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村(浙江諸暨市璜山鎮高大村)

高大村(浙江諸暨市璜山鎮高大村)

高大村位於諸暨市南面,距城區22.5公里。轄高大、谷口、前山3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高大。明代,村民依山建宅,取名高埭,後改稱高大。村莊地處丘陵地區。東、西群山夾峙,萃溪自南而北縱貫全村,璜(山)寺(下)公路沿溪而過。1992年,有耕地273畝,其中水田261畝;旱地中,桑園38畝、茶園140畝;山林1740畝。全村山地占總面積的86%,主要栽培毛竹。農業種植水稻、麥類、油菜、茶葉,兼營蠶桑。1949年,糧食畝產150公斤左右。1979年,糧食畝產558公斤。自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糧食產量明顯增加。1992年,產糧食210.72噸,畝產772公斤,比1979年分別增長31.74%和47.89%;產茶葉11.6噸;產蠶繭1.87噸。全年飼養生豬822頭,戶均飼養3.63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大村
  • 政府駐地:高大
礦產資源,經濟發展,經濟狀況,福利事業,人文環境,地圖信息,

礦產資源

高大村所在的璜山鎮坐落在有色金屬主要產出地層的陳蔡群變質岩系有色金屬礦化區上,鋅金屬儲量較大。北宋《九域志》所載龍泉一銀冶即指此地。明、清兩代,均有人在此開礦,至今留有礦洞和礦渣遺蹟。1915年,上海私營人和公司在村內高塢坑開採鋅礦百餘噸,經上海運銷日本。1935年左右,德國人也曾來此開採鉛鋅礦。50年代末期,一位蘇聯專家曾專程到雲霧山實地勘探鋅礦資源。
據地質部門勘探,高大村與姚王村間的雲霧山有一條中型鋅礦床,命名為姚王~七灣鋅礦床,礦化區長2500米、寬500米,礦種以閃鋅礦為主,伴生少量方鉛礦、黃銅礦及硫鎘礦等,個別礦體含鉛、銀較高,構成銀鉛鋅礦體。1982年探明C+D級儲量鋅金屬10.22萬噸,伴生鎘儲量500餘噸,平均品位鋅5.2%、鎘0.026%。
高大村高大村

經濟發展

80年代初期,政府允許農民開採部分山區小礦。1985年,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組織30名村民,在雲霧山麓開掘450天,坑道進深120米,因未見礦體,於1986年7月停工。
1987年8月,中共璜山區委和區公所提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工作思路,村幹部再次決定開採鉛鋅礦以壯大集體經濟,採用股份制的辦法籌集開礦資金。規定每股1000元,共集20股。開礦期間如遇資金不足,則將所需數攤至各股,按股續繳。採礦獲利後,繳足國家稅收,留足集體提成,提足發展基金,餘利按股平分。還規定村黨支部、村委會幹部均須付款集股。決定公布時,村黨支部書記和村長帶頭集一股。11月,徵集到開礦資金30股共3萬元。1988年元旦,重新開始掘進。6月,鑿成長160米的平洞,見到礦體。當時最高日產鉛鋅礦石近百噸。8月,村成立礦山開採董事會和實行礦長負責制。生產收益除規定上繳國家稅收外,每年以礦產值10%的額度上繳村作為集體收入,再以礦產值4.5%的額度上繳鄉財政。企業管理費按標準金額上繳。在提足生產發展基金後,利潤餘額按股分紅。

