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鋼鍛軋

高速鋼鍛軋是將高速鋼鋼錠加熱後經鍛壓開坯並軋製成材的工藝過程。高速鋼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500~600℃時仍具有高硬度(紅硬性)和足夠的韌性。由於高速鋼鑄態組織的塑性和韌性幾乎等於零,高速鋼必須經鍛壓開坯和軋製成材。

簡介,範圍,分類,加工特點,工藝,缺陷防止,鍛軋新工藝,

簡介

高速鋼鍛軋(forging and rolling of high speed steel)

範圍

高速鋼的化學成分及分類 高速鋼的化學成分的大致範圍(質量%)如下:

分類

高速鋼按化學成分可分為3大類,即系、鎢—鉬系和鉬系,其代表鋼號相應為W18Cr4V、W6Mo5Cr4V2(M2)和Mo8Cr4VW。前兩類是使用最普遍的鋼種。這3類鋼按退火狀態分類均屬於萊氏體鋼,按正火狀態分類均屬於馬氏體鋼。在這3類鋼的成分基礎上,為了提高紅硬性而加入5%~12%Co的稱含鈷高速鋼;為增加耐磨性還發展了高碳、高釩等高硬度的超硬高速鋼。
高速鋼的組織特性高速鋼從液態冷卻下來,有萊氏體共晶(其中碳化物稱一次碳化物)和二次、三次碳化物析出。鑄態組織有網狀萊氏體共晶組成的晶殼,其熔化溫度為1300℃左右。萊氏體共晶顯著降低鋼的力學性能,鑄錠的強度遠低於軋材和鍛坯的強度,塑性和韌性幾乎為零。鑄態組織中的碳化物不均勻分布影響鋼的熱處理質量和刃具壽命。因此,高速鋼鋼錠都必須通過鍛壓、軋制等方式破碎其中的共晶碳化物,使之呈均勻分布,以改善鋼的力學性能和熱處理工藝性。
高速鋼中碳化物的破碎程度和分布狀況隨變形程度(鍛造比)和加工方式不同而不同。碳化物不均勻性稱碳化物偏析,通常按規定的評級標準評定級別。碳化物的級別在最細小和鑄態組織之間的範圍內,從帶狀向網狀過渡。碳化物偏析級別越高,鋼的紅硬性、耐磨性和力學性能越低、工具壽命越短,而且刀具淬火時容易發生裂紋和變形。刀具對碳化物級別有一定技術要求。

加工特點

(1)塑性塑性指標之一試樣斷裂前的扭轉數n比優質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低很多,如在1000℃時高速鋼扭轉數比前者低80%,比後者低55%~75%。W18Cr4V鋼最好塑性溫度範圍是900~1180℃。
(2)導熱性。高速鋼導熱性只相當於低碳鋼的1/3。
(3)變形抗力。高速鋼具有很高的變形抗力,W18Cr4V鋼與T7碳素工具鋼相比,前者比後者高很多,且隨溫度降低差值增加。在1100℃時前者比後者高1倍,900℃時高3倍。
(4)加熱特點。高速鋼鑄態組織存在低熔點偏析區,當加熱溫度過高時在偏析區易產生金屬熔化,熱加工下產生裂紋缺陷。
(5)脫碳傾向。高速鋼特別是含鉬的鋼具有高的脫碳傾向。
(6)對應力敏感性。高速鋼對熱應力和其他應力都有很高的敏感性。當鋼錠快速加熱或熱加工後在空氣中冷卻時,鋼材表面易出現裂紋。
(7)寬展。高速鋼的寬展比碳鋼約大10%。
(8)變形特點。高速鋼由於塑性低,對鋼錠都採用鍛造開坯(見合金鋼鍛造開坯)和軋製成材工藝。在鍛造和軋制時應盡力避免產生大的拉應力,要採用一定形狀砧子和孔型。高速鋼鋼錠的網狀萊氏體只有在鍛造和軋制中加以破碎,加工程度越大,碳化物偏析級別越低。完全消除網狀萊氏體組織的鍛造比應不小於12。

