鮨

醃魚,泛指用稻米和少量食鹽醃製成的略帶酸臭味的鹽魚,後傳入日本經演化變為如今的壽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鮨
  • 部首:魚
  • 總筆畫:17
  • 倉頡:NFPA
  • GBK碼:F56C
簡介,古籍解釋,詞義,

簡介

古指鯢魚:“(北嶽之山)諸懷之水出焉……其中多鮨魚。魚身而犬首,其音如嬰兒。”
部外筆畫:6
五筆86:QOXJ
五筆98:QOXJ
筆順編號:35251214444352511
四角號碼:2236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BA8
鄭碼:RRK,U:9BA8,GBK碼:F56C
筆畫數:17,部首:魚,筆順編號:35251214444352511
“鮨”在中國古代指壽司。日本也稱壽司為“握鮨”。
《爾雅.釋器》中記載「肉謂之羹,魚謂之鮨。」意指肉醬叫羹,而攪碎的魚肉叫鮨。
這是一個非常生僻的詞語。一般很少能用的上。對於鮨的解釋也不盡相同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䱈《唐韻》旨夷切《集韻》蒸夷切,𠀤音脂。《說文》魚䏽醬也,出蜀中。一曰鮪魚名。
《集韻》市之切,音時。義同。
《廣韻》渠脂切《集韻》渠伊切,𠀤音祁。鮓也。《爾雅·釋器》魚謂之鮨。《注》鮓屬也。《類篇》或作𩷾。
《集韻》研計切,音詣。魚名。《山海經》諸懷之水西流注於囂水,其中多鮨魚而大首,其音如嬰兒,食之已狂。

詞義

1. 魚,體細長而側扁,紅色或褐色,有斑紋。口大,可以伸縮,牙細而尖。生活于海洋中,有的進入淡水。
2. 古指鯢魚:“(北嶽之山)諸懷之水出焉……其中多~魚。魚身而犬首,其音如嬰兒。”
3. 鮨魚是山海經中的一種水獸,魚身而犬首,其音如嬰兒,手如望潮(章魚的古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