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舞蹈

高山族舞蹈

在中國的56個民族之中,分布在中國台灣省山地和東部沿海縱谷平原及蘭嶼島,屬於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的原住民和已基本漢化的“平埔人”,在1983年被國務院正式確定統稱為高山族。 高山族中包括著具有不同人種、語言和族源的阿美、泰雅、排灣、布農、魯凱、卑南、曹、賽夏、雅美九個群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山族舞蹈
  • 分布:中國台灣省山地
  • 類別:舞蹈
  • 特點:具有雅美群體濃厚的生活氣息
歷史淵源,相關條目,

歷史淵源

生活在台灣島上原住民的祖先,除本地部分土著外,很大部分是早在石器時期,生活在福建沿海“百越”族團的一支,遷到台灣島上的“閩越”人。三國時期,這些人被稱為“山夷”。
高山族舞蹈
徐松石先生將《台灣府志》里所列台灣原住民特殊風俗習慣一百條與馬來人相比較,相同的只占18%;而與大陸南方各少數民族特別是壯侗語各族相比較,相同者竟然在八成以上;史式、黃大受教授則將其歸納為16條,並作了細微的比較。從上述比較中,不難看出台灣原住民與大陸南方各族,在衣食住行、婚喪禮俗等最基本的生活習慣方面,竟然如此相同或者相似。這正是台灣原住民來源於古越人,來源於大陸南方上古的百越族群的最有說服力的根據。“百越”是台灣原住民的主要族源,這已為考古學與民族文化學所證實。
台灣語族究竟來自於南島民族還是百越民族 , 這將由以後更多的遺傳學研究數據來解答 , 但是數據更偏向於後者。從東亞一些民族群體的 Y染色體單倍型分布看來 ,H9分布於傣、壯、侗、黎等侗台民族和高山族中 ,並向東北延伸;H10和 H12幾乎只分布於侗台民族和高山族 ,可以認為是百越民族特有的. H7 分布於瑤、畲等苗瑤民族中 ,可以認為是其特有類型.國內在苗瑤民族中沒有百越的 H9 ,H10 ,H12 ,而百越民族中也沒有 H7.所以這幾種單倍型是這兩個系統民族的鑑別標準.高山族中 H9、 H10、 H12幾乎占了 75 % ,阿美人占100 %,可見其餘百越民族親緣關係之深。主成分分析表明百越系統分成兩群 ,金匯、馬橋人群和台灣原住民族聚成東越群體 ,西南地區的侗傣民族聚成西越群體。
唐代後,來自南太平洋中馬來群島、加羅林群島,印度尼西亞、馬來、菲律賓、日本等島嶼的其他人種和不同血統的土著民族也陸續移居台灣島,通過在漫長歲月與當地土著和更早到達的“百越”族團等人群的融合,已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群體。在16-17世紀以後,大量從大陸東南沿海移居台灣的漢族人,把先進的經濟、文化和傳統生活習俗帶到台灣,使生活在城市、平原及臨界平原地區的群體,受到漢文化影響而得到迅速發展。原生活在平原地區的“平埔”群體已全部漢化。而一直生活在山地的其他種群體,因受漢文化影響較少保留著馬來群島民族所共同以“奧圖夫”為神祇的祖先遺俗。此外,在偏僻地區的排灣、泰雅、賽夏群體仍盛行“文身”、“文面”;泰雅、布農、曹群體還保留“鑿齒”、“染齒”、“除毛”等與古代“百越”族團相同的古老習俗與審美觀。
台灣高山族舞蹈表演台灣高山族舞蹈表演
台灣原住民族源成分的研究
在對台灣原住民族源成分的研究中,不少人類學家認為:泰雅、布農、賽夏、排灣群體與馬來系統的印度尼西亞族相同;而雅美、阿美群體與羅林群島上的土著幾乎一樣,屬於密克羅尼西亞族。在我國的古代文獻中,對定居於台灣的外來土著也有“東鯷”或“東番”的稱謂。清代後,台灣通稱這些外來人為“土番”或“悉族”。台灣被日本侵占期間,被統稱“番”或“高砂族”,光復後稱“高山族”,後改稱“山地同胞”或“原住民”。這九個群體,被台灣民眾稱為“台灣九族”。
崇拜“百步蛇”的高山族排灣群體
