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麥迪遜(麥迪遜(美國憲法之父、第四任總統))

詹姆斯·麥迪遜(美國憲法之父、第四任總統)

麥迪遜(美國憲法之父、第四任總統)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1751年3月16日—1836年6月28日),美國第四任總統(1809年—1817年)。他與約翰·傑伊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共同編寫《聯邦黨人文集》,亦被一些人視為“美國憲法之父”。他也是一名共濟會成員。曾擔任州眾議員(1776年)、州參議員(1784年—1786年)、大陸會議代表(1780年—1783年)、聯邦眾議員(1789年—1797年)和國務卿(1801年—1809年在傑斐遜總統下)。他還是制憲會議的主要人物、北部聯邦黨人檔案的起草人之一、民主共和黨的組織者。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從政生涯,政治理念,為政舉措,法制貢獻,對外宣戰,人物評價,個人生活,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麥迪遜出身於南方大種植園主家庭。少年好學,青年時期即投身於獨立戰爭。16歲的麥迪遜在國王和王后縣完成了由受尊敬的蘇格蘭牧師唐納德·羅伯遜執教的5年學業後,他的父親將他帶回了奧蘭治縣,讓他在那裡待了兩年。麥迪遜的家庭教師托馬斯·馬丁,剛從普林斯頓畢業不久,他推薦麥迪遜去自己的母校完成學業。由於麥迪遜在家裡接受的教育,他在兩年之內就完成了普林斯頓的常規課程。之後,麥迪遜又在那裡多留了一年,私下跟隨威斯布恩繼續學習。威斯布恩後來讓麥迪遜帶著雄心勃勃的讀書計畫,回到維吉尼亞。他學習歷史和政府的課程,法律讀的很好。麥迪遜進入閉門讀書的時期,這延遲了他的事業選擇,直到革命的爆發,才將他從書齋當中拉了出來。

從政生涯

他在1776年參加維吉尼亞憲法的制定,在大陸的國會提供,並且是維吉尼亞會議的一位領導人。曾參加維吉尼亞革命代表會議,起草關於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檔案。先後出席大陸會議和1787年的制憲會議。在制憲會議提出著名的“維吉尼亞方案”,並使之成為制定聯邦憲法的基本框架和指導原則。在擔任美國第1屆—2屆眾議院議員期間又通過極力爭取,將10條權利法案以憲法修正案的方式寫入憲法。1801年—1809年擔任傑弗遜總統的國務卿。
詹姆斯·麥迪遜詹姆斯·麥迪遜
麥迪遜曾連任兩屆總統,時間是從1809年3月4日至1816年3月4日。他擔任總統期間曾領導進行第二次美英戰爭,保衛了美國的共和制度,為美國贏得徹底獨立建立了功績。1819他年參與創立維吉尼亞大學,曾任該校校長。1836年6月28日逝於維吉尼亞州蒙彼利埃(Montpelier, Virginia)的莊園中去世。
個人資料
簡介
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
第四任美國總統
任期
1809年3月4日—1817年3月4日
副總統
喬治·柯林頓(1809年—1812年)
無(1812年—1813年)
埃爾布里奇·格里(1813年—1814年)
無(1814年—1817年)
前任
繼任
任期
1801年5月2日-1809年3月4日
前任
繼任
出生
1751年3月16日
維吉尼亞州康維港
逝世
1836年6月28日(85歲)
維吉尼亞州蒙彼利埃
國籍
政黨
配偶
多莉·派恩·托德
母校
宗教信仰

政治理念

詹姆斯·麥迪遜是美國“國父群”中的一位,他主張建立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並且全盤修改邦聯條款,是一位聯邦主義者。憲法公布後為了克服反對勢力、使部分反對的州批准憲法,麥迪遜等聯邦主義者以普布利烏斯為筆名,撰寫了一系列文章並將其結集為《聯邦黨人文集》。該論文集主要談論外部制約限制的民主、權利的分立、對宗教的控制,其中均充滿洛克孟德斯鳩的自由學說,體現並深刻影響了美國的政治思想和憲政思想。
詹姆斯·麥迪遜紀念硬幣詹姆斯·麥迪遜紀念硬幣
麥迪遜相當重視社會利益和團體的多樣性,認為民主社會應適能使每個團體均有發言的管道,以求其社會之穩定性和利益均衡,主要的方式有權力分立、兩院制和聯邦體制等。

