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田散鐵

麻田散鐵

麻田散鐵(英語:marquensite, martensite),是一種馬氏體合金。現在馬氏體型相變的產物統稱為“馬氏體”。

馬氏體,若母相元素為鐵,則可稱為馬氏體。其為純金屬合金從某一固相轉變成另一固相時的產物;在轉變過程中,原子不擴散,化學成分不改變,但晶格發生變化,同時新舊相間維持一定的位向關係並且具有切變共格的特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麻田散鐵
  • 外文名: marquensite, martensite
  • 釋義:碳在α-Fe中的過飽和固溶體
  • 提出者德國冶金學家阿道夫·馬登斯
  • 特徵:高的強度和硬度
簡介,發展歷史,形態特徵,形成性能,

簡介

麻田散鐵 [má tián sàn tiě]
[機] marquensite, martensite
馬氏體合金
在顯微鏡下看起來它的結構更像雪地上的稻草, 但是比鋼更加堅硬,很適合用來製作物體的刃部,
麻田散鐵在顯微鏡下的圖像麻田散鐵在顯微鏡下的圖像
日本高級武士刀多用此來做刃部。
馬氏體的開始和終止溫度,分別稱為MS點和MF點;鋼中的馬氏體在顯微鏡下常呈針狀,並伴有未經轉變的奧氏體(殘留奧氏體);鋼中的馬氏體的硬度隨碳量增加而增高;高碳鋼的馬氏體的硬度高而脆,而低碳鋼的馬氏體具有較高的韌性
它通常是指鋼的一種很硬的晶體結構,但也可指任何由位移相變形成的晶體結構。它包括一類具有條狀或板狀晶粒的硬礦物。
在較低碳含量的碳鋼中,馬氏體由於內部差排的堆積,呈現局部板狀馬氏體;而在較高碳含量的碳鋼,則會產生平行雙晶的片狀馬氏體。

發展歷史

19世紀90年代最先由德國冶金學家阿道夫·馬滕斯(Adolf Martens,1850-1914)於在一種硬礦物中發現。馬氏體最初是在鋼(中、高碳鋼)中發現的:將鋼加熱到一定溫度(形成奧氏體)後經迅速冷卻(淬火),得到的能使鋼變硬、增強的一種淬火組織。1895年法國人奧斯蒙(F.Osmond)為紀念德國冶金學家馬滕斯(A.Martens),把這種組織命名為馬氏體(Martensite)。人們最早只把鋼中由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的相變稱為馬氏體相變。20世紀以來,對鋼中馬氏體相變的特徵累積了較多的知識,又相繼發現在某些純金屬和合金中也具有馬氏體相變,如:Ce、Co、Hf、Hg、La、Li、Ti、Tl、Pu、V、Zr、和Ag-Cd、Ag-Zn、Au-Cd、Cu-Al、Cu-Sn、Cu-Zn、In-Tl、Ti-Ni等。目前廣泛地把基本特徵屬馬氏體相變型的相變產物統稱為馬氏體(見固態相變)。

形態特徵

馬氏體的三維組織形態通常有片狀(plate)或者板條狀(lath),片狀馬氏體在金相觀察中(二維)通常表現為針狀(needle-shaped),這也是為什麼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為針狀、竹葉狀的原因,板條狀馬氏體在金相觀察中為細長的條狀或板狀。奧氏體中含碳量≥1%的鋼淬火後,馬氏體形態為針片狀馬氏體,當奧氏體中含碳量≤0.2%的鋼淬火後,馬氏體形狀基本為板條馬氏體。馬氏體的晶體結構為體心四方結構(BCT)。中高碳鋼中加速冷卻通常能夠獲得這種組織。高的強度和硬度是鋼中馬氏體的主要特徵之一,同時馬氏體的脆性也比較高。

形成性能

馬氏體由奧氏體急速冷卻(淬火)形成,這種情況下奧氏體中固溶的碳原子沒有時間擴散出晶胞。當奧氏體到達馬氏體轉變溫度(Ms)時,馬氏體轉變開始產生,母相奧氏體組織開始不穩定。在Ms以下某溫度保持不變時,少部分的奧氏體組織迅速轉變,但不會繼續。只有當溫度進一步降低,更多的奧氏體才轉變為馬氏體。最後,溫度到達馬氏體轉變結束溫度Mf,馬氏體轉變結束。馬氏體還可以在壓力作用下形成,這種方法通常用在硬化陶瓷上(氧化釔、氧化鋯)和特殊的鋼種(高強度、高延展性的鋼)。因此,馬氏體轉變可以通過熱量和壓力兩種方法進行。
馬氏體和奧氏體的不同在於,馬氏體是體心正方結構,奧氏體是面心立方結構。奧氏體向馬氏體轉變僅需很少的能量,因為這種轉變是無擴散位移型的,僅僅是迅速和微小的原子重排。馬氏體的密度低於奧氏體,所以轉變後體積會膨脹。相對於轉變帶來的體積改變,這種變化引起的切應力、拉應力更需要重視。
馬氏體在Fe-C相圖中沒有出現,因為它不是一種平衡組織。平衡組織的形成需要很慢的冷卻速度和足夠時間的擴散,而馬氏體是在非常快的冷卻速度下形成的。由於化學反應(向平衡態轉變)溫度高時會加快,馬氏體在加熱情況下很容易分解。這個過程叫做回火。在某些合金中,加入合金元素會減少這種馬氏體分解。比如,加入合金元素鎢,形成碳化物強化機體。由於淬火過程難以控制,很多淬火工藝通過淬火後獲得過量的馬氏體,然後通過回火去減少馬氏體含量,直到獲得合適的組織,從而達到性能要求。馬氏體太多將使鋼變脆,馬氏體太少會使鋼變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