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皮畫

魚皮畫

魚皮畫是赫哲族特有的藝術品。赫哲族通過對魚皮的貼上和鏤刻,以獨特的形式,從不同角度表現了赫哲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審美的群體意識。經過當代藝術工作者的加工,已經具有了全新的藝術形式和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魚皮畫
  • 屬於:赫哲族
  • 做法:通過對魚皮的貼上和鏤刻
  • 文化意義:表現赫哲族人民的聰明才智
基本資料,藝術起源,藝術題材,藝術特點,工藝製作,文化價值,經濟價值,

基本資料

魚皮鏤刻剪貼畫曾被稱為“無紙剪紙”。赫哲族傳統的圖案藝術非常發達,他們常常在用魚皮、獸皮製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繡制各種雲紋、花草、蝴蝶及幾何形圖案等。在餐具、樺皮製品上雕刻各種二方連續紋樣、雲紋、山水、花朵、鳥獸等,形象生動,造型美觀別致。魚皮畫圖案在保持民族風格的基礎之上,吸收漢族圖案藝術的精華,並不斷創新,反映本民族生產、生活特點,極富民族特色,是中華民族圖案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的魚皮畫種類豐富多彩、造型各異。。

藝術起源

魚皮剪下畫的工藝源於傳統的魚皮紋飾剪貼技藝。這種剪貼技藝雖然出於裝飾,但其發達的各種紋飾蘊含著極其豐富的藝術元素和藝術靈性,為現代赫哲人的剪貼藝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魚皮裝飾的載體——服飾、器物隨之演變、轉移,而裝飾藝術的本體凸現出來。它不再需要一個載體作媒介,而直接作為藝術品走入赫哲人的生活。可見,古老的魚皮剪貼技藝是現代魚皮鏤刻與剪貼藝術的根,如果沒有先人的魚皮紋飾剪貼技藝,就不會有現代人的魚皮鏤刻畫和剪貼畫。換言之,失去原始的魚皮紋飾剪貼技藝,現代的魚皮剪貼藝術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絕不會有如此盎然的勃勃生機。
魚皮畫魚皮畫
魚皮鏤刻和魚皮剪貼畫作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藝術品,從何時出現,早期形式內容如何,較早的是呂品在《赫哲美術探尋錄》中介紹:於1982年夏在撫遠的黑龍江邊蒐集到11幅古舊斑駁的赫哲人剪鏤圖畫。這些“鏤花藝術”作品後經赫哲民間文藝家韓福德命名了赫哲語題目。我們經分析研究認為,其中有3幅魚皮鏤刻:“佳木他”、“特木特肯”、“庫瑪克”。

