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堰傳說

高家堰傳說,淮安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家堰傳說
  • 類別:民間文學
歷史淵源,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高家堰,古稱捍淮堰、唐堰,現通稱洪澤湖大堤,是捍衛淮揚地區數千萬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有“水上長城”之譽。
東漢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典農校尉陳登在破釜澗上築高家堰(又稱捍淮堰)成破釜塘,蓄水灌田。陳登所築的高家堰是當時著名的水利建築。唐代宗大曆年間(公元766~公元779年)在洪澤湖一帶置官屯墾,於今周橋一帶修築唐堰。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兵南侵,宋將杜充決開黃河,以水代兵,河水部分南流,由泗入淮。南宋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黃河於河南陽武(今河南省原陽縣)決口,分為南北二支,南支沖入泗水,經淮陰注入淮河入海。
明代黃河全流入淮,水量大增,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循捍淮堰、唐堰舊址,在平江伯陳瑄主持下,大修高家堰,形成今高家堰之雛形。明嘉靖後期,黃河由開封、徐州一線入泗水,在清口會淮河,致使泥沙增加,淤塞逐漸加重,清口以上淮河兩岸的淺寬地形內的自然水域便逐漸擴大,高家堰土堤成為山陽、高寶一帶的防洪屏障。明弘治七年(公元1194年),劉大夏築太行堤阻斷黃河北支,後有陸續築斷其他旁流支路,固定由泗入淮。黃河帶來的大量泥沙使清口上下黃河河底淤高,淮河失去排水之路,洪澤湖隨之擴大。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二月,潘季馴任總理河漕提督軍務,他親赴海口觀察,又沿黃、淮、運沿線調查。他認為高家堰是兩河關鍵,提出了“築堤障河,束水攻沙,築堰障淮,逼淮注黃,以清刷濁,沙隨水去”的主張,把修築高家堰作為治理黃、淮河的首要任務,築起了北起武家墩南至越城總長約34.80公里的長堰,切斷淮河汊口,抬高水位,強迫淮河專出清口,過門限沙。從此,淮河以高家堰為屏障,全力敵黃,同出清口入海,洪澤湖亦隨著高家堰的修築而成為黃淮下游的特大型水庫,為周邊地區的灌溉和屯墾提供了便利。
明末清初,高家堰石工長期失修,加上湖面擴大,波浪增強,石工險情不斷,損壞十分嚴重。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三月,靳輔任河道總督,上任後立即對高家堰殘破堤岸進行培修,堵塞石工、板工決口34處,並創築副壩,堵塞流水。雍正七年至九年(公元1729年~公元1731年),朝廷認為高家堰至關重要,連年撥巨款,大築石工牆,興修通身石工。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周橋以南,滾石壩南北及蔣壩以北,全用石基磚牆。同治年間,大堤加築子堰,堰頂高程19米。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北徙,此後大堤停止加高。其後200年間,洪澤湖大堤未發生大的損壞。
