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膽草

魚膽草

魚膽草,中藥名。為龍膽科植物川東獐牙菜Swertia davidii Franch.的全草。分布於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利濕之功效。常用於濕熱黃疸,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牙痛,痢疾,尿路感染,化膿性骨髓炎,結膜炎,附屬檔案炎,盆腔炎,帶狀皰疹,疥癬瘡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魚膽草
  • 別稱:金盆、青魚膽草、水靈芝、水黃連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捩花目
  • :龍膽科
  • :獐牙菜屬
  • :川東獐牙菜
  • 分布區域: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苦,性涼。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

主治

濕熱黃疸,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牙痛,痢疾,尿路感染,化膿性骨髓炎,結膜炎,附屬檔案炎,盆腔炎,帶狀皰疹,疥癬瘡毒。

相關配伍

1、治頭痛,胃痛:水黃連研粉。日服3次,每次0.3-1g,溫開水送服。(《湖北中草藥志》)
2、治肺炎:水黃連10g,梔子12g,黃芩9g。水煎服。(《湖北中草藥志》)
3、治帶狀皰疹:水黃連適量。搗爛,搽患處。(《湖北中草藥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研末沖服。外用: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15-58厘米。根頸粗,根黑褐色,主根明顯。莖直立,細瘦,四棱形,棱上具窄翅,常從基部起多分枝,稀僅上部分枝,枝斜升。基生葉及莖下部葉具長柄,狹橢圓形,連柄長1.3-7厘米,寬0.15-0.5厘米,先端鈍尖,全緣,基部漸狹成柄,葉脈1-3條,在下面突起;莖中上部葉具短柄,線狀橢圓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5-3厘米,寬0.1-0.3厘米。圓錐狀復聚傘花序長達36厘米,稀為聚傘花序,具少數花;花梗細瘦,直立,長0.5-3.5厘米,花後期伸長;花4數,直徑達1.5厘米;花萼綠色,長為花冠的1/2-3/4,裂片線狀披針形,長5-7毫米,先端銳尖,背面有明顯突起的1-3脈;花冠淡藍色,具藍紫色脈紋,裂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11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有兩個腺窩,腺窩溝狀,卵狀矩圓形,邊緣有長柔毛狀流蘇;花絲線形,長5-6.5毫米,花葯橢圓形,長約1毫米;子房無柄,狹橢圓形,花柱粗短,不明顯,柱頭2裂。花期9-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900-1200m的混交林下、河邊、潮濕地。分布於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雲南等地。

性狀鑑別

全草多分枝,尤以基部為多。光滑無毛。莖纖細略呈四棱形。單葉對生,近無柄;多皺縮。完整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4cm,寬1-3mm,先端尖,全緣,略反卷。有時可見殘留花序或花。氣微,味苦。

藥理作用

1、保肝作用。
2、抗菌作用。

現代套用

1、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
2、治療急性菌痢。

相關論述

1、《分類草藥性》:“治火淋,敷瘡。”
2、《四川常用中草藥》:“清肺熱,殺蟲。治黃疸,喉頭紅腫,惡瘡疥癬等症。”

附註

同屬植物貴州獐牙菜。在四川亦稱青魚膽草。全草治小兒高燒,口苦潮熱,濕熱黃疸,咽喉腫痛及蛇咬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