝止血為佐的配伍形式,有相反相成之妙。這種配方法度.很有實用意義。此方配伍一味苦寒的黃芩,歷代諸家多從諸藥過於溫燥。反佐本品以制約諸藥作解。果如是,理中湯、甘草乾薑湯亦能止血,何以不用涼藥反佐?今人用附子理中湯止血亦不嫌其溫燥又當何解釋?可見本方配伍黃芩之意不是制約諸藥,通過黃芩清肝,調理肝的功能而使血不安行,才是選用黃芩的本意。

附註

原著謂:“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黃土湯主之“本方原為便血而設。審屬陽虛不能統攝,其他部位出血亦可套用。

附方

名稱:黃土湯
組成:伏龍肝、桂心、乾薑、當歸、芍藥、白芷、甘草、阿膠、芎勞、細辛、生地黃、吳萊萸
用法:上㕮咀。以酒七升,水三升。合煮取三升半,去滓,納膠,煮取三升,分三服
主治:吐血,衄血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二
名稱:黃土湯
組成:伏龍肝、甘草、白朮、阿膠、乾薑、黃芩
用法:上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膠,分三服
主治:卒吐血及衄血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二
名稱:黃土湯
組成:伏龍肝(即灶下黃土)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生薑蜜湯調下
主治:赤疹瘙癢,煩躁昏悶
出處:《普濟方》卷一〇八引《旅舍方》
名稱:黃土湯
組成:黃土適量
用法:煎湯,飲之
主治:小兒急驚、慢驚
出處:《增補內經拾遺》卷四引錢仲陽方

各家論述

①《金匱玉函經二注》:欲崇土以求類,莫如黃土,黃者,土之正色,更以火燒之,火乃土之母,其得母燥而不濕,血就溫化,則所積者消,所溢者止;阿膠益血,以牛是土畜,亦是取物類;地黃補血,取其象類;甘草、白朮養血補胃和平,取其味類;甘草緩附子之熱,使不潛上。是方之藥,不惟治遠血而已,亦可治久吐血,胃虛脈遲細者,增減用之。蓋胃之陽不化者,非附子之善走,不能通諸經脈,散血積也;脾之陰不理者,非黃芩之苦,不能堅其陰以固其血之走也;黃芩又制黃土、附子之熱,不令其過,故以二藥為使。
②《金匱要略論注》:以附子溫腎之陽,又恐過燥,阿膠、地黃壯陰為佐;白朮健脾土之氣,土得水氣則生物,故以黃、芩、甘草清熱;而以經火之黃土與脾為類者引之入脾,使脾得暖氣,如冬時地中之陽氣而為發生之本。
③《金匱要略心典》:黃土溫燥入脾,合白朮、附子以復健行之氣;阿膠、生地黃、甘草以益脫竭之陰,又慮辛溫之品,轉為血病之厲,故又以黃芩之苦寒,防其太過,所謂有制之師也。
④《血證論》:方用灶土、草、術健補脾土,以為攝血之本;氣陷則陽陷,故用附子以振其陽;血傷則陰虛火動,故用黃芩以清火;而阿膠、熟地又滋其既虛之血。合計此方,乃滋補氣血,而兼用清之品以和之,為下血崩中之總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