高家堰的修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與自然鬥爭的結果,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祖先留下來的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高家堰的修築與黃、淮、運的變遷,洪澤湖的形成以及淮河中下游地區乃至全國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在勞動人民與自然鬥爭的過程中,催生了眾多與之相關的民間傳說,在高家堰所在地淮陰地區廣為流傳。

傳承保護

在眾多的有關高家堰的傳說中,以下幾個傳說流傳甚廣:
其一:《侯二門傳說》
在高家堰長堤上的十堡和十一堡之間,有個婦孺皆知的“侯二門”。過去這裡經常決口,官家也將之作為“慎防”之地,嚴加防範。明時,為了進一步加強防範,官府給當地百姓劃定看管堤段,這段險地就近分給了侯二夫婦。分工後,侯二夫婦深感責任重大,日夜不停的輪流看守。這年秋汛時節,險情頻現。這天,侯二的老婆給侯二送來了飯菜。侯二正在岸邊吃飯的時候,突然發現水中有處正在翻泡打漩,知道漩渦下的堤壩肯定出現了缺口。侯二連忙撂下手裡的飯碗,讓老婆趕緊鳴鑼報警,自己則跳入水中挖泥缺口。侯二的老婆一邊鳴鑼報警,一邊挖泥餅遞給侯二。儘管他們盡了最大努力,挖下的泥餅仍然不夠堵住缺口使用。眼見缺口越來越大,侯二情急之下立即用身體堵住缺口,可是一個人的身體怎么也擋不住兇猛的洪水。侯二大急,高喊了一聲“快叫人來”,就被卷進了滾滾洪水。侯二的老婆林氏一看,也奮不顧身的跳入缺口……。當官吏和周圍的民眾聞訊趕來時,侯二夫婦已被洪水捲走。人們感激侯二夫婦的大義獻身之舉,心懷悲痛,一邊喊著“侯二,你回來吧”,一邊搶堵缺口。這喊聲震撼著天地,迴旋在滾滾的淮水浪濤中。
其二:《九牛二虎一隻雞的傳說》
傳說洪澤湖大堤周圍有九隻牛、二隻虎、一隻雞。在洪澤湖大堤沒有築成之前,這裡年年洪水泛濫,給下游的人民帶來了極大災難。明朝開國軍師劉基,為了消除水患,給人民造福,便在洪澤湖東岸,建造了一條長達四十華里的洪澤湖大堤。大堤的北頭,在現在淮安市淮陰區碼頭鎮的石工頭。大堤南頭在淮安市洪澤縣的蔣壩鎮,叫老堆頭,又叫螃蟹壩。
洪澤湖大堤工程十分浩大,全部用條石砌成,堤高兩丈多,底寬四十多丈,頂寬十丈,大堤裡面全以三合土夯建(即石灰、糯米汁與粘土混合而成)。大堤建成後,附近五個縣的百姓從此過上了安穩的生活,再也不受洪水的危害了。
九牛二虎一隻雞,是在洪澤湖大堤建成後才安置的。它的位置是在洪澤湖四周的險工地帶。第一頭牛放在淮安市區東邊的大口子附近,至今仍有人把那兒叫做鐵水牛;第二頭被安放在碼頭鎮的街口;第三頭放在淮陰區趙集鎮的大堤上;第四頭和第五頭放在洪澤縣高良澗船閘旁邊;第六頭放在洪澤縣城南邊的周橋;第七頭放在距離洪澤縣蔣壩鎮五里路的地方,叫五里碑;第八頭和第九頭牛在洪澤縣三河鎮附近。
二隻虎被安放在淮安市的西邊,向碼頭鎮去的方向,有個叫奶奶廟的地方。一進廟門,南北有兩個亭子,兩隻虎就分別被放在亭子裡。虎頭朝西,尾巴上翹,虎背上壓著高達一米多的石碑。相傳,在清代,這個碑還受過乾隆皇帝的冊封呢。
一隻雞,被安放在淮安市區東邊老洋橋口附近,有個叫山西會館的地方,這隻雞就被安放在山西會館的正中屋頂上。
