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骨

鷹骨

鷹骨,中藥名。為鷹科動物蒼鷹Accipiter gentilis (Linnaeus)的骨骼。繁殖在我國東北北部;河北、湖北、廣東、廣西、雲南等處為旅鳥和冬候鳥。具有祛風濕,續筋骨之功效。常用於筋骨疼痛,損傷骨折。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鷹骨
  • 別稱:鷂婆骨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隼形目
  • :鷹科
  • :鷹屬
  • :蒼鷹
  • 分布區域: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骨骼。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肝、腎經。

功效

祛風濕,續筋骨。

主治

筋骨疼痛,損傷骨折。

相關配伍

1、治傷損,接骨:鷹骨燒灰,每服二錢,酒服,隨病上、下,食前、食後服。(《綱目》)
2、治風濕腰腿疼痛:鷹骨50g,焙研細末,金毛狗脊15g,杜仲15g,獨活15g,威靈仙15g。後四味藥煎湯送服鷹骨末,每服3g,日服2次。(《中國動物藥》)
3、治筋骨痿軟無力:鷹骨50g,焙研細末,五加皮15g,木瓜15g,牛膝15g。後三味藥煎湯送服鷹骨末,每服3g,日服2次。(《中國動物藥》)

用法用量

內服:焙脆研末,5-10g;或浸酒。

採集加工

蒼鷹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濫捕。

形態特徵

蒼鷹,又名鷞鳩,黃鷹。大型鳥類,體長約50cm。嘴黑色,基部帶暗藍色,蠟膜黃綠色。虹膜金黃色。前額以至後頸為石板灰色。羽基白色;眼上方有白色眉紋,羽軸黑色,耳羽黑色;上體為石板灰色;肩羽和尾上覆羽有白色橫斑;其餘雜有灰白、黑褐色斑塊或橫斑。下體灰白。喉有黑褐色細紋,胸、腹、兩脅與覆腿羽均雜有黑褐色橫斑。羽軸均為黑褐色。腳綠黃,爪銳利,黑色。

生長環境

棲息于山林間。飛行迅速,善能捕取野兔、野鼠等小動物為食。繁殖在我國東北北部;河北、湖北、廣東、廣西、雲南等處為旅鳥和冬候鳥。

藥理作用

消炎、鎮痛、促進骨折癒合。

相關論述

《醫林纂要·藥性》:“壯筋骨,益氣力,除痹祛風,明目,去積,消雞骨鯁。”

附註

同科動物鳶、雀鷹等的骨骼亦可入藥,功效與蒼鷹骨骼相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