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廷槐

魏廷槐(1909.6~1981.1)男,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江背鎮來源村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廷槐
  • 性別:男
  • 出生日期:1909.6
  • 籍貫: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江背鎮來源村
人物簡介,土地革命時期及長征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新中國建立後,歷任職務,市政建設,東西湖開發,武漢長江大橋建設期間,離世前仍惦著朱老總,評價,

人物簡介

魏廷槐(1909.6~1981.1)男,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江背鎮來源村人。1929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隨後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軍文書、代理連長、科員、科長、供給主任、部長、書記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太原、西安辦事處科長、秘書,軍委總後勤部秘書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東北聯軍供給部政治委員,東北軍區後勤辦事處主任、軍需部部長,中南軍區軍需部副部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南工業部副部長,中南財委副主任兼紡織管理局局長,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政協武漢市委員會副主席。1981年1月在武漢病逝,享年72歲。

土地革命時期及長征時期

1909年,魏廷槐出生於江西興國縣江背鎮一個貧苦家庭。他自幼聰穎,學習刻苦,成績出眾,深得老師及鄉親們的賞識。由於家境貧困,剛讀完國小,他便輟學回家,幫父母務農。鄉親們為他輟學而惋惜,族長魏老太公決定,用公堂田供魏廷槐讀書。不久,魏廷槐以優異成績考入贛州師範,畢業後,又留校任教。
1929年,毛澤東率紅四軍第三縱隊來到興國縣,在一次民眾集會上,魏廷槐聽了毛澤東的演講,毛的演講極富感召力,不僅使他明白了許多革命的道理,更使他萌生了投身革命的念頭。經過一番抉擇,他毅然決定投筆從戎,參加紅軍。從此,他追隨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南征北戰,屢建功勳。
1929年10月任村農協委員兼暴動隊宣傳員。次年初任游擊二十五縱隊宣傳隊長,同年6月,縱隊改編為紅二十二軍第四團,擔任團部文書、書記官。9月調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任會計科員、科長等職。193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9月調中央教導團任供給主任。
後參加長征,在總供給部、先遣司令部工作。
紅軍財務的一把鎖
1930年底,魏廷槐調任朱德總司令副官,主要負責紅軍總司令部的後勤工作。魏老的工作作風十分嚴謹,收有憑、付有據,每筆帳薄均做得一絲不苟。當時,曾有一名紅軍師長攜數萬銀元潛逃,但是朱總司令對魏廷槐卻十分放心,他說:“有魏廷槐在,我們就不會有半點損失,他是紅軍財務的一把鎖”。
當年魏廷槐用過的一本帳簿,現在保存在北京軍事博物館,成為十分珍貴的紅軍財務史料。
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魏廷槐先後擔任紅軍總部供給部長、駐瓦窯堡辦事處主任等職。時任軍委副主席的周恩來兼管後勤工作,是魏廷槐的直接上級,周恩來辦事認真,十分注重細節,每當問及具體數字時,魏廷槐總能做出準確答覆。周恩來誇他是“對紅軍後勤數字記得最清楚的人”。
1935年11月,到達陝北,先後擔任西北供給部駐瓦窯堡辦事處主任、第二十五軍團七十八師供給部長,為紅軍籌集糧款卓有成效地工作。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初期,歷任太原和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科長等職;
1938年9月調任中央教導團任供給主任,後參加長征,在總供給部、先遣司令部工作。
1939年1月奉調延安任軍委後勤部秘書長。
1942年10月至1945年9月在延安中央黨校學習。

解放戰爭時期

先後擔任東北民主聯軍供給部政治委員兼東北人民解放軍後勤辦事處主任、東北人民解放軍軍需部副部長等職。
“毛澤東的編外秘書”
魏廷槐是學歷較高的紅軍幹部,而且還寫得一手好字。由於他在中央機關工作,平時和毛澤東等領導接觸較多,毛澤東的手稿塗改較多,加上常寫草書,一般人不易看懂,毛澤東經常讓魏廷槐幫他抄寫手稿。毛澤東在延安寫的《沁園春·雪》,最初就是由魏廷槐負責抄寫的。當時,很多戰友送給魏廷槐一個雅號:“毛澤東的編外秘書”。