高山族的排灣群體主要分布在台灣中央山脈南段,北起武洛溪上游大母母山,南至恆春半島。排灣群體中有因居住地域的不同,被俗稱“東排灣”和“西排灣”兩種人。根據人類學家對屬於印度尼西亞語族排灣祖先人種,進行測試分析和對他們歷來生活習俗、原始圖騰崇拜及遠古巨石文化遺痕等多方面的綜合考察,提出:排灣人可能是早期生活於菲律賓,屬於馬來系統的伊哥羅族人。這些人在早期渡海抵達台灣後,與當地土著和外來民族融合、發展後,成為現在的排灣群體。
台高山族的各群體,都以擁有“琉璃珠”和“古壺”為貴。而在排灣群體中,又以擁有“琉璃珠”的數量和質地優劣,作為區分貴族與貧民的標準。經化學分析:留存排灣、魯凱、卑南這三種群體手中的“琉璃珠”,最早製造於古埃及的腓尼基人,距今已有5000年歷史。由此推測:排灣人在進入台灣前,是歐洲商人以“琉璃珠”和“古壺”到南洋婆羅洲北部島嶼,與當地土著換取香料,才使“琉璃珠”流入排灣等先民的手中。然後,再由當地土著攜入台灣的。
排灣群體信仰多神,尤其崇拜“百步蛇”。他們在家中祭壇上所供奉的“老蛇”和“新蛇”,被認為是自己的民族祖先和父母祖先靈魂的原形。因此,他們的男女衣裙服飾和房屋樑柱上,都繪有以“百步蛇”紋和由過去原始“獵首”習俗遺留的“人頭”紋圖案,以此強化本群體的集團意識。但這些圖紋,具備貴族等級的人才有資格繡制在服飾上,以顯示貴族的特權。
排灣群體的重大祭祀活動有“五年祭”、“收穫祭”、“送靈祭”等。 其中,規模最為盛大的要數“五年祭”。在這個祭祀節日中,人們的舞蹈活動也較豐富和盛大。屆時,進行集體舞蹈的男女舞者,分段站立,體前交叉拉手組成圓圈形。舞蹈過程中,人們有的上身赤裸,著黑色短裙,手拿紅白相間長棍,間而進行集體技巧性舞蹈表演。同時,另有技藝高超男子,在圓圈中表演爬竿、翻圈等雜技節目。排灣人的舞蹈語彙豐富、多變,除邊歌邊舞外,還經常以“嘴琴”和“鼻笛”等樂器為舞蹈伴奏或單獨演奏。
善舞“長發”的高山族雅美人
人口約3500餘人的高山族雅美群體,集中居住在有“海上公園”之稱的台灣蘭嶼島上。據考證:雅美群體的先民,來自南太平洋馬來群島和加羅林群島土著的後裔,已有約不止三、四千年的生活史。“雅美”意為“國”,把自己稱為“雅美”,可能具有是自成一體的外來群體的含意。
雖然現在台灣島上的雅美與阿美分別屬於兩個群體,但因他們的先祖都來自加羅林群島的土著,而在一些祭祀、習俗、民歌曲調上十分相近。雅美群體每年也要舉行紀念祖先渡海來到台灣的“舟祭”活動。
雅美人以山林放牧和海洋捕魚為生活來源,民間的傳統舞蹈一般是在捕獲飛魚旺季所舉行的“豐年祭”時進行。禮儀中所跳的祭祀舞蹈,多由男人們一邊搗著小米,一邊用古拙的舞步邊走邊唱,以此表達收穫的快樂。婦女們不參加舞蹈,只在一旁觀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外來文化的影響,如今這種舞蹈在舞步和隊形上都有所改變,形成為“古老舞蹈”和“進化舞蹈”兩類。
被許多人認為台灣島上的《發舞》, 是高山族所具有的代表性舞蹈。其實,這個舞蹈在台灣高山族中只有雅美婦女們所跳。每當漁船歸來的傍晚,迎著金紅色的落日,蓄有長發的健壯雅美婦女便集合在碧波翻滾的大海邊,站成橫排挽臂歌唱。她們隨著由緩慢而逐漸加快的歌聲晃動著身軀,在身體向左右晃動的速度達到最高潮時,便開始邊用雙腳跳動,邊反覆不斷地向前彎腰將長發甩至地面,然後再挺起身來使長發甩於頭後的舞蹈。在金碧輝煌的彩霞襯托下,前後擺動不止的長髮,猶如陣陣滾動的波濤。這正是雅美婦女用自己的優美的形體和舞姿,來象徵海洋波濤的壯麗和迎接遠航捕魚歸來親人所特有的方式。
此外,在雅美群體中,還有與海南省黎族民間《打柴舞》十分相似的《竹竿舞》;有表現颱風的兇猛和人們與之抗爭的《颱風舞》和模擬取獲淡水的《飲水舞》等。這些舞蹈雖然舞步簡單,同種動作經常循環往復。但這些舞蹈,充分讓人體會到,雅美群體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他們在舞蹈時的陶醉與欣賞。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