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山鎮

鸞山鎮

據清同治《攸縣誌》記載,此地一山獨聳,如鸞起舞,故名鸞山,鎮以山名。北宋彭天益曾以詩句“鸞山配鳳嶺,金水繞銀坑”形容此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鸞山鎮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湖南省株洲市攸縣
  • 政府駐地:攸縣東城新區(蓮塘坳鎮)
  • 電話區號:0731
  • 郵政區碼:412312
  • 地理位置攸縣東部
  • 面積:220.57平方千米 
  • 人口:25304人(2017年) 
  • 方言:贛方言吉茶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酒埠江
  • 機場:西南距衡陽南嶽機場110公里
  • 火車站攸縣南站攸縣站
  • 車牌代碼:湘B
  • 身份證號碼:430223
  • 主要公路:315省道
概況,沿革,行政轄區,人口經濟,鄉鎮簡介:,地圖信息,

概況

鸞山鎮位於攸縣東北部。面積220.57平方千米,人口25304人(2017年)。轄建新1個居委會,琴陂、廟下、鹹弦、鹹周、新和、東院、利洞、鄒家坊、上壠、江沖、上坪、陶坪、江邊、龍會、南岸、南源、皮佳、老漕、東沖、漕聯、新漕、七里、桃源、三聯、殷江2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陶坪村,距縣城50千米。315省道過境。紀念地有皮佳革命死難烈士紀念坊、湘贛邊區攸縣蘇維埃兵工廠舊址。
鸞山所在區域有兩條主要河流,一條為東部皮佳洞內湧出的水流,古稱“楚水源頭”。該水流形成的河道,曾為漕泊和鸞山南源、南岸、皮佳、江邊、龍會一帶的竹木運輸通道,木排、竹排順流而下,放排人搏流擊浪、號聲陣陣。另一條河流發源於南部上壠村八福壠。兩條河流經過鸞山的兩大田壠及各村屋場,夾鸞峰奔流而下,會合於周家屋、鹹弦,在此形成大的河道,洶湧奔騰,直達官田,與攸河主流和蘭溪河會合。該河道曾成為鸞山客貨出入境的主要通道。酒埠江水庫建成前,船舶、木排經官田直達攸城以至湘潭、長沙。現在,河流進入琴陂村匯入酒仙湖。
鸞山資源豐富,有“鸞山48條沖,沖沖有寶,一衝無寶也有黃連、甘草”之說。已探明的礦產有煤、鐵、石灰石、錳、銅、鋅、銻、鉛、滑石等,現在開發以煤、鐵、石灰石為主。森林資源豐富,其中有被聯合國列為瀕危一級物種的南方紅豆杉,有被國家列入珍稀保護物種的銀杏、水杉,還有水鹿、娃娃魚等珍貴的野生動物。
鸞山風景優美,北宋時,宋徽宗問大學士彭天益,攸邑風土如何,答曰:“鸞山配鳳嶺,金水繞銀坑。金柑玉版筍,銀杏水晶蔥。”鸞山峰巒疊嶂,山脈延綿,天工造化,景色迷人。皮佳洞溶洞奇觀、滴玉石瀑布風光、八福壠原始森林、大和仙一峰獨秀、琴陂鷺鳥紛飛等等自然景觀美不勝收。鸞山的歷史文化底蘊也十分深厚,特別是宗教文化悠久。供奉彭祖的香山仙寺,建寺740多年,至今香火旺盛,拜謁者絡繹不絕。這也是湖南省境內唯一的一座紀念歷史先賢彭祖的寺廟。
鸞山是個人文蔚起之地。古代這裡比較偏遠,人口稀少。後來外地人口遷入,使這塊地方逐漸得到開發。鸞山有幾十個姓氏,他們是從全國各地遷入這裡安家落戶、繁衍生息的。1127年皮文通從中州襄陽遷入鸞山皮佳,1234年譚子源從江西遷入鸞山,從1351年至1384年這34年時間裡,有尹、譚、洪、鄒、劉、李、王、溫、左、陳、張、易、吳等姓人分別從江西、廣東、福建、雲南、山西陸續遷入鸞山。“譚做官、尹當差、鄒打網、劉樂食、陳補鍋、皮打卦、易賣席”,這是鸞山七大姓氏遷入鸞山時始祖職業和社會地位的形象概括。儘管這種說法是一時表象,但他們都熱愛這片土地,他們在這裡自強不息,經過數代人的艱苦創業,各姓氏族都有自己立業的輝煌。