新中國建立後

歷任職務

先後任中南軍區軍需部副部長、中南軍政委員會輕工業部副部長兼中南紡織工業管理局局長。
1955年1月17日至20日,武漢市首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召開,魏廷槐當選武漢市副市長,分管市郊農業生產和城市建設工作。
1960年2月l9日至24日,政協武漢市第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魏廷槐當選為武漢市政協副主席。
享受副省級待遇。

市政建設

上世紀50年代末,魏廷槐提出在市內試驗人工養魚,他的建議被市政府採納,並在市內北湖一帶成功放殖養魚,摸索了一條捕撈養殖並重的新路子。此後,魏廷槐又在青山創建了武漢第一座苗圃。
上世紀50年代,武漢三鎮中的漢口,僅有一條貫穿全程大道——中山大道,為改變這種狀況,在財政比較困難的條件下,魏廷槐頂住壓力,修建了當時除北京以外全國城市中車道最多的馬路——漢口解放大道。迄今,這條大道仍是武漢主要的交通要道。

東西湖開發

1957年秋,武漢市委、市政府決定圍墾東西湖,建設武漢第一個國營農場,魏廷槐時任圍墾工程副指揮長。東西湖圍墾工程巨大,先後調動了12萬軍民,圍墾總面積達451平方公里,系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郊區農場。魏廷槐帶領工程技術人員,穿湖沼,細勘察,及時發現並解決了眾多疑難問題。東西湖農場建成後,基本解決了武漢市民的蔬菜副食供應問題。50年代末期,他提倡的人工養魚在北湖一帶挖塘試養成功,走出了捕撈養殖並重的新路子。

武漢長江大橋建設期間

在興建武漢長江大橋時,主持大橋南北兩岸的綠化工作。漢陽橋頭的龜山原是一片墓地,經他倡議開山種樹,荒山變茂林,並創建了青山苗圃。他還從江西老家引進移植名貴花樹,積極支持東湖風景區、磨山植物園林場的建設。

離世前仍惦著朱老總

中央紅軍“肅AB團”時,朱總司令身邊的5名副官被殺了3名,魏廷槐是活下來的2名副官之一,他能倖免,全靠朱總司令的保護。每當想起這段往事,他總是動情地說:“是朱老總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朱德逝世時,魏廷槐一連幾天沒吃飯。彌留之際,他嘴裡仍念著朱老總的名字。

評價

魏廷槐作風嚴謹務實,1958年“大躍進”時,省委派他去孝感調查一起“畝產幾十萬斤的先進事例”,經過認真調查,他發現此事存在嚴重弄虛作假。於是,他向省委如實作了匯報,並建議立即停止相關宣傳。1960年他逐項審核郊縣上報的農業產量,發現有的單位把蔬菜產量折合糧食5億斤上報,即予批評糾正。當年豬肉供應短缺,有個幹部,用母豬應懷孕率推論存欄母豬數並匯報說:“今年沒肉吃,明年有肉吃,後年吃不完。”他聽後及時對這個幹部提出批評。
在市政建設上,魏注重居民住宅、學校校舍的修建。
建國之後,魏廷槐一直擔任武漢防汛指揮部副指揮長,親自巡視堤防,被民眾譽為“武漢防汛功臣”,青山武豐堤險段、東西湖柏泉山危堤,都是在他巡視時發現並指揮維修加固的。1968年患病住院期間,恰遇汛情緊急,他堅持出院巡堤,終因體力不支,昏厥堤上。之後,他因中風再未回到領導崗位。
1981年在武漢病逝,享年72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