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凡(音樂人)

魏凡(音樂人)

從事作曲、演奏和演唱,創作涉及絲綢之路、即興音樂、融合音樂。

出生於中國新疆,新疆音樂家協會會員。兒時開始學習音樂;主學吉他、弦樂器,也學習新疆各民族音樂和傳統樂器。後來學習爵士樂、作曲、即興音樂、音樂人類學、呼麥和梵語唱頌。多年來不間斷地在絲綢之路沿線地區和雲南、西藏等地走訪採集、田野考查和創作作品。在個人創作中,融入多種音樂元素和樂器;並長期與音樂及其他領域藝術家合作演出和創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凡
  • 職業:音樂人
  • 代表作品:《Improvisation of Orientalism》、《枯楊》、《茉莉》、《八秋》、《伎樂天》
經歷,作品,使用的樂器,音樂類型,

經歷


2009年,與木卡姆藝術團合作,參加新疆烏魯木齊地區《麥西萊普》的演出。
魏凡魏凡
2010年,北京國家大劇院同美國爵士鋼琴家Herbie Hancock交流。與國家一級歌唱家“新疆百靈”帕夏.依夏演出。
後和美國爵士鋼琴手George Mynatt ,旅美孟加拉籍薩克斯手Farhan Ahmed ,組建 “E.S.R.G.”樂隊,並參加2010第四屆雪山音樂節。之後在國內外演出。
2011年,與竇唯梁奕源、吳俊德、張智(旅行者樂團)等音樂人錄製專輯《束河樂記》,於2015年發行。
2012年,獲得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夏季獎學金。
2012年,受邀赴西藏拉薩與熱西·才讓旦參與藏傳佛教音樂創作。
2013年,與KEN(加拿大)和Slim Rothaus(丹麥),璟琨(中國)參加春秋兩季亞洲青年藝術現場(COART)。
2013年,魏凡設計和製作的曲頸塔爾琴,被民樂器博物館收藏和展出。
2014年,隨旅行者樂團全國巡演,後參與紀錄片《茶馬古道音樂之旅》的錄製,期間與張智, Hadi Eldebek(The Silk Road Ensemble),麗江納西古樂和氏兄弟等交流合作錄音。同年在四川大學TED演講,主題為絲綢之路音樂。
2014年,開始創作“一人三重奏,one man trio”。同年參加烏鎮戲劇節演出。
2015年,在新疆參加“絲路茶語· 天山天池”國際文化交流活動。
2016年,進一步學習和研究音樂人類學、美學、印度Raga、薩滿音樂和儀式音樂並學習音樂治療。
2018年,4月與印度“Ganges”樂團參加由中央音樂學院主辦的海上絲綢之路音樂節。夏季於北京龍泉寺學習梵語和古代印度佛教音樂。9月在敦煌莫高窟參加敦煌研究院、上海音樂學院、騰訊舉辦的“古樂重聲”音樂會,演奏獲獎作品《伎樂天》。
2018年,11月至12月底在北京、廣州、武漢舉辦“審美的可能~絲綢之路”個人音樂會以及音樂美學講座。

作品

創作作品《Improvisation of Oriental style》、《個人即興作品集》
、《米阿尼莎》、《和你在一起》、《茉莉》、《枯楊》、《逍遙遊》、《八秋》、《伎樂天》和梵語吟誦等。
魏凡魏凡

使用的樂器

曲頸塔爾琴(Ishtar,弦樂器,魏凡設計和參與製作),人聲,呼麥,Beat-box ,吉他,Dombura(冬不拉),Tobushuur(托布秀爾),Igil(依克勒,圖瓦弦樂器),Doshpuluur(圖瓦三弦),大提琴,洞簫 ,Loop Station,iPhone,Logic Pro等音樂製作軟體
曲頸塔爾琴(Ishtar)由魏凡設計製作曲頸塔爾琴(Ishtar)由魏凡設計製作

音樂類型

絲綢之路,聲音組合,偶然性,非常規的演奏,聯覺,意識探索,溝通的可能性,抽象的傳統,未來主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