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于樞行書杜工部行次昭陵詩卷

《鮮于樞行書杜工部行次昭陵詩卷》是元代鮮于樞創作的一幅書法作品。

基本介紹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者:鮮于樞
  • 書法類型:行書
  • 規格:縱32cm,橫342cm
  •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資料,作品釋文,作品鑑賞,後世影響,著錄信息,作者簡介,

基本資料

鮮于樞行書杜工部行次昭陵詩捲圖鮮于樞行書杜工部行次昭陵詩捲圖
杜工部行次昭陵詩卷,是鮮于樞以行書大字錄寫的杜甫五言《行次昭陵詩》,是鮮于樞得心應手之作,也是最能代表鮮于樞筆勢特點的作品之一。此詩卷氣勢雄渾健拔,筆墨酣暢淋漓,豪放縱逸,多以楷法注入行書,行中偶亦間草,筆法圓勁蒼潤,大氣磅礴,矩度嚴謹,自然天成,無一筆懈怠和板滯,尤具旭、素之風韻。試觀其撇捺之勁利爽捷,豎筆之一拓直下,露鋒出筆,都增加了字型的雄強偉岸之勢。特別是在用墨上,本卷極重視墨色的濃淡潤燥,間以飛白筆法,豐富了書法藝術的視覺形象,調動了人們多層次、多角度的審美情趣。

作品釋文

釋文: 舊俗疲庸主,群雄問獨夫。譏歸龍鳳質,威定虎狼都。無屬尊堯典,神功協禹謨。風雲隨絕足,日月繼高衢。文物多師古,朝廷半老儒。直詞寧戮辱,賢路不崎嶇。往者災猶降,蒼生喘未蘇。指揮安率土,湯滌撫洪爐。壯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玉衣晨自舉,鐵馬汗長趨。松柏瞻虛殿,塵沙立冥途。寂寞開國日,流恨滿山隅。右工部行次昭陵詩,困學民書。

作品鑑賞

末識:“右工部行次昭陵詩,困學民書。”鈐“鮮于”、“白幾印章”、“箕子之裔”、“虎林隱吏”、“中山後人”印五方。卷末有王禕、宋濂二跋。鑑藏印記有清乾隆、嘉慶、宣統諸璽及梁清標、宋濂、王禕等印多方。
這是鮮于樞以行書大字錄寫的杜甫五言《行次昭陵詩》。杜甫是唐朝著名的現實主義詩歌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內容大都與當時的朝政有關,此首詩亦充滿了對國家興衰的關注。

後世影響

此帖結體疏朗,筆勢雄渾,與鮮于樞個人性情正相吻合。如柳貫所評:“公毅然美大夫,面帶河朔偉氣,每酒酣驁放,揮毫結字,奇態橫生,勢有不可遏者。”此卷是鮮于樞大字行書的代表作品。

著錄信息

明顧復《平生壯觀》卷四,清《石渠寶笈初編》卷三一,《故宮已佚書畫目》著錄。

作者簡介

鮮于樞(1254年-1322年),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寄直老人,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先後寓居揚州、杭州,曾任浙東都省史掾。公元1302年(大德六年)任太常典薄。早歲學書,未能如古人,偶於野中見二人輓車淖泥中,頓有所悟。他與趙孟頫齊名,同被譽為元代書壇“巨擘”,並稱“二妙”,但其影響略遜於趙孟頫。鮮于樞兼長楷書、行、草書,尤以草書為最。其書多用中鋒回腕,筆墨淋淳酣暢,氣勢雄偉跌宕,酒酣作字奇態橫生。他的功力很紮實,懸腕作字,筆力遒健,同時代的袁褒說:“困學老人善回腕,故其書圓勁,或者議其多用唐法,然與伯機相識凡十五,六年間,見其書日異,勝人間俗書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