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體表潰瘍病

魚體表潰瘍病

魚體表潰瘍病危害多種養殖品種,特別是烏鱧、加州鱸、齊口裂腹魚和大口鮎等養殖品種的危害較大,水溫在15 ℃以上開始流行,發病高峰是5~8月;外傷是本病發生的重要誘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魚體表潰瘍病
  • 英文:Aeromonas hydrophila)
  • 危害範圍:多種養殖品種烏鱧、加州鱸、
  • 病害症狀:表皮及其下肌肉壞死,潰爛,
病害名稱,病害病原,病害症狀,診斷方法,防治方法,

病害名稱

魚體表潰瘍病

病害病原

嗜水氣單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溫和氣單胞菌(A.sobria)和豚鼠氣單胞菌(A.caviae)等。嗜水氣單胞菌菌體呈桿狀,兩端鈍圓,中軸端直,0.5~0.9?m×1.0~2.0?m,單個散在或兩兩相連、能運動,極端單鞭毛,無芽胞,無莢膜。革蘭氏染色陰性。溫和氣單胞菌菌體大小為0.3~0.5μm×0.8~1.3μm,兩端鈍圓,單個、成對或短鏈,有運動能力,極生單鞭毛,無芽孢、無莢膜,革蘭氏陰性短桿菌。 

病害症狀

病初,體表出現數目不等的斑塊狀出血,之後,病灶處的鱗片脫落,表皮及其下肌肉壞死,潰爛,形成大小不等,深淺不一的潰瘍,嚴重時露出骨骼和內臟,而死亡。

診斷方法

1、根據症狀和病理變化作出初步診斷。
2、進行病原的分離鑑定與螢光抗體技術、免疫對流電泳等免疫學技術等可確診。

防治方法

1、加強綜合防治措施,實施健康養殖;
2、全池潑灑二氯異氰尿酸鈉或三氯異氰尿酸0.3~0.5毫克/升,或二氧化氯、溴氯海因0.1~0.2毫克/升。
3、拌詞投餵病原敏感性藥物,如脫氧土黴素30~50毫克/公斤體重/天,或氟苯尼考10~20毫克/公斤體重/天,連用5~7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