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鎮

鹿寨鎮

鹿寨鎮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鹿寨縣,位於鹿寨縣中部,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09°44′、北緯24°29′,是鹿寨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鹿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東毗寨沙鎮四排鄉拉溝鄉,西南接魚峰區雒容鎮,西連柳城縣東泉鎮,南通江口鄉導江鄉,北鄰黃冕鄉中渡鎮

截至2014年,全鎮總面積438.8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5個社區,總人口13萬(其中農業人口5.9萬人)。

2013年,鹿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120.8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7億元,財政總收入5.9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830元。2014年,全鎮完成農業總產值7.9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4億元;完成財政收入6.0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274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鹿寨鎮
  • 外文名稱:Luzhai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柳州市鹿寨縣
  • 下轄地區:17個行政村和5個社區
  • 政府駐地:鹿寨縣鹿寨鎮建中東路33號之11 
  • 電話區號:0772
  • 郵政區碼:545600
  • 地理位置:鹿寨縣中部
  • 面積:438.8平方公里
  • 人口:13萬(2014年)
  • 方言西南官話-桂柳片、壯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鹿寨山、長牯嶺、獅子山、巴敢岩
  • 火車站:鹿寨站
  • 車牌代碼:桂B
  • 行政代碼:450223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植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衛生,市政建設,社會保障,交通,自然景點,著名人物,

建置沿革

屬桂林郡地。
為南越地,分屬始安、潭中兩縣地。
三國屬零陵郡地,分屬始安、譚中兩縣地。
沿三國建制。
南北朝(420—479年)分屬始安、潭中兩縣地。
大同八年(542年)陳析潭中地置象郡,分屬始安縣地及象郡地。
開皇九年(589年)廢郡,象郡改置梁化縣和象縣,分屬始安、象兩縣地。
仁壽初(601—604年)析始安縣地置興安縣,分屬興安、象縣地。
武德四年(621年)以興安縣地置宣風縣,分屬宣風、象兩縣地。
貞觀十二年(638年)並宣風縣入興安,分屬興安、洛容兩縣地。
後唐至德二年(757年)興安改理定,分屬里定、洛容兩縣地。
元靜江府改靜江路,柳州府改柳州路,仍分屬里定、洛容兩縣地。
正統五年(1400年)理定縣併入永福縣,分屬永福和洛容兩縣地。
洛容改為雒容。分屬桂林府永福縣和柳州府雒容縣。
民國十三年(1924年)析永福縣黃冕、鹿寨、寨沙三個區設定榴江縣(隸屬桂林道),分屬榴江縣和雒容縣地。榴江縣轄鹿寨鎮(今鹿寨鎮城區一帶)、鎮江鄉(今鹿寨鎮波井、窯上、新村一帶),雒容縣轄大龍鄉(今鹿寨鎮龍田、思賢、鵝州、鹿鳴一帶)、吉善鄉(今鹿寨鎮大河、獨羊、龍坪、石路一帶)。
1951年6月29日,雒容、中渡、榴江三縣合併成立鹿寨縣人民政府,鎮境屬鹿寨縣地,鹿寨鎮作為縣治所在地至今。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5月,鹿寨鎮轄交通、思義、大村、思洛、窯上、波井、新村、大良、龍田、角塘、思賢、新勝、俄洲、石路、獨羊、大河和龍坪17個村及城東、城北、城西、城中和城南5個社區。鎮府駐地鹿寨縣鹿寨鎮建中東路33號之11。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鹿寨鎮位於鹿寨縣中部,中心位置位於東經109°44′、北緯24°29′,南北相距36.5公里長、東西相距28.5公里寬,總面積438.8平方公里。東毗寨沙鎮四排鄉拉溝鄉,西南接魚峰區雒容鎮,西連柳城縣東泉鎮,南通江口鄉導江鄉,北鄰黃冕鄉中渡鎮

