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生生物

鹽生生物

鹽生生物halobiont 為生活在多鹽分地方的生物之總稱。除鹽生植物外還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和生活於鹽湖裡的生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生生物
  • 外文名:halobiont 
  • 定義:生活在多鹽分地方的生物之總稱
  • 生長地:海里 、海岸、砂丘、內陸鹽土
  • 分類:濕鹽生植物和乾鹽生植物
  • 利用開發:p一胡蘿蔔素研究
  • 代表紅樹海蓬子鹼蓬、水藻等
簡介,鹽生植物種質基因庫,生物學特性及其開發利用,生物量分配對策的研究,

簡介

鹽生植物指生長於富鹽分土地上的植物。一般多指生長在海濱海岸、砂丘、內陸鹽土等陸地高等植物,但也包括生長於海里的海藻和大葉藻等(J.E.B.Warm-ing,1909)。根據
土壤水分的不同可分為濕鹽生植物(德Hydro,Halophyte)和乾鹽生植物(德Xero.Halophyte)。前者如紅樹海蓬子鹼蓬,後者如藜科的濱藜(Atriplexlitoralo)、木地膚(Kochiaprostrata)和匙葉草相近的Staticegmelini等。鹽生植物的細胞液含有高濃度的鹽分,常看到其體表面附有鹽斑,能從水勢能低的土壤溶液里吸收水分。這種性質在旱地鹽生植物最為明顯。一般多為肉質植物。葉上無毛、氣孔少內陷,角質層不發達,不一定具有旱生形態。單位葉面積蒸騰量也不一定少。
鹽生生物鹽生生物

鹽生植物種質基因庫

天津市將在濱海鹽鹼地治理及綠化等方面加強與中國林科院合作。近年來,與中國林科院聯手從124個耐鹽鹼樹種中成功篩選出的30個品種已在濱海新區綠化中發揮重大作用。據悉,從今年起,三年內,有關部門還將從國外引進栽培50種耐鹽植物,建立適合本市環境的輕、中、重鹽鹼類型試驗區,進一步豐富濱海新區植被。
地處渤海之濱,地勢低洼,土壤鹽鹼含量高,中度以上鹽漬化土地約有300萬畝,主要分布在濱海新區的塘沽漢沽大港東麗、津南及寧河靜海等地。隨著濱海新區被國務院列為重點開發開放建設地區,治理鹽鹼地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近年來,緊緊圍繞生態城市建設目標,中國林科院、中國農業大學、市環科院、農科院林業局等多家科研單位聯合攻關,使濱海新區植被逐漸豐富。國家863項目——鹽生植物園建設已基本完成,目前5公頃植物園內植被覆蓋率由原來的10%提高到了90%以上,成為我國北方鹽生植物的種質基因庫和濱海生態建設的大型苗圃。依靠轉基因技術進行抗鹽鹼楊樹良種的科研攻關也取得重大成功,在塘沽、大港等重鹽鹼地區,根據在不同類型鹽鹼地進行定植成活率、生長量的試驗,探索出有較高價值的轉基因抗鹽鹼楊樹良種育苗技術,今年已有100萬株轉基因楊樹全面栽植濱海。此外,為進一步豐富耐鹽植物品種,本市將從法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引進挪威槭、歐洲七葉樹、加拿大唐棣等耐鹽鹼植物50種,其中喬木27種、灌木23種。

生物學特性及其開發利用

鹽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是一種富含p一胡蘿蔔素的極具經濟價值的單細胞藻類,目前對它的研究和利用越來越廣。

生物量分配對策的研究

以2種一年生鹽生草本植物鈉豬毛菜鹽生草為試驗對象,研究乾旱和鹽分脅迫對2種鹽生植物生長和生物量分配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程度乾旱和鹽分脅迫顯著影響了2種鹽生植物的生長、生物量積累和生物量的分割。生長分析表明:2種鹽生植物在生長率、根冠比、葉面積比方面皆存在明顯可塑性,且根冠比、葉面積比的變化均受到個體發育漂變的影響;在整個營養生長期的不同處理組中,根冠比、葉面積比總體上呈逐漸降低趨勢。不同乾旱脅迫處理下2種鹽生植物的根冠比和葉面積比的變化與最優理論和模型的預測相一致;隨乾旱脅迫的加重,根冠比增大而葉面積比減小,但在鹽分脅迫條件下,2種鹽生植物並未出現基於最優分配理論來調節生物量分配模式,且2種鹽生植物根冠比和葉面積比的回響表現出明顯的種間差異。此外,不同處理組間植物生物量分配特徵(根冠比、葉面積比)的差異,往往只存在於生活史的某一時期,在整個營養生長期間,並不自始至終保持一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