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連台

《魯連台》是明末清初詩人屈大均創作的一首詩。首聯敘述魯仲連的事跡,頷聯寫詩人也在期待著排難建功的志士,頸聯寫登魯連台所見,尾聯寫能進行大事的英雄,只能在民間中尋訪。全詩敘事寫景與抒情融會無間,語言素樸而筆帶豪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魯連台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屈大均
  • 作品出處:《屈大均全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魯連台1
一笑2無秦帝3,飄然向海東4
誰能排大難5?不屑6計奇功。
古戍7三秋8雁,高台9萬木10風。
從來11天下士12,只在布衣13中。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魯連台:後人為紀念魯仲連而建的高台,在古聊威東側,高七丈。魯連:即魯仲連,戰國時齊人。
  2. 一笑:指魯仲連一笑,使秦王不能稱帝。
  3. 無秦帝:使秦不能肆意稱帝。
  4. 海東:東海。
  5. 排大難:史載魯仲連性格豪爽俠義,常為人排難解憂。
  6. 不屑:不願意,表示輕視。
  7. 古戍(shù):古代成守之地。
  8. 三秋:深秋,晚秋。農曆九月為秋季第三個月,故名。
  9. 高台:指魯連台。
  10. 萬木:成千上萬棵樹木。
  11. 從來:自古以來。
  12. 天下士:指天下有見識有本領的人。
  13. 布衣:平民百姓,主要指沒做官的讀書人。

白話譯文

在他一笑之中強秦不得稱帝,他飄然而去隱居於大海之東。
誰能像他那樣排患解難,功成之後不屑於邀賞請功。
古老的邊塞飛過秋天的大雁,高高的魯連台上萬木搖風。
自古以來天下的高人奇士,只是存在於平民百姓之中。

創作背景

順治十四年(1657),屈大均離廣東北游,次年春到達北京,復轉至山東,行經在平縣,登魯連台遺址,有感於魯仲連的事跡,遂寫下此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聯從魯仲連的事跡中,選取兩件最典型的事例,讚美其奇特倜儻,好為人畫策,功成卻又高蹈不仕的奇風高節。一件事是“義不帝秦”。據《史記·魯仲連傳》,趙孝成王八年(258),秦圍趙都邯鄲,魏使辛垣衍勸趙帝秦,以此求秦罷兵。對此,魯仲連堅決反對,遂使秦王稱帝計畫破產。後在趙、魏軍隊的合擊下,秦軍退兵而去。秦退兵後,趙之平原君趙勝欲封授魯仲連官職,又以千金作為酬答,均遭拒絕:“遂辭平原君而去,終身不復見。”另一件事是發生在“義不帝秦”二十餘年後的“下聊城”。燕將攻下齊地聊城據以自守。齊攻之歲余不能下。這時,魯仲連遺書燕將,曉以利害,聊城乃下。齊王欲爵之,魯仲連遂“逃隱於海上”。對這兩件事,詩人取前一件事之始——“義不帝秦”,而略去其終——“辭平原君而去”;又取後一件事之終一“逃隱於海上”,而略去其始——“下聊城”。這樣,就把須在千萬個字才能敘述清楚的兩件事,濃縮到兩句詩中,可謂言簡意多,精練無比。一、二句在塑造魯仲連的形象方面也極為生動傳神。“一笑”二字,寫出了魯仲連在秦軍大兵壓境,趙、魏不少文官武將或猶豫不決,或畏縮不前之際,鎮定自若,不為淫威所屈的性格。“無秦帝”三個字,則概括了魯仲連所建立的不朽功勳。“飄然”兩字,則寫出了魯仲連功成不居,視官爵金錢如糞土的高士風度。
從結構上看,此詩題目既然題為《魯連台》,照理應從魯連台說起,但詩人卻置此於不顧,在首聯就直接敘述魯仲連的事跡,刻畫其形象,從而使起筆突兀,有先聲奪人氣勢。
頷聯承接首聯,補足首聯不盡之意,正面頌揚魯仲連立下赫赫奇功,卻有功不居的高士之舉。魯仲連在辭行平原君時曾說:“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賈之事也,而連不忍為也。”願為“天下士”,而不願為商賈,是魯仲連的心跡,也是詩人仰慕他的地方。這兩句詩既是對魯仲連的稱頌。也是對後世少有功成身退者的喟嘆。“誰能”二字,即透露了後世沒有幾個人能夠像魯仲連那樣,一旦功成便身退這樣一層意思。
頸聯由寫人轉入寫景。出句重在從縱的歷史角度,寫歲月的流失;對句則主要從橫的角度,寫眼前之荒涼。巍然獨峙的古舊的廟宇,千秋前即有的皓月,荒蕪的高台,瑟瑟勁風中搖曳的元邊蕭蕭古木,這些景物,既是為了渲染一種蕭森的氣氛,用以抒發世事滄桑,魯仲連這樣的奇士不再的感喟,也是為了抒寫內心淒涼之情,哀嘆後人對魯仲連這樣傑出的歷史人物失敬,致使其廟宇、高台變得破舊不堪,滿目荒涼。
尾聯以斬釘截鐵不可移易的口氣,肯定了能達到“天下士”這一標準者,只存在於普通的知識分子階層,具有惟一性和排他性。但這僅是詩句的表層之意,還有深一層沒有明言的話。在看似總結一個普遍真理的詩句後面,實際上,是作者在表白自己具有像魯仲連一樣的胸襟和抱負。此即所謂言在此而意在彼者。透過詩句,詩人那種超然獨行,橫絕一世的神態,似乎立即就浮現在人們面前。詩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則可供咀嚼;詩句的語氣決絕,則堅定有力。以既耐人咀嚼又堅定有力的句子作為結語,自不同於景結或情結者。
此詩結構井然:一聯寫人敘事,二聯補足一聯之不足,三聯轉入寫景,四聯抒情言志,同一聯挽合,甚符律詩起承轉合之基本章法。刻畫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寥寥數語,便使魯仲連磊磊高士之風度豁然而現。

名家點評

清·沈德潛曰:“骨力排奡,神完氣足。起語超,落語勁,中間十字成句,放開眼界,一覽眾山小矣。”(沈德潛《明詩別裁》)

作者簡介

屈大均(1629-1696),初名紹隆,字介子,廣東番禺人,明代秀才。清兵入廣州時,曾參加抗清隊伍,失敗後削髮為僧,名今種,字一靈。中年還俗,更名大均,字翁山。其詩才氣橫溢,多浪漫色彩,但也不乏慷慨之氣,常反映人民的疾苦。長於山林邊塞內容,尤擅長五言近體詩,為“嶺南三大家”之一。著有《翁山詩外》《道援堂集》。
屈大均像屈大均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