這九隻牛、二隻虎和一隻雞,全用生鐵鑄造,傳說內有金心銀膽。其中尤以鐵水牛造得最好,每隻四千多斤,昂首屈膝伏臥在鐵板上,其肩部鑄有文字:“維金克木蛟龍藏,維土製水龜蛇降,鑄犀作鎮奠淮揚,永除昏墊報我皇。”
其三:《鐵水牛吃麥子傳說》
清朝康熙年間,洪澤湖老堆年久失修,經常倒口,淹了五個州縣。康熙皇帝為了保住大堤,消除水患,徵集能工巧匠在沿湖老堆鑄造了九牛二虎一隻雞來鎮水。這些牛、虎和雞全是金心銀膽鐵身子,神形逼真,同活的一樣。
話說有一年春末,麥子正抽穗的當兒,高堰六堡老堆的麥子大片被牲畜吃掉。一查看,遍地都是牛蹄印子,是誰家牛糟蹋的呢?大家你問我,我問你,問來問去,都說不知道。當地有個叫陳三的莊稼漢,見自家田裡麥子被牛吃得最多,心急火燎,當晚他就帶著鐵叉,藏在麥田邊準備捉牛。
半夜時分,只見從老堆上跑下來一頭牛,呼哧呼哧奔到麥田,就大口大口地吃起麥來。陳三立刻跳出來追了上去,快要接近牛時,這牛也發現了他,便慌忙地朝老堆上跑。陳三緊追不捨,追到鐵水牛旁,吃麥的牛忽然不見了。陳三感到非常奇怪:周圍一無樹木,二無高稈莊稼,它能躲到哪裡呢?莫非見到鬼了?他連忙點著火一照,看見鐵水牛嘴裡還有半截麥子露在外面,牛蹄上也沾滿了鮮土。陳三一下子明白了,原來是這鐵水牛幹的好事,皇帝指望你鎮水保堆,如今你不但不能好好守著大堆,反而糟蹋老百姓的莊稼。我把你的金心銀膽挖了,看你還神不神。
於是,陳三回家拿來大錘和鋼鑽,在鐵水牛的背上鑿了個洞,取出鐵水牛的金心銀膽,又砸斷了它的兩隻角。從此以後,鐵水牛再也沒有吃過莊稼。到現在高家堰六堡堆上鐵水牛的牛背上還留有一個四寸見方的洞哩。
其四:《石工頭的碣帖碑傳說》
傳說清鹹豐八年(公元1858年)秋,清河知縣吳棠要修建淮陰城,可淮陰當地無山,缺石少磚,城牆難建。有人就獻計說:附近的高家堰上有的是磚石,乾脆把它拆來建城。吳知縣一聽心中大喜,就派數萬人來大堤上拆運磚石。俗話說:拆得容易,造起來難。眼看要拆到石工頭了,引起了當地老百姓的恐慌:因為大堤的修造是為防患洪水,而石工頭這地方是通往高家堰的拐彎處,地勢險要,劉基還曾在此地揮筆寫下“慎防”二字命人懸掛示警。如果此處大堤被毀,湖水有可能從缺口漫向堤下五州縣,堤下五州縣老百姓就要遭殃。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倒了高家堰,清河山陽不見面。”高家堰的磚石不能拆,可是,拆堤是知縣旨意,哪個又敢違抗呢?老百姓暗地裡都罵吳棠是個不顧百姓生死的昏官。
正當百姓心中恐慌時,來了一位白髮蒼蒼的百歲老人,他銀須垂胸,紅光滿面,手拄一根紫金藤拐棍,肩披一床藍花被,懷抱一隻白公雞。他看到當地百姓個個愁眉苦臉,心事重重,就問道:“什麼事惹得你們如此犯愁?”一位民工就把原委說了一遍。那老漢聽後,長嘆一聲,說道:“大堤本是保民之堤,拆得嗎?大家先別急,我自有保堤的辦法。”說著,他湊近那位民工的耳朵悄悄說了幾句話就走了。那民工依了老人的話,偷偷鑿了塊石碑,當夜埋進了石工頭的大堤里。
第二天,拆堤的民工們挖到了一塊刻著“劉基造,吳棠拆,拆到此處拆不得”字樣的石碑,便立刻稟報知縣吳棠。吳棠看到石碑後驚慌失措,認為這是天意,不可違抗,於是立即傳令停止拆堤。石工頭到高家堰的大堤就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後來據那位刻碑的民工說,那位披被抱雞的老人就是劉基,因體恤百姓而特地來點化百姓保堤的。
除此以外,還有“魚王撞籪傳說”、“老黿贈黑豆傳說”等多篇與高家堰有關且情節完整的傳說,並且尚有許多相關傳說亟待挖掘整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