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頭雀鶯

鳳頭雀鶯

鳳頭雀鶯(學名:Leptopoecile elegans):小型鳥類。體長9-10厘米,雄鳥呈毛茸茸的紫色和絳紫色,頂冠淡紫灰色,額及鳳頭白色,尾全藍。雌鳥喉及上胸白,至臀部漸變成淡紫色,耳羽灰,一道黑線將灰色頭頂及近白色的鳳頭與偏粉色的枕部及上背隔開。與花彩雀鶯的區別在鳳頭顯著,尾無白色,頭頂灰色。叫聲輕柔的唧唧叫聲及尖似鷦鷯的吱叫。

夏季棲於冷杉林及林線以上的灌叢,可至海拔4300米。冬季下至海拔2800-3900米的亞高山林帶。結小群並與其他種類混群。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青海、甘肅、四川、西藏等地。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措施,相差報導,

形態特徵

小型鳴禽。體型纖細,是中國體型最小的鳥類之一。雄鳥前額白色或近白色,頭頂和枕淡灰色或褐灰色。頭頂有長而尖的白色羽毛形成的羽冠披於頭上,有時白色羽冠渲染有紫灰色。眼先黑色,頭側、後頸、頸側和翕栗色或紫色。肩和上背灰藍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天藍色。尾暗褐色,外翈羽緣暗藍色。兩翅暗褐色,初級飛羽外翈羽緣綠藍色或天藍色。頦、喉淡栗色,胸葡萄紅色,腹紫藍色,尾下覆羽淡栗色或皮黃色,也有的整個下體淡栗色或粉紫色,兩脅和尾下覆羽紫色。
雌鳥頭頂褐灰色,較雄鳥暗,白色羽冠亦較雄鳥短,眼先和延伸到枕部的眉紋黑色、赭褐色或暗橄欖綠色,下背和腰銅綠色或藍色。下體污白色,兩脅和尾下覆羽紫褐色或淡紫色,其餘似雄鳥。
虹膜紅褐色或赭褐色,嘴黑色,腳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5-8克,♀6-7.5克;體長♂90-105毫米,♀95-103毫米;嘴峰♂8-10毫米,♀8.5-10毫米;翅♂50-57毫米,♀52-56毫米;尾♂42-50毫米,♀43-51毫米;跗蹠♂18.5-21毫米,♀18.5-20毫米。(註:♂雄性;♀雌性)
喙細尖,上喙先端多有缺刻;翅短圓;尾短至中等;腿短而細。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山地針葉林中,尤其是杉樹林,夏季棲於冷杉林及林線以上的灌叢,可至海拔4300米。

生活習性

不常見留鳥。常單獨和成對活動,偶爾亦見3-5隻成群,尤其是冬季和春秋季節。結小群並與其他種類混群。性活潑,常在樹上枝葉間跳來跳去,或從一棵樹快速飛向另一棵樹,也在林下灌叢中活動和覓食。喜歡在樹枝間跳來跳去,或跳上跳下,有時站在枝頭鳴叫,有時又振翅在空中翱翔,有時又從一個枝頭飛向另一枝頭,遇有干擾,則立刻落入灌叢中。鳴聲清脆、多變、悅耳。輕柔的唧唧叫聲及尖似鷦鷯的吱叫。
主要以昆蟲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甲蟲、金花甲、金龜甲、象鼻甲、葉跳蟬、螞蟻、蟋蟀、蜂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等。此外也吃昆蟲卵和少量蜘蛛。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青海甘肅四川北部及西部、西藏東部及東南部。印度也有蹤跡,來源不確定。
鳳頭雀鶯分布圖鳳頭雀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巢為囊狀或深杯形。巢主要由纖維、草莖、苔蘚、獸毛等編制,巢口位於上側方,巢外徑6.5厘米,內徑5厘米,高7厘米,深5厘米。每窩產卵4-6枚,卵白色、綠色和亮藍色沾黃,被有稀疏的紅褐色或赭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卵的大小為13.7-16毫米×11-12.8毫米,平均14.8毫米×11.5毫米。孵卵由雌雄鳥輪流承擔,孵化期12-14天。由雌鳥孵卵,兩性育雛,孵化期及雛期約12-14天。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該物種在中國分布區域狹窄,種群數量稀少。

保護措施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差報導

進入2016年的元月,張掖鳥類愛好者在祁連山自然保護區腹地大野口內的祁連雲杉林中意外發現了被中國野外鳥類手冊列為全球瀕危的鳳頭雀鶯。據了解,這是多年以來首次在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發現鳳頭雀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