鸞山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的歷史,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裡闢為蘇區。1928年,在朱德、陳毅宜章暴動的影響下,鸞山上壠農民周憲章與劉龍、劉虎、劉其、劉彪、劉四一、劉德仔改“扁擔會”為“赤色暴動隊”,發展隊員100多人,專門打擊貪官污吏和土豪劣紳。1929年春在皮佳、老漕、滿江捉拿土豪,既打掉了土豪劣紳的反動氣焰,又為紅軍籌措了給養。
1932年,紅軍駐紮皮佳,7月30日,紅軍獨立師師長李天柱、政委王震在皮佳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攻打官田。根據軍事會議部署,皮佳人民積極做好戰前準備工作,幫助運送軍需物資,支持紅軍奪取了戰鬥勝利。為了掌握敵人動向,紅軍在皮佳建立了交通站,為蘇區源源不斷地提供了情報,先後摧毀敵人碉堡兩座,殲敵近100人。同時由於交通站的巧妙安排,為紅軍源源不斷地解決給養,粉碎了敵人對蘇區的經濟封鎖。其是,中共湘贛省委及茶攸蓮中心縣委駐地設在南源荷樹下。1935年春,茶攸蓮中共中心縣委決定:黨的組織工作由山區逐步向外擴展,以皮佳為中心建立秘密三區,以上坪、下坪為中心建立秘密四區。至年底秘密三區先後在荷樹下、南源、皮佳、官田、皇圖嶺和茶陵的八團等地共發展黨員50多名,建立地下支部11個。秘密四區在上坪、下坪、江沖、利洞、上洞、下洞、陽升觀、廖公鋪、余家灣和茶陵潞水等地發展黨員80餘人,建立地下黨支部10個。
從1945年至1948年,鸞山周家屋進步青年尹輝與彭秀實、賀湘楚等許多追求真理的青年先後成立“改造社”“東方學社”“世紀社”“鸞鳴學社”“共產主義學習小組”,研討改造舊社會、救國救民之策,學習馬克思主義,接受黨的基本知識教育,使一批青年從啟蒙、覺悟到走上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義革命在鸞山留下了革命遺蹟。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勛功偉績,現今完好保留了1932年紅軍在皮佳所建的“革命烈士死難紀念坊”、中國工農紅軍獨立一師在南岸創辦的“列寧室”等。
現在的鸞山又是行政區劃名稱,2005年1月由原鸞山鎮與漕泊鄉合併而來,鎮政府機關駐地就設在鸞山寨腳下,依山而建,距縣城直線35公里,客運線63公里。元代鸞山和漕泊同屬東江鄉,漕泊稱漕泊七里,鸞山稱鸞峰里。明朝,漕泊及鸞山的皮佳、南源、南岸稱49都,鸞山其他地方稱50都。清順治十一年(1654),漕泊稱傑都,鸞山稱地都。1938年傑地兩鄉合併為鸞山鄉,這是歷史上首次以“鸞山”為鄉鎮命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鸞山鄉屬第四區。1958年9月,鸞山、漕泊、蘭村3地並為星火人民公社。1959年1月,星火人民公社更名為鸞山公社。1961年3月,鸞山公社分為鸞山、漕泊、蘭村3個公社。1984年4月公社改稱鄉。1994年7月5日鸞山撤鄉建鎮,改稱鸞山鎮。2005年1月鸞山鎮與漕泊鄉合併仍稱鸞山鎮。總土地面積259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現在鸞山鎮的地域大多處於酒埠江風景旅遊區,景點眾多,千姿百態。

