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連蹈海

魯連蹈海

魯連蹈海,典故名,成語,語出《戰國策》卷二十〈趙策·秦圍趙之邯鄲〉,“魯連”,即魯仲連(約前305年~前245年) 戰國時名士。“蹈海”,蹈東海而死。表示寧死而不受強敵屈辱的氣節、情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魯連蹈海
  • 外文名:lǔ lián dǎo hǎi
  • 解釋:寧死而不受強敵屈辱的氣節、情操
  • 選自:《戰國策》卷二十
詳細釋義,典源,譯文,釋義,同源典故,用典示例,成語故事,人物簡介,

詳細釋義

典源

《戰國策》卷二十〈趙策·秦圍趙之邯鄲〉
……魯連見新垣衍而無言。新垣衍曰:「吾視居此圍城之中者,皆有求於平原君者也;今吾觀先生之玉貌,非有求於平原君者也,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魯仲連曰:「世以鮑焦為無從頌而死者,皆非也。眾人不知,則為一身。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彼即肆然而為帝,過而為政於天下,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所為見將軍者,欲以助趙也。

譯文

魯仲連見到辛垣衍後,沒有首先開口。辛垣衍說:“據我觀察,居住在這個被圍困的都城中的人,都是有求於平原君的。可現在我一見到先生的儀容相貌,不像是有求於平原君的人,為什麼久留在這個圍城之中而不離開呢?”魯仲連說:“世上那些認為鮑焦(周時隱士,嫉世憤時)是不能自我寬容而死去的人,都是錯誤的。現在一般人不了解鮑焦的死因,認為他是為了自身利益而死的。那秦國,是一個拋棄了仁義禮制而崇尚殺敵斬首之功的國家,以權術駕馭臣下,像奴隸一樣役使它的百姓。如果讓秦國肆無忌憚地稱了帝,然後再進一步以自己的政策號令天下,那么我魯仲連只有跳東海自殺了,我不能容忍做它的順民。我之所以要見將軍,只是想對趙國有所幫助。”

釋義

戰國時齊國人仲連不滿秦王稱帝的計畫,曾說,秦如稱帝,則蹈東海而死。後以之表示寧死而不受強敵屈辱的氣節、情操。

同源典故

仲連逃海 仲連逃海上 卻秦 卻賞 恥帝秦 海見魯連心 滄海難追 終撓趙帝秦 談笑卻秦軍 跳東海 蹈東海 蹈海 蹈滄州 蹈滄海 適趙解紛 魯連子 魯連歸 魯連解圍 魯連蹈海 魯連遺風

用典示例

明 許時泉《武陵春》:“棄禮義而尚有功,魯連蹈海;墮名城以殺豪傑,李耳出關。”
唐 李白《送岑徵君歸鳴皋山》:“蹈海寧受賞,還山非問津。”
陸機 《演連珠》之四八:“是以吞縱之強,不能反蹈海之志。”
王廷陳 《矯志篇》:“ 郭生 純臣, 魯連 高士,彼乃登台,此乃蹈海。”
周恩來《無題》詩:“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羣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秦昭王有稱帝的野心,派秦國軍隊攻打趙國,齊國人魯仲連以利害勸說趙魏兩國大臣,阻止秦昭王稱帝,並表示如果秦昭王稱帝,他就跳海而死。秦軍敗退後,趙國的平原君拿出千金酬謝他,他拒不接受 。

人物簡介

魯仲連(約前305年~前245年) 戰國時名士。亦稱魯連。今茌平人。善於出謀劃策,常週遊各國,為其排難解紛。趙孝王九年(前257年),秦軍圍困趙國國都邯鄲。迫於壓力,魏王派使臣勸趙 王尊秦為帝,趙王猶豫不決。魯仲連以利害說趙、魏兩國聯合抗秦。兩國接受其主張,秦軍以此撤軍。7年後(前250年),燕將攻占齊國的聊城。齊派田單收復聊城卻久攻不下,雙方損兵折將,死傷嚴重。魯仲連聞之趕來,寫了一封義正辭嚴的書信,射入城中,燕將讀後,憂慮、懼怕,遂拔劍自刎,於是齊軍輕而易舉攻下聊城。趙、齊諸國大臣皆欲奏上為其封官嘉賞。他一一推辭,退而隱居。《漢書·藝文志》載有《魯仲連子》14篇,今佚,僅有清朝馬國翰輯本。
魯仲連魯仲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