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中醫方劑名。瀉下劑,潤下,具有潤腸瀉熱,行氣通便之功效。主治腸胃燥熱,脾約便秘證。大便乾結,小便頻數,苔微黃少津。本方臨床常用於治療虛人及老人腸燥便秘、習慣性便秘、產後便秘、痔瘡術後便秘等胃腸燥熱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麻子仁丸
  • 分類:瀉下劑-潤下
  • 功用:潤腸瀉熱,行氣通便
  • 主治:腸胃燥熱,脾約便秘證
  • 出處:《傷寒論》
歌訣,組成,用量,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配伍特點,運用,加減化裁,禁忌,附方,組成,功用,主治,化裁方之間鑑別,重要文獻摘要,不良反應,

歌訣

麻子仁丸治脾約,枳朴大黃麻杏芍,胃燥津枯便難解 ,潤腸瀉熱功效確。

組成

麻子仁、枳實、厚朴、大黃、杏仁、芍藥。

用量

火麻仁(麻子仁)500克,芍藥 250克,枳實250克,大黃500克,厚朴250克,杏仁250克。(以上為丸劑用量)

用法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現代用法:上藥為末,煉蜜為丸,每次9克,1~2次,溫開水送服。亦可按原方用量比例酌減,改湯劑煎服。

功用

潤腸瀉熱,行氣通便。

主治

腸胃燥熱,脾約便秘證。大便乾結,小便頻數,苔微黃少津。

方義

本證多由胃有燥熱,脾津不足所致。治療以潤腸瀉熱,行氣通便為主。《傷寒論》稱之為“脾約”。成無己說:“約者,約結之約,又約束也。經曰: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致小便數而大便硬,故曰其脾為約。”方中麻子仁性味甘平,質潤多脂,功能潤腸通便,是為君藥。杏仁上肅肺氣,下潤大腸;白芍養血斂陰,緩急止痛為臣。大黃、枳實、厚朴即小承氣湯,以輕下熱結,除胃腸燥熱為佐。蜂蜜甘緩,既助麻子仁潤腸通便,又可緩和小承氣湯攻下之力,以為佐使。

配伍特點

本方雖用小承氣湯,但大黃、厚朴的用量減少,增加了質潤的麻仁、杏仁、芍藥、白蜜等,一則益陰增液以潤腸通便,腑氣通,津液行,二則甘潤減緩小承氣攻下之力。本方具有下不傷正、潤而不膩、攻潤相合的特點,以達潤腸、通便、緩下之功,使燥熱去,陰液復,而大便自調。

運用

本方用於胃腸燥熱,脾約便秘證。臨床套用以大便秘結,小便頻數,舌苔微黃少津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痔瘡便秘者,可加桃仁、當歸以養血和血,潤腸通便;痔瘡出血屬胃腸燥熱者,可酌加槐花、地榆以涼血止血;燥熱傷津較甚者,可加生地、玄參、石斛以增液通便。

禁忌

本方雖為潤腸緩下之劑,但含有攻下破滯之品,津虧血少者,不宜常服,孕婦慎用。

附方

五仁丸

組成

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郁李仁、陳皮。

功用

潤腸通便。

主治

津枯腸燥證。大便艱難,以及年老、產後血虛便秘。舌燥少津,脈細數。

化裁方之間鑑別

五仁丸和麻子仁丸均為潤腸通便之劑,但五仁丸集富含油脂的果仁於一方,配伍理氣行滯的陳皮,潤下與行氣相合,以潤燥滑腸為用,擅治津虧腸燥便秘;麻子仁丸以麻子仁、杏仁、蜂蜜、白芍益陰潤腸為主,善於治療腸胃燥熱,脾津不足之脾約便秘。

重要文獻摘要

《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由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絳雪園古方選注》卷上:“下法不曰承氣,而曰麻仁者,明指脾約為脾土過燥,胃液日亡,故以麻、杏潤脾燥,白芍安脾陰,而後以枳朴大黃承氣法勝之,則下不亡陰。法中用丸漸加者,脾燥宜用緩法,以遂脾欲,非比胃實當急下也。”

不良反應

過量中毒:由於火麻仁中含有毒蕈鹼(muscarine)及膽鹼等,如大量食入(60-120克)可致中毒。除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外,重者常見煩躁不安,精神錯亂,昏迷等神經系統症狀。據臨床報導,上述病變是可逆的,預後良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