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欽

黃國欽

黃國欽,1974年開始文學創作,並在當地發表。1989年調入潮州市文聯從事專業文學創作和文學編輯工作。主要成就為散文及小說創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國欽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 1954/12/31
  • 職業:創作
文學雜誌主編,水果大王黃國欽,

文學雜誌主編

個人信息
姓 名: 黃國欽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54/12/31
民 族: 漢族
職業生涯
1974年開始文學創作,並在當地發表。1989年調入潮州市文聯從事專業文學創作和文學編輯工作。主要成就為散文及小說創作。迄今已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文學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花城》《作品》《散文》《美文》《廣西文學》《福建文學》《電視·電影·文學》《散文選刊》《廣州文藝》《芒種》等40多家中央和省級報刊以及《延安文學》《佛山文藝》等40多家地級報刊發表散文.小說共173篇約145萬字。
黃國欽
1989年12月任潮州市文聯辦公室副主任兼組聯科副科長,1994年任組聯科長,1995年任副主席,1996年任常務副主席(主持全面工作),2001年任主席。
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廣東省文聯委員.廣東省作家協會理事.廣東省作協散文創作委員會委員.編輯委員會委員.潮州市作家協會主席.《韓江》文學雜誌主編。
個人作品
已出書目:散文集《心路屐痕》,1994年5月廣東旅遊出版社(自選集);散文集《粵海散文集·潮州卷》2003年6月花城出版社(主創並主編);小說散文集《夢年紀事》2003年7月海風出版社(自選集);散文集《情系潮州》2004年9月海風出版社(主編)。
散文《煙雨潮州》獲廣東省首屆秦牧散文獎
另有19篇作品在《羊城晚報》《華聲報》《延安文學》等19家報刊的全國徵文中獲獎
有8篇作品被拍成電視散文並在中央和省廣播電視學會節目評比中獲獎

