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坑茶

鳩坑茶

鳩坑茶,浙江省淳安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淳安縣產茶歷史悠久,鳩坑鄉之鳩坑茶就始產於漢,名盛於唐,稱“睦州貢鳩坑茶”。淳安全縣土壤分4個土類,9個亞類,29個土屬,40個土種。土壤pH值在4.0-6.0之間,有機質含量高,土壤疏鬆肥沃,適宜茶樹的生長。鳩坑茶(捲曲形):外形捲曲,翠綠顯毫;湯色綠明亮;香氣嫩栗香持久;滋味鮮醇;葉底嫩勻綠亮。鳩坑茶(扁形):外形扁平光直,色綠;湯色嫩綠明亮;香氣栗香馥郁;滋味濃醇;葉底肥厚綠亮。

2017年12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鳩坑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鳩坑茶
  • 產地名稱:浙江省淳安縣
  • 品質特點:外形捲曲,翠綠顯毫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2017年第2620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7年12月22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徵,營養價值,產地環境,地形地貌,氣候特徵,土壤情況,水文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品質特徵

鳩坑茶(捲曲形):外形捲曲,翠綠顯毫;湯色綠明亮;香氣嫩栗香持久;滋味鮮醇;葉底嫩勻綠亮。鳩坑茶(扁形):外形扁平光直,色綠;湯色嫩綠明亮;香氣栗香馥郁;滋味濃醇;葉底肥厚綠亮。其獨特的品質特徵:葉肥耐沖泡、栗香味鮮濃。理化指標:水浸出物含量40-53%,茶多酚18-28%,胺基酸3-6%。

營養價值

鳩坑茶所含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抵抗老化。因為人體新陳代謝的過程,如果過氧化,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會使細胞受傷。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劑,能有效清除過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傷。鳩坑茶中的兒茶素能顯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研究顯示,鳩坑茶中兒茶素對引起人體致病的部分細菌有抑制效果,同時又不致傷害腸內有益菌的繁衍,因此鳩坑毛尖具備整腸的功能。
鳩坑茶鳩坑茶

產地環境

地形地貌

淳安地處浙西丘陵山區,由中低山、丘陵、小型盆地、谷地和新安江水庫組成。地勢四周高、中間低;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海拔600~1000米,東部海拔約600米左右。西部有與安徽交界的白際山;北部有與臨安交界的昱嶺,其主峰千畝田,位於秋源鄉東北,海拔高1436米,山峰陡峭,奇松怪石林立,有“小黃山”之稱;南部有與建德、衢縣、常山交界的千里崗山脈,其主峰位於白馬鄉與銅山鄉之間的磨心尖,海拔1523米,為境內最高峰。
鳩坑茶鳩坑茶

氣候特徵

淳安縣境位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北緣,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7℃,年平均降水量1430毫米,無霜期263天。由於巨大的人工湖影響,形成庫區小氣候,與同緯度的其他地區比,顯得冬暖夏涼。

土壤情況

淳安全縣土壤分4個土類,9個亞類,29個土屬,40個土種。山地土壤受地形影響,從高到低大致為黃壤(海拔700米以上)、黃紅壤、侵蝕性紅壤(海拔200~700米)亞類,石灰岩土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下,有3個土類,6個亞類,14個土屬。山區茂密的森林樹葉落地,經分化形成灰化棕色森林土,土壤pH值在4.0-6.0之間,有機質含量高,土壤疏鬆肥沃,適宜茶樹的生長。

水文情況

淳安縣境內主要河流有新安江、武強溪、富強溪、進賢溪、楓林港和雲源港等20餘條,均匯集於千島湖經銅官大壩出庫流入建德,於梅城納蘭江與富春江相接,最後入錢塘江。因此,全縣各河流屬錢塘江流域。主流新安江,發源於安徽省休寧縣懷玉山脈主峰六股尖的東坡,自西向東流經休寧、屯溪、歙縣於街口入淳安縣境內。保護區內地表水的各項指標達到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的Ⅰ類水質標準。
鳩坑茶鳩坑茶