地形地貌

鹿寨鎮地貌類型主要屬鹿寨縣中、南部沙頁岩丘陵、台地區及洛清江沖積平原區。鎮境與導江、四排、寨沙、雒容4個鄉(鎮)交界地多為砂頁岩丘陵、台地區。鎮境洛清江兩岸為洛清江沖積平原區,沖積平原最寬處達9—10公里;沖積平原由洛清江搬運物質堆積而成,由下部礫層和上部紅土組成。

氣候特徵

鹿寨鎮鎮境地處低緯,屬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帶,受季風環流影響較明顯。其氣候特點是:氣候溫和、熱量豐富。夏長冬短、夏熱冬涼。光照充足,太陽輻射量多,光、熱、水基本同季。冬季易乾燥,多為北風,晴朗的清晨常有霜凍發生。早春時有“倒春寒”,秋季多有“寒露風”。
氣溫
據多年氣象資料統計,鹿寨鎮年平均氣溫20—21℃,最熱為7月,平均氣溫在28℃以上;最冷為1月,平均氣溫為9—10℃。全年大於0℃積溫在7000—7600℃,穩定≥10℃的活動積溫在6230—7000℃。若以氣候平均溫度大於22℃為夏季,小於10℃為冬季,10—22℃為秋季;則鎮境春季從2月18日至5月6日共有77天,夏季5月7日至10月16日共有163天,秋季從10月17日至12月16日共有61天,冬季從12月17日至次年2月17日共有64天。據50年代後期以來氣象資料,歷年極端最高溫度出現在1971年7月22日,高達39.9℃;歷年極端最低溫度出現在1963年1月14日至15日,低達-4℃。
霜期
據多年氣象資料統計,鹿寨鎮初霜平均在12月下旬,終霜平均在2月上旬,平均年無霜期334天左右。水稻安全育期為215天左右,期間大於或等於12℃有效積溫2656℃。
降水
據多年氣象資料統計,鹿寨鎮年降水量約為1340-1680毫米,雨量相對集中,4-8月平均降水量974-1300毫米,占全年降水總量的71-78%;冬季雨量最少,平均每月在50毫米以下。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09年,鹿寨鎮總面積37836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3368.50公頃,占總面積的35.33%;園地面積1977.30公頃,占5.23%;牧草地面積1247.60公頃,占3.30%;林地面積17214.20公頃,占45.50%;居民點及單位用地2010.90公頃,占5.31%;交通用地369.70公頃,占0.98%;水域面積1647.86公頃,占4.36%。(以上資料據《鹿寨縣第五次森林資源遙感綜合調查報告》)。

植物資源

鹿寨鎮藥用植物主要有淮山茯苓、金銀花、首烏、枝子、半夏、荊介、天冬、麥冬、勾藤、九層皮、柴胡、黃連、杜仲、桔梗、金櫻果、苟杞、五加皮、金錢草、魚腥草、馬鞭草、草決明、車前草、鵝不吃草、山茨菇、薄荷、紫蘇、葛根、土茯苓、雷公根、益母草、馬齒莧等等。

礦產資源

鹿寨鎮礦產資源有煤礦石煤、錳礦、石灰石、白雲岩、褐鐵礦、大理石礦、瀝清礦等,由於沒有進行過全面系統勘探,因而儲量不明。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4年鹿寨鎮有人口1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9萬人),2013年區間內全鎮共出生1512人,其中計畫內出生140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為 92.9 %,區間農村長效節育率 86.87 %,人口自然增長率7.4‰,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4,政策外多孩率為0。

民族

鹿寨鎮有壯族、瑤族、回族、侗族、仫老族、苗族、蒙古族、藏族、彝族、布依族、滿族、土家族、土族、黎族、水族、毛難族、錫伯族、門巴族等18個少數民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3年鹿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120.8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2.2%;固定資產投資17億元;財政總收入5.94億元,同比2012年增收1.43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20.6%;農民人均純收入8830元,同比2012年增長19.5%。2014年,全鎮完成農業總產值7.9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4億元;完成財政收入6.0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274元。

