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公園

魏徵公園

魏徵公園位於晉州市市區西南部,是晉州人民為紀念祖籍晉州龐表村的大唐貞觀名相,被後人譽為“千秋金鑒”的魏徵興建的。始建於1994年10月,1996年月10月一期工程完工並正式對外開放。公園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是一座集紀念、觀賞、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魏徵公園
  • 地理位置:晉州市市區西南部
  • 氣候類型: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
  • 始建於:1994年10月
主要景點,故里之爭,

主要景點

整個公園以魏氏宗祠為主體,主要景點有:魏徵像、千秋金鑒大殿、兼聽閣、載舟湖、金鏡山、“民本、國寧”雙橋、“思危”雙亭、魏徵返里垂鈞處、重陽登高處、相苑牌坊等。園內建築全部為仿唐古式建築、飛檐斗拱、氣勢莊嚴。魏徵祠陳列有魏徵身為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事跡的彩色壁畫、雕刻及名家書寫的牌匾、楹聯。
魏徵公園魏徵公園
公園以獨特的斜線多軸設計手段,配以湖光山色、小橋流水、亭台樓榭。花木掩翠中,給人以南北融合、古今一體、小中見大的感受。第二期工程聚義瓦崗寨、步行橋、魏祠正門、世界魏氏懇親影壁、魏徵故里牌坊、魏徵諫言和歷代名人頌魏徵的墨寶、碑、廊等景點正在籌建。其中晉網365中有詳細介紹。

故里之爭

名人故里之爭由來已久。炎帝之爭、舜帝之爭、老子之爭、諸葛亮之爭、曹雪芹之爭,都曾鬧得沸沸揚揚。乃至一些神話或民間傳說中的人物如女媧、祝英台等也難以倖免,非要被人為地確定一個“戶籍”不可。一些地方為了爭奪一個文化和歷史的“源頭”,不惜重金邀請專家學者研討論證、發表文章,還成立專門的研究會,大興人造景點,聲勢轟轟烈烈。
二00四年五月十八日至六月六日,我們在拜讀了河北館陶魏徵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清月先生所編著、於一九九八年十月,由香港黃河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千秋金鑒魏徵》一書,重閱中國魏徵學會籌委會河北省晉州市魏徵研究會在一九九四年三月,由申建國主編、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
地圖位置
、發行的魏徵研究會成立十周年紀念文集《論魏徵》中《魏徵的籍貫是河北省晉州市》一文和現有的大量文獻資料及實物證據的基礎上,進行兩相對照,感觸頗多。於是,就在處理其它多種業務和事務性工作的同時,用了十八天的時間,寫出了十二萬餘字的《再證魏徵籍貫(故里)是河北晉州》的新作,現將簡要結論,概述如下:
一、古之巨鹿郡下曲陽,即原本的晉縣,現今的河北省晉州市。對此,古今中外,包括館陶的同志在內,均皆認同,沒有一人表示質疑。魏徵的先祖是戰國時“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之孫西漢高梁侯魏無知之五世裔孫魏歆,在西漢成帝劉驁(公元前32至7年在位)時,任巨鹿太守,初居下曲陽,此乃巨鹿魏氏之始。從漢至唐(隋、唐時下曲陽改稱定州鼓城),皆為大姓、名門、望族。魏徵系巨鹿魏氏的後裔,巨鹿堂及其衍派而出的光裕堂為該支的堂號,現在遷徙移居海內外的魏徵後裔(包括港、澳、台,新、馬、泰及其它國家)的魏氏家族宗親均予認可。
二、河北省館陶縣(原屬山東省,一九六四年劃歸河北省)之現域,雖確屬過秦始皇所置的三十六郡之一的巨鹿郡,但西漢以後隨著歷史沿革,已發生變化。尤其在魏徵之父魏長賢和他所出生的時代北齊之時,唯獨在下曲陽置巨鹿郡,轄藁城、毋極(今無極縣)兩縣,而當時的館陶縣已屬平陽郡,其後又屬武陽郡、魏州
這是歷史事實,館陶人也已證明,但它確與秦置的巨鹿郡無關。所以,巨鹿魏州在地域上,已不是一郡,更不相接,而且非此二地之外的曲城、曲成,一在江蘇,一為掖縣,兩說者均認為非指,無可爭議。晉州人認為魏州轄域內決無“曲城”之地,而館陶今人所指的“曲城”,乃現在館陶縣與邱縣交界處的平堡村,春秋時稱“曲梁”,漢時改稱“平台”,而今人卻非要稱“曲(梁)城”,缺乏文獻史料、實跡可查考,立論不足,難以置信。所以,今人考察,巨鹿下曲陽在今藁城市東、晉州市西的方位,即春秋時的鼓國都城,現晉州市晉州鎮古城村一帶,也就是許多文獻、辭書上所註明的今河北晉縣(晉州)西,是正確的,而且作為權威性的《畿輔通志》,早就明確指出魏州所屬無“曲城”,曲城就是“巨鹿郡下曲陽”的簡稱,在正定府所轄的晉縣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