水果大王黃國欽

石獅市“八大王” 之五
水果大王黃國欽
“文化大革命”期間,黃國欽是寬仁街居民,有個體經營牌照。主要經營蔬菜兼水果生意,是一位具有商品意識的個體經營者。“一打三反”運動過後,石獅街幾個商販合併為一個小組,從事經營活動。當時,中央政策逐漸開放,允許個體經營發展。那些商品意識強、有供銷經驗的人,正可以把生意做大。
黃國欽抓住了這個機會,專心做水果生意。因為他發現,蔬菜容易腐爛,生意做不大,而水果容易儲存,可做成大生意。因此,他利用自己搞供銷的經歷,到河北、山東等地與供銷社聯繫,請他們代購蘋果和梨,用火車發到福建漳州,由他的小兒子在漳州接貨搞批發,並把最後剩下批發不出去的水果運回石獅,由大兒子賣出去。父子三人還租入客流量大的汽車站對面石獅託管站的店面,自己經營。
這樣,黃家父子搞起了一條龍的水果生意。父親負責搞採購和運輸,小兒子在漳州搞批發,既有北方的蘋果和梨,又批發漳州的香蕉、荔枝、桂元(龍眼)等南方名優水果,販運到北方城市銷售。在漳州批發不出去的水果,則被運抵石獅出售。同時,他們還把南方香蕉、荔枝、蘆柑、桂元(龍眼)等新鮮水果販到石獅出售。他們的這種經營方式,用過去的話說,就是“長途販運”或“投機倒把”,每年贏得上萬元的收入。
有一次,黃國欽從永春一下子買進10000斤蘆柑,準備批發至北方和石獅、晉江等地。這個數字在當時確實很大。不巧的是,進駐石獅的工作隊和石獅公社領導得到了這個訊息。當時工作隊在批判資本主義的復辟,正苦於沒有典型材料,於是就把黃國欽批發水果達10000斤的事寫成材料,把黃國欽列為“水果大王”,成為“八大王”之一,作為典型進行批判。
現在,黃國欽已經66歲,賦閒在家,其長子還在經營水果,規模不大。
石獅市“八大王” 事件:
所謂“八大王”,究竟何許人也?在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年的今天,回顧“八大王”的傳奇般經歷,對我們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曲折過程,應當不無啟發意義。
石獅市“八大王”今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於1956年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在“左”傾思想的影響下,中國照搬前蘇聯模式,認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只能是純而又純的公有經濟。不承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存在多種經濟成分,不承認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在這一階段的作用,不承認商品經濟是社會主義不可逾越的階段,更不承認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經濟,而是認為越大越公越好,認為社會主義就是計畫經濟,個體私營經濟被視為建設社會主義的異己,必欲除之而後快;認為個體經濟是資本主義;認為商品生產是“地下黑工廠”;認為商品交換是自由買賣,投機倒把,等等。
20世紀60年代福建省的石獅,小商品市場已經很繁榮,這是石獅市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石獅市是著名的僑鄉,旅居海外華僑有30萬人,相當於全市的人口。從經濟地理來分析,石獅市是窮鄉惡土,只有10000餘畝的水田,其餘多為“風頭水尾漏沙地”,只能種地瓜。每逢水、旱災,就吃不飽飯。除了花崗石和沙子,石獅也沒有其他礦產資源。因此,石獅市世世代代有許多男子到南洋去謀生,成為“番客”。起初,“番客嬸”主要使用外匯度日。後來,她們把海外親人攜帶或寄送回來的家用小洋貨擺到街上出售,包括寫滿洋文的手錶、懷表、皮鞋、梳子、領帶、香水、痱子粉、皮箱,但最多的是各種衣服,如襯衣、外套、西裝、裙子等。“番客嬸”或以物換物,或用它們換來現鈔以購買糧食、蔬菜。因為她們賣的多半是舊衣服,所以她們的攤子又叫做“估衣攤”。她們的顧客,不僅有本地人,也有不少外地人。就這樣,石獅市逐步形成了一個以“估衣”為主的小洋貨市場。
石獅市人有經商傳統,有商品經濟頭腦,他們不僅利用小洋貨從事買賣活動,還廣泛利用其他的機會進行商品生產和經營。例如,在風行領袖像章的年代,石獅人迎合當時“個人崇拜”的政治需要,大量生產加工像章,販運到各地去銷售,取得了成功,一些私營老闆嘗到了在當時可謂巨大的甜頭。就這樣,一些從事商品生產和購銷的個體私營業主戶就在這樣的交換過程中產生出來,石獅市則因此而成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源地之一。“文化大革命”後期,個體私營業主更是冒著被批判和坐牢的風險,開始更大規模地從事商品生產、商品交換,探索市場經濟之路,發生在石獅的所謂“八大王”事件,就是當時石獅發展商品生產、市場經濟的見證。到20世紀80年代初,政策放寬,華僑以物代匯,不再寄錢而是寄物件回來。每天,石獅市都會收到一兩千包從海外寄來的物品。在這種情況下,石獅市小洋貨市場更是風靡一時,被稱為“小香港”。
總之,石獅人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敢於從事商品生產和市場經濟,擺地攤、賣“估衣”。儘管這還是最低層次上的商品經濟,但是,在當時“左傾”思想的影響下,這種商品經濟仍被視為資本主義的自由買賣和投機倒把,並因此而受到被剷除的威脅。1975年,石獅市曾把“八大王亂市場”的情況寫成材料,送到北京,作為典型批判的對象。1976年,中央新聞電影記錄片《鐵證如山》在全國各地播放,其中有一段解說詞稱:石獅的資本主義小攤點有993個,日成交額達60餘萬元,從鐘樓腳到民生街,只有500多米左右小街,正是當時的繁榮景象。出現了螺絲大王、水產大王、票證大王、水果大王、菸絲大王、磚瓦大王、糧油大王、撲克大王等“八大王”,即年收入超過10000元的典型。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的一個時期,這種批判仍在進行。例如,當時的一份批判材料就這樣寫道:“在‘四人幫’橫行的日子裡,石獅鎮烏雲蔽空,濁浪翻滾,資產階級幫派勾結城市資本主義勢力,向社會主義猖狂進攻。以自由市場聞名全國的僑鄉石獅鎮;4000餘戶的鄉鎮就有近千家的小攤販,每天上市的有25000多人,成交總金額達670000餘元,比國營合作商店的營業額還多一倍以上,經營行業二三十種,國家一二類物資以及30多個國家的進口商品充斥市場,各類工業品之多更是指不勝數。……這些攤販布滿大街小巷,一層挨著一層,一攤連著一攤,一直擺到國營商店的櫃檯邊,幾乎占領了社會主義的商業陣地……在這資本主義全面復辟,自由市場嚴重泛濫的妖霧裡,貪污盜竊,投機倒把分子亂中求利,大發橫財,壟斷石獅市場的‘八大王’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