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劍

鸚鵡劍

空軍中正劍,是國民黨專為空軍飛行員度身定做的佩劍。為二戰時期中國空軍飛行員所佩戴的短劍。主要特徵是劍柄上有一隻銅鑄的鷹,劍上刻有“國土未復 ,軍人之恥”,極少數另一面刻有“校長蔣中正贈”(此版本的劍柄、護手、劍鞘的鞘口和鞘尾鍍金)。由於當時中國空軍飛行員數量較少,這種短劍非常稀有。除了中國軍人外,當時援華助戰的美軍飛虎隊飛行員也非常喜歡佩戴空軍中正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鸚鵡劍
  • 時期二戰時期
  • 屬於:中國空軍飛行員所佩戴
  • 性質:短劍
誕生背景,製造工藝考究精良,生產與頒授,

誕生背景

談到空軍中正劍的出現,就要回顧一下國民黨空軍的歷史。
1928年11月,國民政府成立軍政部航空署。1929年11月,中央軍校航空隊開學,1931年改建成軍政部航空學校,也就是後來著名的國民黨中央航空學校(簡稱中央航校)的前身。國民黨軍隊空軍組建之初對所徵召學員的具體要求是,具有強健的體魄,且具備“正確的認識、清晰的頭腦、豐富的學識、敏銳的反應、優越的技能、追求新知的熱忱與勇敢活潑冒險犯難的精神”。苛刻的標準使國民黨空軍入選的淘汰率達到了54%。設定如此之高的門坎不僅因為空軍的特殊地位,還與當時親任中央航校校長蔣介石的重視密不可分。少數學員被幸運錄取後待遇極為優厚,見習期間的薪水為每人每月銀洋75元,半年後見習期滿,即加到銀洋150元,在當時等值於黃金9兩。學員們都訂製最好的衣服,享用最佳的一伙食,選購照相機、馬靴等奢侈品,每人都有一輛腳踏車,擁有汽車的也不乏其人。
空軍學員享有的物質條件良好,但缺少實戰歷練,遂使空軍中瀰漫著一種恃才傲物、軍紀渙散的風氣。對此蔣介石極為不滿,曾親自下達訓示:“航校精神、管理、訓練都很差,沒有軍人的精神、氣概和德行,太差了,要培養他們的軍人精神、軍人生活和軍人的思想。”在此背景下,旨在“恢復空軍軍人靈魂”的空軍中正劍便誕生了。

製造工藝考究精良

相比製作粗陋、工藝簡略、脫胎於刺刀的國民黨軍隊其它各型佩劍,空軍中正劍設計考究,製造精良。其從最初定型就參考了德國軍官佩劍優良的設計,當然,這對直到抗戰初期還按德國空軍體制訓練,甚至教官都直接聘自德國的國民黨空軍來講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通過有限的數據及實物可以了解到:此劍分為標準版和特殊版,全劍長在30~40cm之間,劍柄長10.5cm、寬2.5~3cm、厚1.8~2cm,劍格長6~6.5cm、寬1~1.3cm、厚1.5cm;劍身刃體寬(最寬處)1.8~2cm,刃體長15~25cm、厚0.3cm;鞘長22~25cm,上寬下窄,最寬處2.2px,最窄處1.8cm。
空軍中正劍的整體製造工藝體現了當時國民黨軍隊同類佩劍的最高水平。劍柄由鷹造型的銅雕、木製柄身及固定的銅質緣口組成。銅雕的造型極富想像力,是整把劍的最大亮點。整隻雕由黃銅精鑄而成,翅膀羽毛層次分明,充滿張力,具有浮雕的效果。鑄造成型後經由手工打磨修整,使得每片羽毛上纖細的髮絲都表露無遺。鷹的眼珠由紅色玻璃製成。出於牢固的考慮,眼珠沒有採用傳統的鑲嵌工藝,而是用一根金屬絲在劍柄的內部連線兩顆眼珠,使其固定,達到一種半嵌在眼窩中的三維效果,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木製柄身配以鮫魚皮、玳瑁、賽璐璐等不同材質的蒙皮,由凹槽處纏繞一主兩輔的3股銅絲,再用帶有5條加強筋的銅質緣口固定,簡潔牢固,渾然一體。整個劍柄只用一根穿銷固定,十分方便裝配。
空軍中正劍的梯形卷邊護手明顯具有古代或者中世紀的日耳曼風格,這在同時期的德國軍隊佩劍上亦普遍顯現。和劍柄一樣,護手的鑄造也十分精細講究。厚重的護手正反兩面各有一隻雙翅展開作獵食狀的鷹的圖案,有的特殊版則是兩翼平伸懸停於空中的姿態。絕大部分護手的紋飾是鑄造而成的,但也有少量版本是純手工鑿刻的,圖案紋飾則沒有太大變化。
劍鞘鞘身為鐵質,鞘膛用軟木做內襯,以防擦碰。劍鞘表面則採用當時非常先進的複合鍍層技術處理,即在鞘身表面先鍍一層銅,然後再在其上鍍一層亮鎳,這種工藝有效地解決了鍍層容易脫落的問題。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是非常成功的,那些留存至今的空軍中正劍稍加清理就熠熠生輝。劍鞘的鞘口和鞘尾用銅皮衝壓出紋飾再焊接成形,鞘口可能是全劍惟一帶有中國傳統特色的配件,利用魚子地加上如意卷草紋映襯著雄鷹與螺旋槳組成的國民黨空軍鷹徽。鞘口整體造型同陸軍中正劍鞘口無異,表明了二者的傳承關係。鞘尾是全劍的另一個亮點,對合攏的鷹翅以不對稱的姿態環抱著青天白日徽,實際就是雙翼空軍胸章的變體。空軍中正劍的劍刃採用中國傳統的寶劍造型,鋼質一般,不開鋒且略顯單薄。少數劍身雙面開單血槽,其實並不具有什麼實戰性。