第一產業

2013年鹿寨鎮新植甘蔗擴種面積5556畝,建立了1個120畝甘蔗品種改良示範基地,全鎮甘蔗總面積達6.01萬畝。建立了2個500畝超級稻示範基地,全鎮水稻種植面積7.87萬畝。引進溫克、夏黑等葡萄新品種,並在查比屯新建300畝標準葡萄種植示範基地,全鎮水果種植面積達1.98萬畝,蔬菜面積種植1.25萬畝。桑蠶改良1500畝,桑園面積達1.2萬畝,全鎮年產鮮繭1259噸。全鎮新建、擴建標準規模養殖場27個,全鎮累計規模豬場114個、雞場33個、牛場1個、鴨場58個,肉鴨生產能力130多萬羽,累計完成肉類總產量7517噸。

第二產業

解放前,鎮境工業主要集中在城區範圍,其經營形式絕大多數為個體手工業,他們憑藉簡陋的工場(作坊)和簡單的工具從事生產。主要行業有:鐵器、木器、竹器、油榨、糖榨、碾米、釀酒、棉紡、印染、縫紉、香燭冥鏹、建築、磚瓦、木船製作(維修)等。1947年至1949年平均年產值僅為35萬元(國幣)。
鹿寨鎮
2004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3.73億元,且形成以建材、化工、機械鑄造、包裝、繭絲為龍頭的鄉鎮企業群體。2013年鹿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120.85億元。

第三產業

民國時期,鹿寨鎮成立有商會組織(民間),有一般小商小販(含半農半商)數百戶之多。鎮境農村極少固定商鋪,一般為半農半商的流動攤販。
解放初,絕大多數個體、私營商鋪、門店、攤位均沿襲舊業繼續經營。據1952發證工商戶統計,鹿寨鎮有從事蔬菜、香菸、水果、雜貨、飲食、土產、百貨等行業工商個體戶401戶,從業人員共699人。1954年國家對糧食、油脂油料、棉布實行統購統銷,個體、私營及半農半商人員有所減少。1955年國家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引導個體商戶走集體化道路,次年改造結束。實行合作化後,尚有私營個體商販約20戶(人)均為資本短少的攤販。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後,鎮境基本無個體、私營商業。
2004年,全鎮有個體商業戶2745戶,從業人員總計4680人,註冊資產總計2476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用文昌閣、火神廟等寺宇作校址,創辦鹿寨兩等國小堂。清末民初,有塾師18人。民國8年(1919年),大元街設立育德女子國小,設3班,學生130人。解放後,教育事業快速發展。1994~1998年,實施“兩基”(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工作,共投入資金1314.19萬元。1988年,7~11周歲兒童入學率98.4%。2001年,有鎮辦初級中學1所,國小5所,在校學生3403人,教職工200餘人。有縣辦幼稚園1所,國小1所,初級中學1所,高級中學2所,職業中學1所。
2013年鹿寨鎮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100%。共為576名內宿困難學生髮放補助金28.79萬元。

衛生

2013年,鹿寨鎮15個村衛生室順利驗收並正式啟用。衛生改廁150座,完成全年任務的100%。共為全鎮99345名城鄉居民進行健康體檢,完成85.12%,並建立居民健康檔案。2013年全鎮參合人數67694人,參合率達115.7%。全年共培訓43期382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近2萬份;嚴格執行50人以上聚餐報告制度,舉辦食品藥品各類培訓班4期475人次,實現食品藥品安全事故零發生。

市政建設

2013年,鹿寨鎮共投入專項經費257萬元(其中鎮財政投入79.7萬元,上級下撥115.3萬元,區、市、縣工作隊幫扶資金62萬元),製作宣傳牌(展板)48塊、懸掛橫幅205餘條、噴繪固定標語56處;修建標準垃圾池焚燒爐4個;購置垃圾桶800個;清理河道8公里,清除河面水葫蘆17畝,清理垃圾死角48000處、陳年生活垃圾1700多噸;全鎮17個村全部落實了長效保潔機制;完成甫里屯、龍田屯、波井屯、石路屯等4個示範屯建設。
鹿寨鎮