沿革

據清同治《攸縣誌》記載,此地一山獨聳,如鸞起舞,故名鸞山,鎮以山名。1950年屬二區新漕、老漕等鄉,1956年屬鸞山鄉、漕泊鄉,1958年設立星火公社,1959年更名鸞山公社,1961年析置漕泊公社。1984年改鸞山鄉、漕泊鄉,1994年鸞山鄉撤鄉建鎮。1996年,鸞山鎮面積150平方千米,人口2.1萬,鎮政府駐鸞山,轄陶坪、廟下、琴陂、鹹弦、鹹周、新和、東院、利洞、鄒家坊、上壠、江沖、上坪、江邊、龍會、南源、南岸、皮佳17個行政村和置新居委會;漕泊鄉面積94平方千米,人口0.6萬,鄉政府駐晨牧坪,轄老漕、漕聯、東沖、新漕、七里、桃源、三聯、段江8個行政村。2004年,鸞山鎮轄建新居委會,琴陂、廟下、鹹弦、鹹周、新和、東院、利洞、鄒家坊、上壠、江沖、上坪、陶坪、江邊、龍會、南岸、南源、皮佳17個行政村,漕泊鄉轄老漕、東沖、漕聯、新漕、七里、桃源、三聯、殷江8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漕泊鄉,併入鸞山鎮。
【郵編】412312【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30223119:~001 121建新居委會 ~201 220琴陂村 ~202 122廟下村 ~203 220鹹弦村 ~204 122鹹周村 ~205 122新和村 ~206 122東院村 ~207 220利洞村 ~208 122鄒家坊村 ~209 220上壠村 ~210 220江沖村 ~211 220上坪村 ~212 122陶坪村 ~213 122江邊村 ~214 220龍會村 ~215 220南岸村 ~216 220南源村 ~217 220皮佳村 ~218 220老漕村 ~219 220東沖村 ~220 220漕聯村 ~221 220新漕村 ~222 220七里村 ~223 220桃源村 ~224 220三聯村 ~225 220殷江村

行政轄區

鸞山鎮地處攸縣東部山區,全鎮轄1個居委會——建新;25個村委會:琴陂、廟下、鹹弦、鹹周、新和、東院、利洞、鄒家坊、上壠、江沖、上坪、陶坪、江邊、龍會、南岸、南源、皮佳、老漕、東沖、漕聯、新漕、七里、桃源、三聯、殷江。鎮政府駐陶坪村。

人口經濟

總人口25304人(2017年),耕地面積20841畝,其中水田16746畝,旱土4095畝;林地面積27萬畝,其中竹林面積7萬畝。
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33億元,比上年增長12.6%;完成財政收入694萬元;人均純收入4607元。
全鎮共有企業101家,其中煤炭企業42家,鐵礦企業22家,選礦廠17家,農產品加工性企業2家,旅遊企業3家,引進規模辦礦企業兩家,實現工業總產值3.3億元。企業主要產品產量為:煤炭75萬噸,鐵礦石30萬噸,發電量175萬千瓦時;農業總產值4770萬元,主要農產品產量為:糧食總產量10424.42噸,紅薯95.4噸,水果188噸,蔬菜301噸,油菜籽54.25噸。生豬存欄3740頭,家禽存籠4萬羽,退耕還林3804畝,完成撫育更新247公頃。
現有中學2所,中心完小1所,在校中、小學生2605人,教職工178人;有衛生院2所,村衛生室25個,床位18張,醫務人員25人;敬老院1所,供養人員36人。
黨政負責人:
黨 委 書 記:易建初
副 書 記、鎮 長:顏海航
人 大 主 席:劉發明
黨 委 委 員:彭湘良 譚兆賢 賀亮 謝珍龍 楊勇鵬
副 鎮 長:王志和 文建才 朱建橋 劉文勇
紀 委 書 記:彭湘良(兼)