經濟狀況

採取股份制開採礦產,統一了企業責、權、利,合理地處理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以董事會的形式管理企業,增強了管理的透明度,提高了經營者的凝聚力,推動了礦山的發展,增加了集體積累。1987年初建礦山時,廠房面積150平方米、礦洞長200米、採礦設備3台,職工20名。1992年,廠房面積600平方米,增長3倍;礦洞長3200米,增長15倍;採礦設備20台,增長5.7倍;職工110名,增長4.5倍。1987年,固定資產原值20萬元,年產礦石1000噸,年產值6萬元,創稅利3000元,上繳村集體1000元。1992年,固定資產原值60萬元,增長2倍;年產礦石3.7萬噸,增長36倍;年產值220萬元,增長35.6倍;創稅利18萬元,增長59倍;上繳村集體22萬元,增長219倍。
高大村村辦礦業的發展,改變了全村傳統的產業結構,也使高大村人擺脫了貧窮落後。建立村辦礦業前,村民人均純收入1962年為54元、1966年為61元、1978年為82元、1985年為365元,比諸暨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低13~25%。1987年村辦集體礦業後,村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1991年達1300元,比諸暨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高20%。1992年,村民人均純收入為1145元。
天然彩色蠶繭試養成功天然彩色蠶繭試養成功

福利事業

高大村村幹部把集體收入主要用於新農村的建設上:1985年,整修了電力線路,實現了電力線路標準化。1990年起,村里每年撥出2萬元補貼農業生產,架設電線,整修機埠等,以確保農田旱澇不歉收。1987年後,全村的主要道路均改建為水泥路,並建成燈光球場、自來水塔、輸水管道和老年之家等。村里為全體村民辦人身意外事故保險,還為每戶村民安裝有線廣播和訂閱《諸暨報》1份。孤寡老人口糧柴草全部由村供給,醫藥費全部由村負擔,每月還可領取生活補助費30元。
1989年,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生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為100%,升國中率為99%。國中學生鞏固率99%。7~15周歲兒童入學率97%,16~18周歲青少年國中普及率89%。

人文環境

天然彩色蠶繭試養成功
高大村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其中優秀的歷史傳統文化,不僅發揮了文化力的作用,更是與當代文化交融後有力地推進了高大村地域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因而高大村人文來源於歷史傳統文化,在濃厚歷史文化積澱中形成具有高大村區域特色的人文環境。
1、自然和諧。高大村,原名橫山,相傳曾有趙、孫、楊、石、潘、周、童、黃、徐諸姓雜居於此。“(南宋)嘉定丁丑(1217年),金人慶壽圍棗陽,光化軍溫叔公殉難。公(重一公黃杞)單騎潰圍,。。。事定扶柩歸葬開化江畔獅子山,築庵廬墓,額以時思,志思也。”“廬墓畢,不忍去,因於隔山之下,築山如璜,遂家也。是為我高大村先祖”。
2、耕讀傳家。歷史上,高大村的有識志士獨資或合資興辦學塾,培養科舉人才,各房公堂庠產,獎勵子孫科舉成名,好學上進之風長盛不衰。如:正誼書院、斯秀閣、江村別墅、靜遠樓、望煙義學、屏山草堂等,其中“正誼書院”影響猶為廣大,此院位於上新冷灣,已廢,為南宋顯謨閣學士王厚之所建,為浙東考亭派理學最高學府,朱熹曾來此講學。高大村“耕讀傳家”的傳統,培育了一大批拓疆御邊、治學興邦、激揚文學、名垂青史的名人,如宋朝黃開兄弟五進士、南宋金石學家王厚之、明代為政清廉的黃滸黃璧、近代文字學專家徐病無、愛國人士徐逸樵、恢復高考首屆省文科狀元後成知名學者的徐啟華等。
3、開拓敢創。高大村人的開拓與敢創精神是高大村歷史文化傳統的發揚,也是高大村歷史文化的開拓性、敢闖敢創特徵的時代體現。如大成廡徐氏過年“吃纏刀塊蘿蔔”,艱苦奮鬥,窮則思變,富時不忘窮時苦;延慶寺的諸暨縣立簡易師範學校師生“今天青菜蘿蔔,明日蘿蔔青菜,調換次序來補色味單調”的艱苦生活;大東南、太子龍等一批現代大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煉就了敢闖敢冒、堅忍不拔、勇於爭先的進取精神等。

地圖信息

地址:紹興市諸暨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