工藝

高速鋼的鍛軋工藝高速鋼的鍛軋工藝流程是:坯料準備一加熱一鍛造一軋制一精整。
坯料準備高速鋼鋼錠和鋼坯的外表面必須經過嚴格檢查。表面缺陷用砂輪清除,但要防止由熱應力所產生新的裂紋缺陷。
加熱高速鋼錠坯的中心容易過熱和過燒,應嚴格控制加熱溫度的上限。由於導熱性低,鋼錠應低溫裝爐,冷錠裝爐溫度為600~650℃。預熱段的升溫速度為1min/mm。加熱段溫度為1130~1180℃,最高溫度不許超過1200℃。加熱時間大約為z=(0.3~0.4)B;式中z為加熱時間,h;B為鋼錠(鋼坯)的直徑或邊長,cm。
鍛造W18Cr4V鋼開鍛溫度為1180℃,終鍛溫度鋼錠為975~1000℃,鋼坯為900~920℃。W6M05Cr4V2鋼開鍛溫度為1100~1150℃,終鍛溫度鋼錠為900~950℃,鋼坯為900℃。在開鍛和終鍛時應輕擊,在950~1050℃時應予以重擊。鍛造拔長時送進量應控制為(0.6~0.8)h;式中^為沿錘擊方向坯料高度。鍛造時應勤送進、勤翻料、勤倒棱,使坯料溫度和變形分布儘可能保持均勻。在平砧上鍛造容易出現裂紋,採用上平砧、下缺口砧鍛造可以避免縱向開裂。應嚴格控制終鍛溫度,並保證有足夠的變形量。
鍛造一方面獲得所需形狀和尺寸的毛坯或鍛件,另一方面是破碎鋼中網狀碳化物,並使碳化物呈均勻分布。鍛造方法對鋼中碳化物偏析有很大影響。鍛造方法有:(1)不變向鍛造。在鍛造過程中坯料始終沿其軸線方向作伸長和縮短的變形。方法又可分為單向鐓粗、單向拔長和順纖維方向反覆鐓粗、拔長3種。第3種對改善碳化物偏析效果最好。
(2)變向鍛造。在鍛造過程中金屬變形方向有時沿著坯料軸向、有時沿著徑向反覆交替進行。方法有單十字鐓拔後順纖維方向拔長、雙十字鐓拔後順纖維方向拔長和多十字鐓拔後順纖維方向拔長。由於不斷變換鐓拔變形方向,各部分金屬都得到充分變形,整個鐓拔體積內碳化物偏析級別較一致;但操作複雜,對工人操作技術要求高,適用於中心部分性能要求高的鍛件。
軋制開軋、終軋溫度與鍛造開鍛、終鍛溫度一樣。軋制採用變形均勻、變形量不大的孔型系統,如箱形孔型系統、橢圓一圓孔型系統和菱一方孔型系統。軋制中不準澆水冷卻。
精整熱加工後可用熱鋸剪下。直徑超過80mm的鋼坯必須隨爐冷卻,也可立即進行等溫退火。小鋼坯可在熱灰箱或其他緩冷介質中冷卻,取出溫度一般不高於150℃。高速鋼以退火狀態交貨。退火目的是消除內應力,降低硬度,便於切削加工和為淬火作好組織準備。退火溫度一般為870~880℃,保溫後以≤30℃/h冷到600℃出爐空冷。退火後的硬度,W18Cr4V鋼為HB207~255。

缺陷防止

縱向十字裂紋 在鍛造拔長時容易出現。防止方法有:
(1)保證加熱質量,不讓坯料中心部分過熱或未燒透;
(2)送進量控制在0.6~0.8倍坯料斷面高度內;
(3)當對角線上有升溫發亮時,應減輕錘擊力量;
(4)嚴格檢查原材料質量,中心疏鬆和碳化物級別應符合標準規定。
內部橫向裂紋 當鍛造拔長送進量l/h<0.5時,軸向產生拉應力,會引起橫向裂紋。鍛造時一定要控制送進量。
表面裂紋或龜裂 產生原因有:高速鋼鍛軋時,鍛軋終了溫度過低,塑性降低;鍛軋後冷卻過快;加熱時局部過熱或過燒;坯料表面未清理乾淨。嚴格控制加熱溫度、鍛軋終了溫度、鍛軋後緩冷和表面清理乾淨,能防止這類缺陷。
萘狀斷口 鍛軋終了溫度過高(>1000℃)和最終變形量小引起的。在鍛軋中必須保證最終變形有足夠變形量,嚴格控制鍛軋終了溫度。

鍛軋新工藝

(1)用快鍛液壓機開坯、精鍛機和小型連軋機成材。(見連鍛連軋)此工藝生產效益高,相當於一般鍛造設備的4~8倍;成材率高,比自由鍛造提高5%~20%;可以進行半自動和全自動操作,節省勞動力。
(2)用粉末冶金工藝製取高速鋼坯(見粉末冶金鋼坯)。粉末高速鋼坯基本上消除了碳化物偏析,具有碳化物十分細小、均勻分布的細晶組織,良好的力學性能,特別是具有高的韌性、熱加工性能和切削性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