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麩子

鹽麩子

鹽麩子,又名叛奴鹽、鹽梅子等,漆樹科植物鹽膚木的果實。 主要用於治療痰嗽和喉痹等病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鹽麩子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無患子目
  • :漆樹科
形態特徵,生境分布,主要價值,肥用,藥用,化學成分,歷史記載,

形態特徵

鹽膚木,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2-10m。小枝棕褐色,被銹色柔毛,具圓形小皮孔。奇數羽狀複葉互生,葉軸及柄常有翅;小葉5-13,小葉無柄;小葉紙質,多形,常為卵形或橢圓狀卵形或長圓形,長6-12cm,寬3-7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邊緣具粗鋸齒或近無毛,葉背被銹色柔毛。圓錐花序寬大,頂生,多分枝,雄花序長30-40cm,雌花序較短,密被銹色柔毛;花小,雜性,黃白色;雄花花萼裂片卵形,長約1mm,花瓣倒卵形狀長圓形,長約2mm,開花時外卷,雄蕊伸出,花絲線形,花葯卵形;雌花花萼裂片較短,長約0.6mm,花瓣橢圓狀卵形,長約1.6mm;花盤無毛;子房卵形,長約1mm,密被白色微柔毛;花柱3,柱頭頭狀。核果球形,略壓扁,徑約4-5mm,被具節柔毛和腺毛,成熟時紅色,果核徑3-4mm。花期8-9月,果期10月。
鹽麩子鹽麩子

生境分布

生於海拔350-2300m的石灰山灌叢、疏林中。為中國中南和西南常見的野生陽性樹。分布東北及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廣東廣西雲南陝西甘肅等地。

主要價值

肥用

鹽膚木鮮嫩莖葉中含O.43%、磷酸0.11%、氧化鉀0.43%。每年5~10月可割青2~3次,成片栽植年累計采青可達4噸/畝,因其莖葉柔軟多汁易腐爛分解,是一種很好的綠肥。如在有機茶園的周圍栽植割青鋪園,可以解決茶園的施肥問題,又有利於水土保持。由於鹽膚木適應性強、生長快、耐乾旱瘠薄、根櫱力強,是重要的造林及園林綠化樹種,也是廢棄地(如燒制石灰的煤渣堆放地)恢復的先鋒植物。

藥用

功用主治
生津
潤肺,降火化痰,斂汗,止痢。治痰嗽,喉痹,黃疸,盜汗,痢疾,頑癬,癰毒,頭風白屑。
①《本草拾遺》:"主頭風白屑。"
鹽膚木的葉子與鹽麩子鹽膚木的葉子與鹽麩子
②《開寶本草》:"除痰飲瘴瘧,喉中熱結,喉痹,止渴,解酒毒,黃疸,天行寒熱,痰嗽,變白,生毛髮。"
③《綱目》:"生津降火,化痰,潤肺滋腎,消毒,止痢收汗。治風濕,眼病。"
④《本草求原》 :"治下血、血痢,功同五倍。"
⑤《野生藥植圖說》:"洗瘡。"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搗敷或研末調敷。
選方
①治年久頑癬:鹽麩本子、王不留行。焙乾研末,麻油調搽。(《湖南藥物志》)
②治癰毒潰爛:鹽膚木子和花搗爛,香油調敷。(《湖南藥物志》)
③治肺虛久嗽胸痛:鹽膚木乾果研末。每晨服一至三錢,開水送服。( 《福建中草藥》 )
根的選方
①治咳嗽
出血:鹽膚水根一兩半至二兩。合豬肉燉服。(《泉州本草》)
②治腹瀉:鹽膚木根水煎服。( 《湖南藥物志》 )
鹽麩子粉末狀鹽麩子粉末狀
③治慢性痢疾:五倍子根五錢,蒼耳草根五錢,臭草根、黃豆、生薑各一錢。煨水服。(《貴州草藥》)
④治水腫:鹽膚木根一至二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⑤治腰骨酸痛,風濕性關節痛:鹽膚木鮮根一兩,豬脊椎骨或腳節不拘量。酌加水、酒各半燉服。(《閩東本草》)
⑥治骨折:鹽膚木根、前胡。搗爛敷傷處。(《湖南藥物志》)
⑦治瘰癧:鹽膚木根、破涼傘、凌霄根、酒槽,共搗爛敷。(《湖南藥物志》)
⑧治瘧疾:鹽膚木根煎汁加紅糖服。( 《野生藥植圖說》 )
⑨治麻疹不易出或出而不進:鹽膚木根切片,取三錢至五錢。水煎服。( 《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
⑩治毒蛇咬傷:鹽膚木鮮根二兩。水煎,加醋少許內服,餘下的藥液洗傷口。( 《福建中草藥》)

化學成分

鹽麩子含鞣質50~70%,也有高達80%的,主為五-間雙沒食子醯-β-葡萄糖,尚有游離沒食子酸2~4%及脂肪、樹脂、澱粉。
有機酸如蘋果酸、酒石酸、檸檬酸等。
預試有黃酮甙

歷史記載

《綱目》:"鹽麩子,鹹能軟而潤,故降火化痰消毒;酸能收而澀,故生津潤肺止痢。腎主五液,入肺為痰,入脾為涎,入心為汗,入肝為淚,自入為唾,其本皆水也。鹽麩、五倍先走腎肝,有救水之功,所以痰涎、盜汗、風濕、下淚、涕唾之證,皆宜用之。"
出自《日華子本草》。《綱目》:"按《本草集議》雲,鹽麩子根,能軟雞骨。岑公雲,有人被雞骨鯁,項腫可畏,用此根煎醋啜至三碗,便吐出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