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內補丸

鹿茸內補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杏苑生春》卷七。主治勞傷思想,陰陽氣虛,遺精,白淫。

基本介紹

  • 名稱:鹿茸內補丸
  • 出處:《杏苑生春》卷七
  • 組成:鹿茸、菟絲子、蒺藜、紫菀、肉蓯蓉、官桂、黑附子、陽起石、黃芪、蛇床子、桑螵蛸
  • 主治:勞傷思想,陰陽氣虛,遺精,白淫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

組成

鹿茸、菟絲子、蒺藜、紫菀、肉蓯蓉、官桂、黑附子(炮)、陽起石、黃芪、蛇床子、桑螵蛸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溫酒送下。

主治

勞傷思想,陰陽氣虛,遺精,白淫。

附方

名稱:一味秘精湯
組成:分心木
用法:用水一茶鐘半,煎至大半茶鐘。臨睡以前服之
主治:遺精,滑泄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功用:固腎澀精
名稱:十補丸
組成:黃芪、白朮、茯苓、山藥、人參、大熟地、當歸、白芍、山萸肉、杜仲、續斷、棗仁、遠志、北五味、龍骨、牡蠣
用法:金櫻膏為丸。每服四錢,開水送下。或用石斛四兩熬膏和煉蜜為丸。每早開水送下四錢
主治:體虛遺精
出處:《醫學心悟》卷三
名稱:十全大補湯
組成:主人參、白朮、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黃芪、肉桂、麥門冬、五味子、甘草
用法:上銼一劑。加生薑、棗子,水煎,溫服
主治:《壽世保元》卷四
出處:元氣素弱,或因起居失宜,或因用心太過,或因飲食勞倦,致遺精白濁,盜汗自汗,或內熱哺熱,潮熱發熱,或口乾作渴,喉痛舌裂,或胸乳膨脹,或脅肋作痛,或頭頸時痛,或眩暈眼花,或心神不寧,寤而不寐,或小便赤淋,莖中作痛,或便溺餘瀝,臍腹陰冷,或形容不充,肢體畏寒,或鼻氣急促,或更有一切熱症,皆是無根虛火
名稱:十補心腎丸
組成:熟地黃、乾山藥、山萸肉、枸杞子、牡丹皮、黃柏、川牛膝、敗龜版、茯神、人參、柏子仁、酸棗仁、麥冬、辰砂、五味子、天冬、鹿角霜、鹿角膠,鹿茸、肉蓯蓉、菟絲子、虎脛骨、紫河車
用法:除茯神、龜版、虎骨、辰砂共為末,柏子仁另研,鹿角霜、膠候各末俱完,酒融化入煉蜜和藥外,其餘皆㕮咀;紫河車在淨水內洗去穢血,用銀針挑去紫筋,同咀片,入砂鍋內,用陳老酒三碗,陳米醋一碗,清白童便一碗,米泔水數碗,和勻傾入鍋內,浮於藥寸許,如少再加米泔,以鍋蓋蓋密,桑柴火煮乾,為末,和前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空心鹽湯送下一百丸,各隨人臟腑偏盛偏虛加減
主治:諸虛不足,久不妊娠,骨熱形羸,崩中帶下;凡人少精神,多驚悸,怔忡,健忘,遺精,滑泄,陽萎,陰虛盜汗,勞熱,目昏,耳鳴,頭眩,腰膝痠痛
出處:《醫學六要·治法匯》卷七
名稱:十味石榴丸
組成:石榴、肉桂、白及、蓽茇、紅花、豆蔻、克玉竹、黃精、菱角、天花粉
用法:上為細末,過篩,混勻,每100克,粉末加煉蜜100~110克製成大蜜丸,即得。每服一丸,每日二次
主治:胃寒腹瀉,腰酸腿疼,遺精
出處:《中國藥典》一部
功用:溫中健胃,暖腎祛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