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人徒越

魯人徒越

出自戰國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韓非的《韓非子·說林上》。講述了一個善於做麻鞋的魯國人與其善於做帽子的妻子想要遷徙到越國的故事,共有兩個版本。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魯人徒越
  • 外文名稱:The more people who are
  • 創作年代:春秋戰國
  • 作品出處:《韓非子·說林上韓非子
  • 作者韓非子
原文,注釋,譯文,要點指引,道理,

原文

版本一:
文字出自《韓非子·說林上》。
魯人身善織屨,妻善織縞,而欲徙于越。或謂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曰:“屨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以子之所長,游於不用之國,欲使無窮,豈可得乎?”魯人不應,攜妻之越。居三月,悄愴而返。
版本二:
魯人身善織屨,妻善織縞,而欲徙于越。或謂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曰:“屨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以子之所長,游於不用之國,欲使無窮,豈可得乎?”魯人對曰:“夫不用之國,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廣,奈何窮也?”

注釋

版本一:
魯:春秋時魯國,在今山東南部。
徙:遷徙。
魯人身善織屨:魯國有個人自身善於織麻鞋
縞:未染色的絲。
善:善於
欲:想,要。
越:越國。
跣:赤腳。
被:同“披”。
以:用 。
子:你 。
長:擅長(製造的)東西 。
游:展售 。
無:不 。
其:代指想不受窮。
屨(ju)四聲:麻鞋,這裡指動詞,指穿鞋。
縞gǎo:白絹(一種白色絲織品),周人用縞做帽子。
徒:遷移 ,遷居,搬家。
跣:赤腳。
身:自身,本人,自己。
跣xiǎn行:光腳走路。
被發:被,同“披”,披散頭髮 。
所長:拿手的本領。
其:同“豈”,難道。
冠:帽子。
越:越國。
履:鞋,這裡用作動詞,指穿鞋。
窮:困,這裡指沒有生活出路。
文言知識:說“其”“其”作為代詞,相當於“他”、“他的”或“那”、“那個”,這裡容易理解的。
版本二:
  1. 善:善於
2.魯:春秋時魯國,在今山東南部。
3.徙:遷徙。
4.欲:想,要。
5.以:用 。
6.子:你 。
7.長:擅長(製造的)東西 。
13徒:遷移 ,遷居,搬家。
14跣:赤腳。
15身:自身,本人,自己。
16跣(xiǎn)行:光腳走路。
17被發:被,同“披”,披散頭髮 。
24履:鞋,這裡用作動詞,指穿鞋。
25窮:困,這裡指沒有生活出路。
26或:這裡指有人。

譯文

版本一:
魯國有個人自身善於織麻鞋,(他的)妻子善於織白絹(做帽子),(他們)想一起遷徙到越國。(於是就)有人對他們說:“你一定會窮的。”魯國人就問:“為什麼?”(回答)說:“草鞋是用來穿的,但越國人卻是赤腳走路的;帽子是用來戴的,但越國人卻披頭散髮(不戴帽子)。你們的手藝雖然不錯,可是去到一個用不著這種手藝的國家,想要不貧窮,難道可能嗎?”那個魯國人不理睬,帶著妻子到越國去。在那兒住了三個月,憂鬱悲傷地回來了。
版本二:
魯國有個人自己擅長編織麻鞋,妻子擅長編織帽子,於是想搬到越國去。有人對他說:“你搬到越國去必定會沒有出路。”那魯國人問:“為什麼呢?”這個人回答說:“做鞋是為了給人穿的呀,但是越國人卻習慣於光腳走路;織白綢子是做帽子用的,但是越國人喜歡披散著頭髮。憑藉你們的專長,跑到用不著你的國家裡去,要想不窮困,哪能辦得到呢?” 。魯國人就反問他說:“到了不用我們專長的地方,我們可以引導他們穿鞋戴帽,隨著用途的不斷推廣,我們怎么會受窮呢?”

要點指引

這則寓言構思巧妙,以“善織屨”與“跣行”相對,以“善織縞”與“被發”相對。這樣“欲使無窮,其可得乎”的結論便水到渠成了,使讀者在啞然失笑之餘,對其所訴之理心悅誠服。

道理

告訴我們要根據需要來確定行動,否則只能碰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