鄉鎮簡介:

據清同治《攸縣誌》記載:“此地一山獨聳,如鸞起舞,故名鸞山”。鸞山之名始見於北宋,宋徵宗上朝,問大學士攸人彭天益攸邑風景如何,答曰“鸞山配鳳嶺,金水繞銀坑”。
鸞山鎮地處攸縣東部山區,與本省茶陵縣和江西省蓮花縣交界,耕地面積21143.5畝,林地面積27萬畝,其中竹林面積7萬畝。下轄15個村、1個社區,162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27587人,其中農業人口25830人,總勞動力15088人,外出務工人員3848人。全鎮現有煤炭企業24個,鐵礦企業14個,選礦廠13個,石料礦10個,農產品加工性企業5個,旅遊企業3個。是攸縣的資源重鎮、林業大鎮和旅遊名鎮。境內的旅遊景點豐富獨特,有白龍洞、仙人橋、仙境樂園等自然景觀,有紅豆杉、方竹等森林景觀,有洪秀全紀念館、東沖兵工廠、南岸列寧室等歷史遺蹟,鸞山鎮氣候宜人,最高處太和仙,海拔1404米,是夏季避暑的理想場所,旅遊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2012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8億元,增長27%,其中工業總產值24.6億元,農業總產值0.86億元;實現財政收入2363.5萬元,增長18.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2億元;完成招商引資65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21%,達到13200元。被評為2012年度株洲市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攸縣文明建設紅旗單位。
一、黨政辦
  工作職責:
1、負責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工作情況的綜合,上傳下達、文書起草、檔案管理、信訪接待、機要保密、列印資料等工作;
2、協調各部門關係,組織籌備各種會議,負責機關內務的各項管理;
3、負責來客接待;
4、負責機關辦公用品的添置計畫及配合財政做好機關物資的統一採購工作。
二、濟困維安辦
  工作職責:
1、全面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司法調解、法律服務、普法教育、來信來訪工作;
2、負責最佳化企業發展環境工作。
3、全面負責鎮民政、優撫、助學、解困、救助、安居工程建設等管理工作;
三、城鄉同治辦
  工作職責:
1、農村衛生環境整治組織、指導、協調工作
2、全面負責城鎮(含村級鎮)的規劃和管理工作;
3、協助國土辦做好鎮區的土地儲備工作;
4、負責旅遊開發和環境保護工作;
5、負責鎮區道路建設和交通管理工作。
6、負責做好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四、國土資源辦
  工作職責:
1、全面負責國土資源工作;
2、負責做好非法鐵礦的打擊和整治工作;
3、牽頭做好全鎮土地儲備和開發利用工作;
五、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
  工作職責:
1、全面負責全鎮安全生產監督和管理工作;
2、全面負責安全事故的協調和處理工作;
3、協助做好火工產品的管理工作;
4、協助做好非法鐵礦的打擊和整治工作。
六、人口與計畫生育辦
  工作職責:
全面負責人口和計畫生育、計生協會等管理工作。
七、農業辦
  工作職責:
1、全面負責農業、水利、畜牧、農技、農機、科技、統計、審計及村帳鎮代理等管理工作;
2、負責鎮農業結構調整,積極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
3、牽頭組織實施新農村示範點建設工作。
八、林業和產業辦
  工作職責:
1、全面負責林業資源的保護、管理、利用和開發工作;
2、負責產業和招商引資工作;
3、協調處理各類林權糾紛。
4、負責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
九、財貿辦
  工作職責:
   1、負責編制年度財政預算計畫,並嚴格執行機關財務管理制度;
2、全面負責機關站辦和稅征站資金的監督,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的管理;
3、嚴格執行機關物資統一採購和縣“六不準”的財經紀律;
4、協助抓好項目爭收和外援資金的支持。

地圖信息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攸縣鸞山鎮委(133縣道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