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經

魏明經(1912-?),男,漢族,一九一二年正月初四生,河南鄧縣(現為鄧州市)人。第二次北伐時期擔任馮玉祥第二集團軍文職人員,1941年(西南聯合大學時期)北京大學歷史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導師湯用彤教授),曾任山東師範大學教授期間參與馬克思主義哲學討論。在歷史、思想哲學、民族學等學有所長,尤其是對莊子有獨到研究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明經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鄧縣(現鄧州)
  • 出生日期:1912年正月初四
  • 性別:男
人生簡介,歷史事跡,革命歷程,人道關懷,個人論著,

人生簡介

1926-1928年,北伐戰爭時期,他在馮玉祥所部接受文化教育並在1928年擔任馮玉祥所部第二集團軍文書,獲少校軍銜,主持第二集團軍文告撰寫等工作,撰寫了該部大多數文書。
1933年至1937年6月在濟南齊魯大學學習。
1937年7月至1944年6月先後在長沙臨時大學南嶽文學院、成都齊魯大學研究所、昆明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等高校做研究工作。
其中1941年,獲得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分部)歷史學研究生學位。
1944年7月至1956年6月在武昌華中大學、濟南齊魯大學、山東師範學院等高校任講師、副教授、教授。
1956年7月調入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二所(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從事中國哲學史、思想史研究工作。

歷史事跡

革命歷程

魏明經籍貫河南,出身北大,曾與任繼愈一起在湯用彤名下做研究生。解放前夕在齊魯大學教書。20世紀50年代院系調整時,齊魯大學因為是教會學校而被取消,魏轉到山東師範學院教書,不久調到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中國歷史所思想政治史工作。
室內有的同事說他神經有毛病,背後叫他“魏神經”。實際上他沒有什麼毛病,只是有些內向,不合群,很少與人交流思想感情。但他對自己和身外的事物,大到國計民生、世界形勢,小到人情瑣事,都有自己的看法,絕不人云亦云。他默默地研究莊子,“文革”中曾拿出抄寫工整的三大本文稿給一些同事看。其中對莊子的看法就不同流俗,——他認為莊子是戰國時期農民利益的代表,而且很可能就是農民革命軍的“地下工作者”。同事當時被他奇妙的論點驚得目瞪口呆,同時坦率地對他說這樣觀點的文章和著作是不可能發表的。以後有人批判他的這一觀點,他理直氣壯地堅持,絲毫也不讓步。
由於他獨來獨往,又與世無爭,“文革”中基本上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只是在清理階級隊伍時,有知情人提出他當過國民黨軍隊的少校,讓他講清楚,這才引起人們的興趣。在一次全排人參加的會議上,有人根據《公安六條》認定他是“歷史反革命”,不少人跟著起鬨,引起了他的憤怒。他毫不示弱地為自己辯白說:“我1926年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中進了馮玉祥辦的軍事學校讀書,很快就分到馮的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司令部任文書,獲少校軍銜,在二集團軍參謀長李樹春直接領導下工作,直到1928年隨軍進入北京。這一段時間二集團軍司令部發布的大多數文告都是我寫的。再後來我就去北大讀書了。所以,我不僅不是‘歷史反革命’,而且還是革命的。”查這一段歷史,他所說的“幹革命”其實就是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蔣、桂、馮、閻四大軍閥聯合發動的對北洋軍閥的第二次北伐。按照當國中國史學界的傳統觀點,參加這一次北伐是不能算“革命”的。不少人起來駁斥他的“革命”論,但他一口咬定自己就是幹革命。現在看來,他的觀點至少是有道理的。二次北伐最後結束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完成了在國民黨旗幟下的“統一”,仍然有進步意義。

人道關懷

文革中,魏明經也是屬於靠邊站的人物,不被打擊已屬於幸運,然而他在困難中仍不忘關愛生病的同事。
1970年7月,孟祥才因為被誣陷為“五一六”分子在關了九個月後放出來,在經過全所的一次批判大會後讓他回到民眾中。那天上午11時,孟祥才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他所在的一排的大辦公室,由於孟祥才當時的身份是“五一六”重要骨幹分子,猶如印度種姓制度中最下層的“不可接觸者”一樣,誰也不敢理,都和他“劃清了界線”。一次會議期間,他找了個椅子坐下,一陣頭暈噁心,大汗淋漓,渾身發抖。他的情況同排的三十多個人都看在眼裡,但誰也不敢施一援手。這時,魏明經走過來,端著一杯水,小聲說:“我看你很不舒服,喝點水,躺下休息一下。”說著又拉來兩把椅子,與孟祥才坐的一把並起來。孟祥才喝了他送來的水,就勢躺下。孟祥才當時感動的流下了淚水。

個人論著

他的主要著作一方面是關於中國古典哲學的研究,如莊子、傳統道教等,另一個則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方法和中國歷史結合起來的學術成果,也曾參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構建工作,如《論否定之否定》(上、下)就發表在《文史哲》1957年第10-11期。總的來說,研究面比較寬泛,較難一言一概之。如他發表的《論民族定義及民族的實質》對於中華民族構建有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