生產與頒授

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一種誤解,認為只有國民黨空軍飛行專科畢業的學員才授領空軍中正劍,其它部門人員則沒有資格,其實不然。空軍是一個龐大繁雜的綜合體系,除了一線作戰飛行員外,還有諸多協同保障單位,他們都是空軍序列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如領航、機械、無線電通訊、氣象等不同學科的空軍學校都有佩劍。這些佩劍在整體設計原則不變的情況下,用一些細節變化來加以區分,最常見的就是劍體尺寸大小及劍柄蒙皮的顏色不同,有時也會改動劍身配紋飾和圖案的某些部位,如鞘口的圖案、鷹喙的長短與爪的造型等。
已知的空軍中正劍產地幾乎都在四川,再具體一點,應該是重慶及成都等地區。空軍中正劍大多是在抗戰時期所生產,而四川作為當時抗戰的大後方,雲集了眾多的兵工廠及配套工廠,具有良好的加工製造條件。“成都新鑒金屬工廠”就是當時生產空軍中正劍中比較著名的一家,它所生產的空軍中正劍在鞘口一側標有廠名,這在當時是不多見的,因此也顯得格外珍貴。
空軍中正劍的頒發比較正規,一種是空軍學校畢業典禮頒授,另一種是當作禮物贈予。頒發的起始日期沒有確切記載,但應該不晚於中央航空學校第六期。原國民黨抗日空軍烈士任雲閣的事跡中明確記載:“1934年秋任雲閣在考入了國民黨中央航空學校第六期甲班轟炸飛行科學習,航校地址設在杭州筧橋。他於1936年10月12日在航校畢業。畢業典禮上,校長黃光銳講了話。總校長蔣介石親自向畢業生頒發了中央航空學校畢業證書,接著每人贈送一把佩劍,劍上刻有‘國土未復,軍人之恥’的陰刻字樣。”由此可見當時的頒授儀式是非常隆重的。這種狀況至少持續到了1941年。
國民黨航空英雄、起義英雄吳其軺生平中記錄到:“1941年1月5日,吳其軺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畢業。畢業典禮在重慶歌樂山舉行,蔣介石接見了他們,並親自將佩劍授給他和同學們。”空軍其它學科的頒授形式也應類似,只不過可能沒有蔣介石親自頒發這么隆重。值得一提的是,中央航校專科學員自12期之後就很少有人能受領到佩劍,因為12~16期的學員都在美國受訓,畢業回國後馬上參戰,沒有幾人能回學校領劍,所以後期能領到佩劍的專科學員寥寥無幾。
相對於畢業頒授的正式,另一種情況就是當作榮譽禮物贈予。眾所周知,國民黨空軍的外援先是蘇聯,後是美國,從1937年的“蘇聯援華飛行隊”到後來名揚世界的“陳納德飛虎隊”,空軍中正劍一直扮演著“抗戰國際勳章”的角色,兩國的飛行英雄都把獲得空軍中正劍當作重要的榮譽和親身幫助中國人民抵抗侵略的歷史見證。此外,還有來自加拿大、法國、印度、匈牙利等國家的空軍援華志願者也得到過該劍。因此,現在國際收藏品市場上偶爾也會看到國民黨空軍中正劍的身影,它們大多保存完好,價格不菲。
空軍中正劍屬禮儀佩劍,從數據上看,其正規的佩劍方式應該有兩種:一種為採用Y字形劍掛,配合空軍制服和美式武裝帶時懸於左側腰部以下,劍柄朝向身後;另一種則類似於刺刀的佩戴方式,直接懸掛在右側武裝帶上,但是需要換用刺刀式劍掛。空軍中正劍沒有類似於中正劍的鎖定裝置,所以有的劍掛後部帶有皮製掛環用以固定劍柄,但這似乎不是官方版本而屬個人定製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