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源山溪鯢

鹽源山溪鯢

鹽源山溪鯢(學名:Batrachuperus yenyuanensis)是小鯢科、山溪鯢屬有尾兩棲動物。尾較長,尾肌弱;尾背鰭褶高而薄,起自尾基部;掌、蹠部無角質鞘,掌、蹠突明顯。雄鯢肛裂橫置,前緣中央有一個淺色乳突,向後為一縱溝。

垂直分布在海拔2900~4400米,以3200~3500米為最多。成鯢從春季到秋季常見於溪內石塊下或枯枝落葉中,個別的在溝邊石縫、土洞或樹根孔隙中,並在其中冬眠。分布於中國四川(鹽源、西昌、冕寧)。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成體:體細長,雄鯢全長180毫米,雌鯢154毫米左右;頭甚扁平,長大於寬;尾較長,尾肌弱,基部略圓,向後逐漸側扁,尾背鰭褶起自尾基部,末端圓;吻圓,吻棱不明顯;鼻孔略近吻端;眼大,與吻長略等;口角位眼后角下方;上唇褶很發達,下唇褶弱,兩側被上唇褶遮蓋約2/3;上、下頜有細齒;犁骨齒列呈“/\”形,每側有小齒3~6枚,位於內鼻孔之間,內鼻孔小,長圓形;舌大長橢圓形,兩側略游離。軀幹背腹扁平;體側一般有肋溝11~12條。四肢細長,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相遇或略重疊,僅個別者不相遇,相距1個肋溝左右;指、趾較扁平,末端鈍圓,基部無蹼,指4個,指長順序為3、2、4、1或2、3、4、1;趾4個,趾長順序為3、2、4、1;掌、蹠突各2個,甚清晰,小而圓。雄鯢尾長為頭體長的119%,雌鯢為107%左右;尾鰭褶高而薄,起自尾基部,末端1/4幾成刀狀。皮膚光滑,自眼后角至口角有一明顯的淺凹痕;頸褶弧形,咽喉部皮膚薄,有多條較細的縱膚褶;掌、蹠部無角質鞘。生活時背面黑褐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的淺色雲斑;腹面色淺,雲斑較少;掌、蹠突及指、趾端色深,棕褐色角化層明顯。液浸標本體色變化不大。成鯢每尾體重40~90克,以50克左右者為最多。
第二性徵雄鯢肛裂橫置,前緣中央有一個淺色乳突,向後為一縱溝。
據劉聯仁(1973)記載,卵膠袋乳白色略透明,呈圓筒狀,長約70~125毫米中段直徑8~15毫米,彎曲成月牙形,一端稍小呈柄狀,另一端逐漸變細;每個卵膠袋中各有卵6~13粒,卵粒白色。

生活習性

垂直分布在海拔2900~4400米,以3200~3500米為最多。據劉聯仁(1973)報導,在四川鹽源縣白靈山該
鯢的生態環境,一般溝寬為1~2米,水深不超過1/3米,溪溝兩岸有比較茂密的針葉植物遮蓋溪面,溝底有大小石塊、碎石、粗沙、枯枝、落葉,間或有些藻類植物。成鯢從春季到秋季常見於溪內石塊下或枯枝落葉中,個別的在溝邊石縫、土洞或樹根孔隙中,並在其中冬眠,10月至翌年2月常在1塊石下發現幾尾成鯢在一起,可能是冬眠時集群現象。成鯢身體彎曲,頭部常在一起,有的尾伸直;春天,在陸上冬眠的個體回到水中生活。經觀察和分析其胃內容物,鹽源山溪鯢以藻類、水生植物、草籽、某些昆蟲的幼蟲和成蟲等為食,隨食物吞入還有小石子、腐爛落葉等。成鯢白天隱伏於石下或石塊間,晚上出來活動。游泳時鼻孔露出水面,受驚擾後則先呼出氣體,然後游到隱蔽處潛伏不動;潛伏於石塊下者,多數頭朝逆水方向,可能與捕食有關。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四川(鹽源、西昌、冕寧)。
鹽源山溪鯢分布圖鹽源山溪鯢分布圖

繁殖方式

雌鯢一般在3月下旬(春分前後)開始產卵;產出一對卵膠袋附著於溝中石塊下,全部或大部沒於水中;3月下旬至4月下旬(水溫4~10℃)可發現大量卵膠袋,5月底至6月大部分孵化後的幼體在水中營獨立生活。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易危(VU)。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種群狀態:中國特有種。該鯢有藥用價值,因過度利用和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其種群數量減少。受脅等級: 易危VU。

主要價值

中國民間常將該鯢入藥,一般認為治療腰痛、骨痛、關節痛及風濕病等效果良好,對恢復病後體虛,強壯身體,祛瘀生新,補血補筋骨等有功效;也用於牛馬等大牲畜的疾病或滋補身體。成鯢全身均可入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