歷史淵源

淳安縣產茶歷史悠久,鳩坑鄉之鳩坑茶就始產於漢,名盛於唐,稱“睦州貢鳩坑茶”。唐代陸羽專著《茶經》有關名茶和名種都提及“睦州鳩坑”。李肇《國史補》記載名茶:“茶之名品益從……睦州有鳩坑。”楊華《膳夫經手錄》載有“睦州鳩坑茶,味薄,研膏絕勝霍者”。五代十國毛文錫著《茶譜》也稱“睦州之鳩坑,以其水蒸之,色香味俱臻妙境。”其他如宋朝陳詠《全芳備祖》,明朝《嚴州府志》《淳安縣誌》,明朝許次紓《茶疏》、張源《茶錄》、王象晉《群芳譜》、李時珍《本草綱目》等都有鳩坑茶記載。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和省里茶葉專家,專程前來進行科研和推廣茶葉技術。
鳩坑茶鳩坑茶
1959年,“鳩坑大葉種”被列為全國十大茶樹良種之一。有關部門大量收購茶籽和茶苗,出口到蘇聯、馬里、幾內亞、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等國。新安江電站建成蓄水後,外遷移民也將鳩坑茶種帶往第二故鄉種植。
1983年,浙江省農業廳在淳安召開鳩坑種提純復壯會議。
1984年10月,鳩坑茶樹良種被全國茶樹良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國家一級茶樹良種,編號為“華茶23號”(克SCT23),被認定為國家級茶樹良種的有性系品種。鳩坑種屬有性系群體品種,灌木型,樹姿半開展,分枝密,生長勢旺,發芽密度大,芽葉肥壯,色綠,茸毛少,產量較高。在豐產性、適制性、抗逆性和適應性等方面都具有優良的性狀。
20世紀50年代,浙江省開始研究鳩坑茶樹推抗逆性和適應性。
20世紀80年代,鳩坑種就成為浙江省主要品種,栽培面積占全省茶園總面積45%左右。湖南、湖北、山東、江蘇、安徽、四川、雲南、甘肅等省也有較大面積栽培。

生產情況

截至2016年底,淳安縣鳩坑茶種植面積6500公頃,年產量3000餘噸,保護區域27000公頃。
截至2017年底,淳安縣茶葉產量365噸,產值4466萬元,有茶園面積5610畝(鳩坑種茶園面積3000餘畝),已建成浙江省示範園區1100畝,通過有機基地認證面積1400畝。