藝術題材

薩滿舞”也堪稱魚皮剪貼畫的一個新品種,把北方少數民族薩滿舞的姿態用魚皮剪貼得酣暢淋漓,各具千秋。薩滿舞起源於薩滿跳神活動,特別是受赫哲族群體性的跳鹿神活動影響很大。薩滿及薩滿信仰已經不存在了,但作為薩滿文化的外在形式薩滿舞卻成為今天民族傳統文化的象徵被搬上舞台。成為具有濃郁傳統文化根基的現代舞。在赫哲族烏日貢大會上,鄂倫春的古倫木沓節上,滿族的莫勒真大會上,以及曾經共同信仰薩滿教的北方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裡,都有一個共同的活動——跳薩滿舞。
“送魂薩滿”。講述的是,在遠古時代,一對老夫妻精心撫育著他們唯一的愛子;然而炎熱的太把孩子曬死了,老夫妻悲痛萬分,父親要把太陽射掉;老人箭藝高超,射掉了太陽;在回家路上,削了神偶,折了柳枝,準備為兒子送魂;最後他們含著悲痛把兒子的靈魂送往陰間,從此他是第一個送魂薩滿。畫中把老人的愛子之情、失子之痛和對“萬物有靈”的篤信全部刻畫了出來。人間真情掩蓋了迷信色彩,情致感人。
“過陰追魂與死而復生”。講的是赫哲族人們對堅貞不渝的愛情的讚美和追求。故事是這樣的。赫哲族的青年阿格弟莫日根愛戀美貌聰慧、神術高強的女薩滿黑斤;前往黑巾家中求婚,但求婚遭黑巾父母的拒絕,從此便相思而死。阿格弟的姐姐阿蘭將他的屍體埋葬,善良的黑斤薩滿聞訊後趕來救援,情急之下現出了原形。她劈開墳瑩棺木,以法氣和仙丹護住阿格弟的屍體,又命薩日卡神在周邊日夜守護,自己則飛往陰間去為阿格弟追魂。但是她在陰世之主波扭額真處尋覓不得,萬分悲痛之下遍搜陰世,最後她終於在一簇草上發現阿格弟的魂魄隨風飄搖,於是她抱住靈魂,飛往陽世。送阿格弟的靈魂歸殼。黑斤送給阿格弟三粒金丹,服後他健壯如初,自此他們開始共同營造美好的人生。此作品刀法嫻熟細膩,形象流暢生動,堅貞不渝的愛情躍然於魚皮之上。
“神鷹闊里”,“闊里”是赫哲語鷹的稱謂。鷹神或鳩神是赫哲人崇拜的重要圖騰之一。她是能變換成少女、少婦,常給莫日根做妻子,幫助莫日根戰勝惡魔的女性,是人們崇拜的偶像和追求的目標。
魚皮鏤刻——魚神魚皮鏤刻——魚神
魚神”,魚是赫哲(那乃)人的衣食之源,甚至傳說他們就是魚的後代,因此魚神是他們普遍信奉的神祇。每當漁民出江捕魚前都要祭祀魚神,祈求保佑平安、豐收。

藝術特點

工藝製作

使用魚皮畫,首先必須對魚皮進行加工處理。手工費時大約3天,要經過剝製,晾乾去鱗、晾曬魚皮、捶熟、漂色等許多細緻環節。
魚皮畫分為貼上和鏤刻二種。貼上畫製作相對來說較為容易,先勾勒出初稿,然後選好底襯,再選適當的魚皮進行剪制。這一步驟特別重要,首先要確定要貼上的部位,來選則魚皮的顏色,剪完之後,就可往底紙進行貼上了,一幅魚皮畫也就完成了。一般說來適於粘生活方面的事物,還有動物、人物等等。
魚皮鏤刻是先選好魚皮,一般都是選擇比較大的魚皮,有陰刻和陽刻兩種,在魚皮的反面進行勾畫(也可直接剪制 ) 經過剪刻完成。此種方法不適於剪刻過於複雜的圖形,因魚皮質地較硬,厚所以每次也只能出一、二張畫而已。

文化價值

在經濟飛速發展、社會急劇變化的今天,人們越來越重視發掘和保護民族文化遺產。魚皮畫是赫哲人寶貴的遺存文化,有著重要的藝術和研究價值。魚皮畫材料獨特,反映了濃郁的地域特色,令人一望而知源於北方、來自水濱,是捕魚民族的創造。魚皮有一種自然的美,具有天然的魚鱗花紋,多種多樣,凹凸不平,又渾然天成。構成的畫面色彩斑斕,意境深沉幽遠,富有詩意和哲理,其風格古樸,粗獷,而且有立體感和動感,是任何其它美術材料不可取代的,也非是人工模擬能夠完成獲得。自然收藏幾十年不會變質,是藝術收藏的珍品。魚皮畫的內容展示了赫哲人的審美追求與信仰崇尚,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赫哲族有豐富的神話傳說,很多情節和人物在魚皮畫中有所在描述。透過這些神話故事,可以理解赫哲族人對於世界的看法。分析魚皮畫的圖案,我們可以了解赫哲族其他北方民族的審美觀。研究魚皮畫的加工製作過程,則有助於我們認識赫哲族的生存環境、生活狀態和生產技術。

經濟價值

魚皮畫具有鮮明的黑龍江地方特色,工藝獨特精美,是紀念和收藏、饋贈佳品。經過藝術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藝術和文化含量不斷得到加強,並且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文化展會,廣受好評,已經初步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如果文化和旅遊主管部門、商家企業能夠重視扶植,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有望和樺皮製品等民族工藝品一道成為黑龍江的標誌性旅遊紀念品,並打入國際市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