社會保障

2013年新農保參保人數1.61萬人,續保人數1.44萬人;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022人,其中新增364人,續保2658人,完成參保任務的79.53%,申領農保、居保養老待遇共7071人。2013年完成危房改造430戶。
2013年發放城鎮低保資金564.87萬元、農村低保金302.59萬元、優撫金183.83萬元、自然災害救濟金127.6萬元、其他社會救濟金76.6萬元。發放救災款15.9萬元、救災糧3.87萬公斤。

交通

1997年5月1日,途經鹿寨鎮的桂柳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在鹿寨鎮設進出口,從高速公路到柳州32公里,至桂林120公里。2001年,建成平(樂)鹿(寨)二級公路;開通鹿寨至柳州及全縣12個鄉鎮的專線快巴;水路航運便捷,可直航港澳。

自然景點

鹿寨山
鹿寨山位於鎮境城區之南,主峰海拔261.6米,屬平原上突出之崇山,山有六峰,峰巒重疊,為鹿砦制高點,故名六寨山(後改稱鹿寨山),這是說法之一。說法之二:此乃仙人牧鹿的地方,為鹿之寨,鹿寨山聳翠,雖風光迷人,但相傳東南峰有一老虎岩,雖早已虎去洞空,但不免令人心悸。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該山成了青少年郊遊和中、老年人登高眺遠的好去處。隨著城區建設的發展,鹿寨山已規劃為城南公園。2003年3月,鹿寨山石漠化生態治理綠化工程開始啟動,當年種植榕樹726株、柏樹150株、桃花樹數千株,同時遊人行道、觀景台等基礎設施正在施工和完善之中。
鹿寨山公園涼亭鹿寨山公園涼亭
長牯嶺
長牯嶺位於鎮境城區之西,主峰海拔138.5米。原名牛牯嶺,後改名長牯嶺。1989年鹿寨縣革命烈士紀念碑建於半山腰處,立體建築為一座15米高的花崗岩雕塑,解放軍塑像挺立在巨幅紅旗前面,四周松柏,令人欽仰,肅然起敬。2001年,鹿寨縣把長牯嶺公園列入縣城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園林綠化、景觀景點、遊人行道等建設已有一定規模,成為鹿寨縣人民公園。
獅子山
獅子山位於鎮境城郊新勝村民委南部3公里處。兩山平地突起,挺立於湘桂鐵路和322國道線兩旁,山形酷似兩頭雄獅對坐,把守著山隘路口,故名獅子山。兩山主峰海拔均為188米左右。民間流傳歌謠稱讚:鹿寨六個頭,二獅把門樓,洛清江如帶,百姓樂悠悠。
巴敢岩(山界岩)
巴敢岩位於鎮境龍田村民委東南部3公里處的巴敢村旁。整個岩洞景觀形似靠椅,東、北、西面有數個小山脈(低丘)相連線,南面為開闊地。岩口成拱形,高約8米,深約10米,皆成陡坡形;岩內東面有一石壁光滑似玉,擊敲陣陣有聲;岩北端是一隧洞,洞長約25米,寬約1米,向洞內鑽去可直達岩頂,四周風光秀麗誘人心醉。1980年5月間,一塊重約噸余岩石遭雷擊從岩頂滾落,經廣西博物館考古工作者驗定,石塊中有大熊貓、鹿、毫豬等動物化石,其中還有20萬至30萬年前的西藏黑熊完整的頭骨化石,為考證廣西動物進化提供了極有價值的研究資料。巴敢岩中更新世紀黑熊化石的發現,引起國內外地質考古學家們的關注。

著名人物

溫致義,1916年出生,鹿寨鎮人,教授,研究生導師,原在上海海運學院外語系任教,任“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生專業導師組組長。
章崇任,回族、1942年2月出生,鹿寨鎮人,現任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自治區工商聯合會會長,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鄧喜林,1942年6月12日出生,鹿寨鎮二坪村人。廣西勞動模範,自治區成立40周年榮譽勳章獲得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