產品榮譽

1985年,鳩坑茶獲得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獎。
1986年,鳩坑毛尖被評為浙江省名茶、全國名茶。
2008年,鳩坑毛尖在“中綠杯”綠茶評比中榮膺金獎第一名。
2010年,鳩坑茶在第八屆台灣國際茶文化節中榮獲兩項金獎。
鳩坑茶鳩坑茶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鳩坑茶農產品地理標誌地理坐標為:地理坐標為東經118°20′—119°20′、北緯29°11′—30°02′之間。生產地域範圍為:浙江省淳安縣所屬的千島湖鎮、文昌鎮、石林鎮、富文鄉、左口鄉、里商鄉、金峰鄉、臨岐鎮、屏門鄉、瑤山鄉、威坪鎮、鳩坑鄉、王阜鄉、宋村鄉、姜家鎮、梓桐鎮、浪川鄉、界首鄉、汾口鎮、中洲鎮、大墅鎮、楓樹嶺鎮、安陽鄉23個鄉鎮425個行政村。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捲曲形工藝流程
鮮葉攤放→殺青→攤涼→理條→揉捻→烘乾①鮮葉攤放。鮮葉進廠應根據質量進行分級驗收、分別攤放。攤放應在專門的攤放器具上進行,以室內自然攤放為主。有條件的可在空調攤青室或攤青機等專用設備進行攤放,根據鮮葉數量和加工能力來調節攤青進程。攤放厚度一般攤放1千克/平方米左右,攤放時間6小時~12小時,攤放程度以葉質由硬變軟,葉色由鮮綠轉暗綠,清香顯露為適度,減重率為12%~18%。②殺青。殺青採用炒茶鍋或滾筒殺青機。炒茶鍋殺青:掌握“高溫悶殺,先高后低”原則,投葉量250~300克,鍋溫220~250℃。鮮葉下鍋後,雙手迅速均勻翻炒,手勢輕巧,先翻抖炒,使葉片均勻受熱。手感特別熱時,即轉入悶炒,時間短,集中大量熱氣,達到悶透後立即抖散,拋高,用蒲扇扇去水蒸氣,隨後逐漸降低鍋溫,文火慢殺。殺青時間6~10分鐘。滾筒殺青機殺青:宜選用80型滾筒殺青機。當滾筒壁溫達到220~250℃,出口處溫度100~120℃時勻速投葉。直徑80厘米滾筒殺青機每小時投攤青葉70~80千克,從鮮葉入筒到出筒時間掌握在100~120秒。滾筒殺青機出葉口應配備排氣扇輔助排濕③攤涼。殺青葉及時攤涼。攤涼時間40~60分鐘。攤涼應使用竹匾、篾簟或攤涼平台專用工具。攤涼程度:茶梗與葉片中的水分重新分布,手捏茶葉柔軟。④理條。理條可採用炒茶鍋或理條機。炒茶鍋鍋溫達到150-180℃,下殺青葉,用手在鍋中做抓條動作,動作輕而快,又時而抖動散熱,時間6-8分鐘;理條機理條:理條機槽壁溫120~130℃時投葉,每槽放100~110克殺青葉,時間8~10分鐘。⑤揉捻。手工揉捻:根據葉質老嫩和個人情況,每次2千克-5千克理條葉,挑選鳩坑特有的竹床或竹墊,用雙手做順時針悠悠揉動,力度由輕到重又到輕,時間25-35分鐘。揉捻機揉捻:投葉量根據機型大小、葉質老嫩情況而定,以揉桶九成滿為適度。揉捻加壓以輕壓為原則,揉捻時間20~30分鐘。揉捻結束後,揉捻葉及時解塊。⑥烘乾。工序分初烘和復烘兩道,採用烘焙機或烘乾機。烘焙機初烘:溫控儀設定110~120℃(烘箱內風溫70~80℃),攤葉厚度1厘米以內,時間15~20分鐘。烘乾機初烘:烘乾機進風口溫度100~120℃上葉,均勻薄攤,攤葉厚度1~2厘米,時間5~8分鐘,減重率25%-35%。初烘葉篩去碎末、黃片和輕飄物後攤涼,攤涼厚度3-5厘米,時間1-2小時,使葉溫降低,葉內水份重新分布。烘焙機復烘:烘箱內風溫50~60℃,先低後高,攤葉厚度5~6厘米,時間約40~60分鐘。以文火慢烘,發展香氣為目的。下烘前2~3分鐘升溫至100℃提香。烘乾機復烘:烘乾機進風口溫度80~90℃,均勻薄攤,攤葉厚度3~4厘米,時間8~10分鐘。烘乾至用手指碾茶成粉,茶香撲鼻,含水量6%以下為宜。
扁形工藝流程
鮮葉攤放→青鍋→攤涼回潮→二青(固形)→煇鍋→乾茶分篩。①鮮葉攤放。鮮葉進廠應根據質量進行分級驗收、分別攤放。攤放應在專門的攤放器具上進行,以室內自然攤放為主。有條件的可在空調攤青室或攤青機等專用設備進行攤放。攤放厚度一般攤放1千克/平方米左右,攤放時間6小時~12小時,攤放程度以葉質由硬變軟,葉色由鮮綠轉暗綠,清香顯露為適度,減重率為10%~18%。②青鍋(以“長板式單鍋龍井茶炒制機”為例)。當殺青機溫度達到220℃~190℃時投葉,鍋溫應從高到低。每鍋50克~150克。當芽葉初具扁平、挺直、軟潤、色綠一致,茶葉含水率降至32-38%左右,即可出葉下鍋。③攤涼回潮。青鍋葉出鍋後應及時攤涼,儘快降溫和散發水汽。攤涼回潮時間以30分~60分為宜。④二青(以“長板式單鍋龍井茶炒制機”為例)。青鍋葉下鍋溫度在180℃~150℃為宜,鍋溫應從高到低。每鍋50克~150克。芽葉呈扁平、挺直、堅硬、色綠一致,茶葉含水率降至15%~20%,即可出葉。⑤煇鍋(以“60型滾筒型名優茶煇乾機”為例)。當溫度達到100℃~80℃時投葉。每鍋青鍋回潮葉一般在3千克~5千克(高檔茶掌握在3千克~4千克,中低檔茶掌握在4千克~5千克)。茶葉受熱回軟,打開熱風開關排除熱氣。達到茶葉含水率達到7-8%時,將溫度調至120℃-130℃,以提高茶葉香氣,約2-3分鐘後感覺茶葉燙手即可出茶停機。煇鍋全程時間為1小時左右。⑥乾茶分篩。炒制好的乾茶經攤涼,選用不同孔徑的龍井茶篩,分出2檔~3檔;將經過篩分後的各級篩號茶,按同級篩號歸堆,並分別標上日期、等級、數量。
  • 包裝標識相關規定
鳩坑茶地理標誌保護地域範圍內的鳩坑茶生產、經營者,在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鳩坑茶地理標誌時,須向淳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提出申請,符合下列條件的鳩坑茶生產、經營者方可使用:(1)生產、經營的鳩坑茶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2)已取得鳩坑茶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3)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4)具有鳩坑茶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經淳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審核後,按照地理標誌使用規定,與申請使用者簽訂鳩坑茶地理標誌使用協定,統一採用鳩坑茶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免費使用鳩坑茶地理標誌。
鳩坑茶地理標誌使用者享有以下權利:(1)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使用鳩坑茶地理標誌;(2)可以使用鳩坑茶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鳩坑茶地理標誌使用者應當履行以下義務:(1)自覺接受淳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監督檢查;(2)保證、維護鳩坑茶的品質和信譽;(3)正確規範地使用鳩坑茶地理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