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柳刺繡

麻柳刺繡

麻柳刺繡,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麻柳刺繡是流傳於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境內的麻柳、魚洞臨溪小安等一帶的刺繡總稱,是一代一代親族傳承而繼承發揚的漢族民間美術,是麻柳先民在自給自足的悠閒生活中創造發明的純樸精美的漢族民間藝術珍品,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4年02月1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麻柳刺繡”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麻柳刺繡
  • 產地名稱: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
  • 品質特點:簡潔明快,造型生動,實用美觀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4年第13號
  • 批准時間:2014年02月13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麻柳刺繡,是廣元朝天區一帶的大山里,老百姓在日常的針線活中,逐步升華形成的獨具地方特色和獨特藝術魅力的傳統工藝品,其繡品線條簡潔明快、造型生動別致,富有裝飾意味和實用美觀特色。畫面通幅完整,排針緊密,不露底、不補針,繡面隱藏繡線接頭和線頭,無錯繡、漏繡,底布無疵點、無污漬,配色純正、典雅,繡面肌理平齊柔和,有較強韻律感、節奏感。
在麻柳鄉當地,人們把刺繡稱作“架花”(十字繡)。“架花”是麻柳刺繡中最基礎、最傳統的一種針法,另還有挑花(里外花)、扎花(繡花)、串花、游花、補花、滾邊等繡法,所繡成套各式花圍腰、花鞋墊、花鞋、花襪子、襪溜跟,式樣精美,做工精細,色彩運用對比強烈,帶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麻柳刺繡就地取材,所用材料僅用簡單的針、線、布,通過黑、白、紅、藍等土布和彩色棉線,配置以不同明暗的冷暖色塊。所繡製品,針線詳密、色彩鮮艷、組合巧妙,令人賞心悅目。麻柳刺繡所繡圖案,或耕種收割、或婚嫁禮儀、或人物鳥獸,花色多樣,簡潔明快。比如在繡獅子老虎的時候,繡女們將現實中的獅虎等猛獸化為懲惡揚善的可愛形象,這些抽象簡化而成的刺繡圖案,濃眉大眼、威風凜凜。藝術的誇張和變形,既不失去生活的真實,又使刺繡作品極富裝飾意味和藝術美感。
麻柳刺繡麻柳刺繡

產地環境

朝天區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廣元市北,嘉陵江上游,川陝甘三省交界的邊陲地帶。北鄰陝西寧強,西接青川,東毗旺蒼,南壤市中區,介於東經105°35′—106°17′,北緯32°31′—32°51′之間,南北相距43千米,東西相距63千米;總1620平方千米。地勢為東北高,西南低,境內最高峰大尖山,海拔1998.9米,最低點酒茶溝,海拔475米,相對高差1523.9米,由此形成東北部中山區、中部河谷平壩、西南低山區的特殊地理環境。
朝天區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東北部中山區冬寒夏涼,西南部低山區及平壩河谷地帶冬冷夏熱。全區境內氣候濕潤,雨量充足,光照適宜,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2℃—15℃,無霜期192天—250天。區境內年平均降雨量980毫米,多集中在5月—10月,適宜夏秋作物生長。
朝天區古代處於多民族交匯融合地帶,融匯了各個民族的文化傳統,而優越的地理氣候條件,豐富的物產,則提供了麻柳刺繡各種原料來源。

歷史淵源

麻柳鄉所在的廣元地區,自古以來都是羌、氐、漢等多民族混居的地方,也是羌族由西北地區向四川遷徙的重要通道,因此,並不排除麻柳刺繡與羌族刺繡的親緣關係。
羌繡的形成也是多民族交流、融合的產物,而麻柳刺繡的傳統紋樣“清官出巡”、“老鼠嫁女”、“八仙過海”、“喜鵲鬧梅”、“鳳凰戲牡丹”、“獅子滾繡球”等,從選材上具有濃郁的漢族特色。應當說,同羌繡一樣,麻柳刺繡也是多民族交融的產物,是先民們智慧的結晶。
1982年,麻柳刺繡第一次走出麻柳鄉,隨廣元文化館一同到綿陽、成都等地展出麻柳刺繡。
1984年,麻柳鄉全鄉3000多名婦女中善刺繡的有1300多人,其中被譽為“巧姑娘”的有270多人。至2014年,只有350餘人可以繡制麻柳刺繡,能夠熟練掌握麻柳刺繡的各種技法、針法,並能繡出好的作品不足30人。
麻柳刺繡麻柳刺繡

生產情況

2013年,麻柳刺繡龍頭企業建成年產30萬件刺繡系列產品項目,新增銷售收入6300萬元、利潤950萬元,稅收320萬元,新增就業150人。
2014年,麻柳刺繡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後,全區善於刺繡者有5000餘人,技術精湛的繡女有200餘人,納入區級傳承人保護的有12人。

產品榮譽

1995年,麻柳鄉被四川省文化廳命名為文化先進鄉鎮。
1997年,《麻柳刺繡系列》獲第5屆中國藝術節四川省民族民間工藝博覽會銅獎。
2000年5月,麻柳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2008年6月7日,麻柳刺繡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8年8月,麻柳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13年6月,麻柳刺繡代表廣元市參加了第四屆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展出,獲“太陽神鳥”最佳展覽獎。
2014年02月1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麻柳刺繡”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麻柳刺繡麻柳刺繡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麻柳刺繡產地範圍為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要求
1.繡線:產地範圍內所產的麻線和棉線。使用紅刺藤、板藍根等產地區域範圍內植物壓成的汁染色。
2.底布:產地範圍內手工製成的經緯質地的純色棉、麻布料。
二、畫面要求
1.刺繡圖案:以川北民俗文化為底蘊,採用純手工刺繡獨特針法,運針走線,對圖案進行變形、誇張、隱喻等手法,表情達意。
2.不得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的圖案。
三、工藝要求
以構思、選料、配色、刺繡、成合、縫製、檢驗等程式進行純手工製作。
四、技法要求
採用麻柳刺繡7種傳統技法施繡。
1.架花:又叫“麻柳數線線”。不用底稿,配線與織法為橫三根、豎三根、挑三根、隔三根。刺繡單面成花,圖案背面順線,不交叉順針,背面針腳平順、工整。
2.挑花:繡品兩面相對,嚴格數線,在單層棉布上完成。
3.扎花:將繡品圖案製圖並附在布料上進行手工刺繡。
4.串花:厚布料使用串花技法,圖案獨立成塊、互不相連。
5.游花:一針扣一線,間隔均勻,用於刺繡字畫。
6.牽花:也稱兩面花。在同一塊布料上,繡出正反兩面圖像,輪廓完全一樣。
7.轉云云:又稱打布殼,用布做成硬條布並剪成所需作品圖案貼在底布上,將線繞在已貼好的圖案外沿,用同色線將繞線與作品圖案扎刺於底布上。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繡品線條簡潔明快、造型生動別致,富有裝飾意味和實用美觀特色。
2.內在質量:畫面通幅完整,排針緊密,不露底、不補針,繡面隱藏繡線接頭和線頭,無錯繡、漏繡,底布無疵點、無污漬;配色純正、典雅,繡面肌理平齊柔和,有較強韻律感、節奏感。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麻柳刺繡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麻柳刺繡的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