為政舉措

法制貢獻

他在1776年參加維吉尼亞憲法的制定,在大陸的國會提供,並且是維吉尼亞會議的一位領導人。他還是出席大陸會議的代表,是制憲會議的著名人物、北部聯邦黨人檔案的起草人之一、眾議院議員、民主共和黨的組織者。麥迪遜和漢密爾頓、約翰·傑伊在憲法誕生後,一起寫了一系列的文章,為憲法的批准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麥迪遜是美國傑出的政治哲學家,是美國憲法的奠基人,他與約翰·傑伊及阿歷山大·漢密爾頓共同編寫《聯邦黨人文集》,被稱為美國“憲法之父”,他的人權主張和三權分立學說迄今仍是美國憲法的指導原則。他和傑斐遜共同創建和領導了民主共和黨,使美國開始形成了兩黨政治。
詹姆斯·麥迪遜雕像詹姆斯·麥迪遜雕像
制憲會議在費城,36歲的麥迪遜把頻繁和顯著的部分加在辯論內。麥迪遜與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和約翰·傑伊,聯邦主義者散文的憲法做了較大的對照。在晚些年,他被稱為"憲法之父",在國會,他幫助修改權利法案,制定第一個收入立法。
從他的領導當中反對漢密爾頓的金融提議,他感到將過於向北方的金融家給予財富和能力,變成共和黨人的發展。當時總統傑斐遜國務卿,麥迪遜給交戰法國和英國抗議他們的美國船的被扣押,與國際法律相反。儘管1807年不受歡迎的禁止行動,這沒使交戰的國家改變他們的方式,但是引起了美國的消沉,麥迪遜在1808年被選舉為總統。他廢除了EmbargoAct。

對外宣戰

1812年6月18日,美國向英國宣戰,意圖吞併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省,一般稱之為1812年戰爭,又稱第二次獨立戰爭。此戰爭最知名的事件,就是1814年8月24日英軍攻占華盛頓特區,並焚燒美國首都所在地白宮。這場戰爭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美國首都被外國軍隊攻陷並占領。在麥迪遜任職的第一年,禁止美國與英國和法國進行交易;然後在1810年5月,審定的國會進行兩個交易,指導總統,如果兩者中任何一個將接受美國的中立的權利的意見,禁止與其它國家進行交易。 拿破崙假裝答應。在1810年後期,麥迪遜與英國宣布非交往。在國會包括亨利·克萊和約翰·卡爾霍恩的年輕的一組,"好戰分子",為一個更好鬥的政策敦促總統。美國海員的英國強迫服役和貨物的扣押使麥迪遜不得不對壓力讓步。在1812年6月1日,他向國會宣戰。這八年是令人灰心和充滿困難的八年,美國在許多事情上都很不順利。這時,英美關係惡化,1812年美國對英宣戰,但由於美國沒有做好準備,戰況不佳。最後由於安德魯·傑克遜將軍在紐奧良取得的巨大勝利,才確保了美國人在這次戰爭中獲得勝利。

人物評價

他沒有獨立宣言上籤字,也未能在革命戰爭中衝鋒陷陣,然而他在為締造美利堅合眾國所做的貢獻上,無人可及。美國憲法—這份在詹姆斯·麥迪遜影響下制定的不同凡響的檔案,不僅確立了成功效力於美國兩個多世紀的政體,而且確保了美國公民基本權力的實現。正如麥迪遜一再聲明的那樣,該檔案的訂立是眾人合作努力的果。儘管這樣,由於他的貢獻如此之大,這個少言寡語、身材矮小的維吉尼亞人被人尊為“憲法之父”。本書剖析了詹姆斯·麥迪遜的童年時代和少年時光,還向讀者揭示了影響,他後來思想形成的人物以及他們的思想連同重大事件,這位思想敏銳、高瞻遠矚的美國第四任總統,在創建美國民主制度的歷程中,功不可沒。-----------小阿瑟·施萊辛格

個人生活

妻子:多莉·佩恩·托德,1768年5月20日生於北卡羅來納,1849年7月12日在華盛頓特區逝世。兩人於1794年9月15日在維吉尼亞州結婚,婚後無子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