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色諾卡氏菌

桿菌和球菌伸長,培養12小時開始分枝,迅速形成菌絲體。培養22小時從菌落中央開始斷裂,邊緣菌絲繼續生長和分枝。72小時有菌絲節段、桿菌和類球菌。某些培養基上的老培養物內有微胞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鮭色諾卡氏菌
  • :細菌界
  • 分布區域:分離自英國土壤。
  • 分類:細菌--放線菌
  • 特點:對青黴素和溶菌酶敏感
特性,分類,

特性

形態Ⅱ群。部分抗酸。甘油天冬素瓊脂:菌落髮育好,紅橙色,顆粒狀、邊緣鋸齒狀。某些菌落邊緣有少量白色氣絲。營養瓊脂:菌落隆起、粗糙、褶疊、鮭粉色。葡萄糖蛋白腖瓊脂:基絲厚重,不規則,有堆疊褶皺傾向,黃色變為紅橙色。馬鈴薯塊:基絲厚重、堆疊、褶皺,深紅橙色。 明膠不液化。牛奶變鹼性,日久略腖化。水解酪氨酸、七葉樹素、吐溫20、40、60。從D—葡萄糖、D—果糖、麥芽糖、甘露糖、海藻糖、糊精、甘油、乙醇、甘露醇、山梨醇產酸。利用D—葡萄糖、D—果糖、甘露糖、糊精、醋酸鹽、丙酸鹽、琥珀酸鹽、蘋果酸鹽、丙酮酸鹽、乳酸鹽、石蠟、硝酸鹽、L—酪氨酸、正亮氨酸。生長溫度 10—40℃;適溫28℃。生長pH5—10;最適pH 7—7.5。耐 5%NaCl。對青黴素和溶菌酶敏感。分離自英國土壤。

分類

細菌--放線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