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皮達子

魚皮達子

赫哲等族的舊稱。舊時其民以大馬哈魚的魚皮為衣,故名魚皮韃子。一般認為赫哲族是以古老的黑水部為核心,吸收了鄂倫春族、鄂溫克族、滿族、漢族、蒙古族及其他土著等民族成分,在清初形成較穩定的族體。於清末進入階級社會。原居住在庫頁島的赫哲族人在清朝被俄國人趕到大陸。他們服魚皮,也服狍子皮,因此有時被命名為魚皮韃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魚皮達子
  • 拼音:yúpídázǐ
  • 來源:赫哲等族的舊稱
  • 核心:古老的黑水部
基本概況,民族歷史,傳統特色,穿著習慣,飲食習慣,民族語言,

基本概況

拼音:yúpídázǐ
赫哲等族的舊稱。舊時其民以大馬哈魚的魚皮為衣,故名魚皮韃子。

民族歷史

封建統治者由於對赫哲族的歧視,稱之為“韃子”、“魚皮韃子”、“狍皮韃子”、“鹿皮韃子”、 “七性野人”;一般漢人則稱其為“下江人”。沙皇時俄國人稱赫哲族為“高爾牒”、“戈爾德”、“烏爾德”、“阿槍”、“阿其泱”、“那篤奇斯”、“納特基人”;前蘇聯時則稱之為“那乃”、“那敖” ;日本人稱赫哲族為“高里特”。1949年以後,根據赫哲族人的意願,通稱之為赫哲族。
赫哲族是於清朝初期形成的多源多流、歷史悠久的民族融合體。根據古文獻記載,其先世可追溯至先 秦時的“肅慎”,在赫哲族形成過程中,吸收了通古斯滿族成分並參一這些民族的形成,同時有些氏族也 吸收了一些蒙古人、東部沿海和黑龍江流域某些土著居民及古亞洲族的庫頁族成分,與漢人也有共同的歷 史淵源。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三江流域。歷史上曾有“兀者野人”、“黑斤”、“黑真”、“赫真”(意為:“東方的人”)、“奇楞”(意為“住在江邊的人”),兀狄哈、“赫哲”、“戈爾德”等不同名稱,赫哲人自稱“用日貝”、“那尼臥”、“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明朝時為野人女真的一支。“赫哲”一詞最早見於《清實錄》。一般認為赫哲族是以古老的黑水部為核心,吸收了鄂倫春族、鄂溫克族、滿族、漢族、蒙古族及其他土著等民族成分,在清初形成較穩定的族體。於清末進入階級社會。原居住在庫頁島的赫哲族人在清朝被俄國人趕到大陸。他們服魚皮,也服狍子皮,因此有時被命名為魚皮韃子。俄國人以前叫他們高爾德人。在黑龍江下游的與烏爾奇人有關。
俄人說赫哲人分七氏族,所以叫七姓野人。其實他們分為二十二個氏族:苛楞、撒馬吉爾、塗墨拉勒、烏第堪、畢日達奇,加克素鹿、尤喀敏喀、珠格、綽格樂、阿勒楚喀、多秦、鄂寧喀、嘎即喇、阿克坦喀、畢爾緬勒、烏札拉、舒木魯、盧日勒、傅特哈、葛以克日,赫哲。其中有七個最古老氏族(特爾吉爾、貝爾特吉爾、巴亞吉爾、撒馬吉、卡爾他吉爾、巴力卡吉爾、庫奇吉爾)。
赫哲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在俄羅斯稱為那乃人(俄語:нанайцы),分布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至鄂霍次克海。赫哲族在中國境內的人數較少,現有4640人(2000年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的同江市(1060人)、饒河縣(529人)、撫遠縣(468人)和佳木斯市市轄區(936人),聚居在街津口、四排、八岔三個民族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游”的人們。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共有1489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增長到4,664人。那乃人有二種:薙髮(滿州稱為短毛子)與不薙髮(長毛子)。前者受滿人影響較大,後者受尼夫赫人影響,弄熊為樂。
因此說赫哲族是多源多流的民族,有22個氏族構成,於17世紀初在牡丹江、烏蘇里江流域至黑龍 江下游形成族體。

傳統特色

穿著習慣

魚皮韃子多指“赫哲族”,赫哲族是東北比較稀少的民族,世代以捕魚皮達子為業,綽號叫“魚皮達子皮達子”現在以打魚皮達子為主業,同時種田。 今東北有一族,俗呼之日魚皮達子皮達子,以其衣魚皮達子皮故,其人彪悍勇猛,以漁獵為生。魚皮達子皮部 ,大概指呼爾喀之赫哲而言,因其人著魚皮達子皮之衣,故又稱魚皮達子皮達子。
魚皮衣服魚皮衣服

飲食習慣

烏稽即窩集也,又名魚皮達子皮達子,近混同江海口,不產五穀,惟出紫貂、元狐、海螺、灰鼠、水獺、鷹、雕,及魚皮達子。每歲五月,此三部人則乘查哈船江行,泊寧古塔南關外進貂。將軍(指寧古塔將軍,此記清初事,故云)設宴,並出部頒袍、帽、靴、襪、挺帶、巾扇賜之。貂以黑斤部所產為最,費雅哈次之,呼爾哈又次之,黑龍江索倫所產,毛粗又次之。黑斤、費雅哈二部,皆不剃髮,梳髻,環耳,男婦皆不褲,以魚皮達子皮為衣,柔軟可染。富者以鵰翎蓋屋,貂及元狐為帳,狐鼠為被褥。呼爾哈人則服飾略同滿洲矣。三部人皆無官長約束,質直有信義,商賈賒物,約償黑貂,千里不爽期。勇敢能一人殺虎。”又云:“寧古塔極寒,三春晝夜,風霾蔽天。七月即有白鵝下池,不能飛起,數日霜降,八月大雪,九月河凍,十月地裂,暮春凍始解,草木尚未萌芽,夏則有泥湯之險,泥淖數百里,人依草墩而行,稍傾側,人馬俱陷;故商賈裹足。近始漢人日眾,氣漸和暖,草土橫鋪,樹木歲時修理,商旅畢集,百貨駢闐,迥異疇曩矣。五穀惟無稻米,升價十倍,惟燕客用之。有烏臘草近水而生,長細溫軟,薦履行冰雪中,足不知寒。與貂,參均號寧古塔三寶。冬至縱火燒荒,則春來草木更盛。”吳氏康熙時人,所言東海寧古塔一帶之狀況,當與清初無大差異。

民族語言

民族語言為赫哲語,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的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有不少的語彙與滿語相同。現在通用漢語,很少有40歲以下赫哲族人會說赫哲語。中國境內赫哲族沒有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結革記事。清朝時用滿文,現因長期與漢族交錯雜居,通用漢文。俄羅斯境內赫哲族使用基里爾字母拼寫赫哲語。至今伯力仍有13所學校教赫哲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