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瑞(土質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國瑞教授,男,1927年8月生,江蘇崑山人,1946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學化學系,1948年轉入土木系,1949年提前畢業。1950年初應中央重工業部幹部學校招聘,3月到北京通縣受訓,10月結業後分配到中央重工業部化工局工作。1963晉升為工程師,1981年晉升為高級工程師,1987年江蘇省教委發文晉升為教授,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曾擔任成都地質學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工程地質協會”中國國家組成員,江蘇國際科技中心理事。高國瑞教授是國內外知名的“土微結構”專家、我國“近代土質學”學科奠基人,入錄入典國內多種名錄和辭典,1995年載入美國《世界名人辭典》並授榮譽證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國瑞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
工作簡歷,社會評價及成就,主流科技文檔目錄,

工作簡歷

1950.10-1965.12 太原化工區工作。參與太原化工區各廠的籌建工作,參與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的“黃土野外科學試驗”研究,總結了東部黃土的非自重濕陷性質。1962受邀參加全國性黃土地基規範的編制。被聘為太原市土木建築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1966.01-1979.09 蘭州化工區工作,負責化工部第五設計院技術室工作。1978年率首先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對中國黃土、海洋土、紅土和膨脹土進行了系統的微結構研究,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研究“黃土”,把黃土的巨觀研究推進到微觀研究領域,在國內開創了使用掃描電鏡研究黃土濕陷奧秘的微觀機制,受到國內黃土學術界普遍重視,認為這是對濕陷性黃土研究的突破。
1979.10-1985.12 石油化工部勘察公司負責科研工作。論文“黃土微結構分類和濕陷性”在1980年《中國科學》中文版和1981年英文版發表;同時以題為“中國黃土微結構”在《科學通報》的中英文版上發表,受到國內外同行們的高度重視;1983年8月應加拿大蒙特婁McGill大學,國際著名土微結構專家R.N.Yong教授的邀請,訪問了該校並在該校講學,論文“中國黃土微結構與地質環境”經R.N.Yong教授推薦,在美國土木工程協會1983年《ASCE》特刊上發表;經中國工程地質學會推薦,1982年論文“中國海洋土微結構特徵” 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國際工程地質協會《IAEG》第四屆大會宣讀,刊登在印度新德里《四屆國際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集》,引起國際同行們的極大重視;1984年《中國科學》B輯以中英文兩種文字發表了“中國海相沉積土微結構研究和工程性質”,1986年,美國試驗與材料協會《ASTM》岩土學刊主編錢奈博士(R.C. Chaney) 選中該論文,修改為“中國海洋土微結構分類、微組構特徵和物質成分”,發表在美國費城出版的《ASTM-STP-923》海洋岩土專集中,創造了用掃描電鏡研究土的微結構、通過微結構的類型判別土的工程性質的先例。研究黃土、海洋土的同時,還對膨脹土、紅土和殘積土進行研究,1986年在阿根廷Buenos Aires的《五屆國際工程地質大會IAEG》上發表“殘積粘性土微結構特徵研究”。
1985.12-1992.09 南京建築工程學院勘測工程系工作。1988年,由美國克拉克遜(Clarkson)大學勒坦奈格(A.J.Lutennegger)教授組稿,論文“中國濕陷性黃土的形成和發展”在荷蘭《工程地質學》《黃土專刊》上發表;應英國利斯脫(Leicester) 大學黃土研究中心主任斯米萊(Iam Smallay)的邀請,撰寫的論文“中國第四紀黃土的分布、形成和工程性質”,提交給1988 年召開的英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25屆年會;1987年12月,課題“濕陷性黃土濕陷變形和機理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提批准,這是南京建築工程學院第一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資助項目,該項目成果1991年獲江蘇省人民政府二等獎狀,1992年獲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88年,主譯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James K. Mitchell教授的專著、國際上唯一的一部近代土質力學著作《岩土工程土性分析原理》;研究創立了以“土結構理論”為中心的《近代土質學》,1992年獨立撰寫出版專著《近代土質學》;同時,對海洋土作了深入研究,特別是在海洋土微結構分類的工程和套用問題,“海洋土微結構分類在工程中的套用”入選1991年出版的美國《沉積地質學前沿》系列著作;
1992.9-1999.12 南京建築工程學院退而不休7年。1993年9月,課題“中國區域性土(包括黃土、紅土、膨脹土)的分布和岩土工程性質形成的研究”(59379400)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1995年專著《近代土質學》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在南京召開的《區域性土的岩土工程論文學術討論會》上作“中國區域性土的分布、岩土工程性質和它們的形成”的大會主題報告;1996年, 為闡明中國區域性土形成的理論,在荷蘭《工程地質學》42期上發表論文“中國黃土、紅土和粘性土的分布和岩土工程性質形成”;1997年在希臘雅典《國際工程地質學術會議》上作“中國紅土的分布和岩土工程性質” 的學術報告;1998年在加拿大溫哥華《八屆國際工程地質大會》上作“中國膨脹土性狀研究” 學術報告。

社會評價及成就

國家最高獎獲獎者、著名黃土專家劉東生教授和清華大學著名岩土工程專家《岩土工程學報》主編沈珠江教授,兩位院士明確表示同意推薦高國瑞教授申報國家自然科學獎,尤其是沈珠江教授2004年12月還寄來具體推薦意見:
“高國瑞教授長期從事土微結構研究,對我國廣泛分布的黃土、膨脹土、紅土和海洋土的微結構與工程性質之間的關係和微結構成因做出了合理解釋,取得一系列創新性成果:
1.發現“粒狀架空結構”是黃土具有濕陷性的主要原因;
2.發現海洋土微結構可分為4類,並成功地解釋了微結構類型與工程特性之間的關係;
3.發現我國膨脹土的主要礦物成分是依利石,並成功地解釋了它們具有脹縮性的原因;
4.發現紅土中游離氧化鐵的膠結程度是抗剪強度高低的決定因素,而這一特性的形成與當地的氣候條件密切相關;
5.發現了黃土、膨脹土和紅土的形成和區域分布與它們受到的化學風化程度密切相關,後者又取決於當地的氣候條件。
在以上成果基礎上,高國瑞教授創建了“近代土質學”理論體系,出版了專著。
綜上所述,高國瑞教授結合我們國情所做的研究成果獨創性強,具有重大的學術意義和實用價值,應予獎勵。
2006年2月底國家獎勵辦公室通過對專家推薦書的中英文文本.pdf的審查,沈珠江教授因患癌症住院,另請了張宗祜院士、王思敬院士和劉東生院士一起推薦;2006年5月,研究了65年的成果“中國區域性土分布規律研究和近代土質學理論的建立”,入圍網上公布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初步審查入圍項目。

主流科技文檔目錄

1.“蘭州黃土濕陷機理探討”, 1979,《蘭州大學學報》,2期,123-134。
2.“黃土微結構分類和濕陷性”, 1980,《中國科學》中文版12期,1203,英文版1981,7期,962-974。3.“中國黃土微結構”, 1980,《科學通報》中文版,20期,945-948;英文版1980,7卷,507-601。
4.“中國海洋土微結構特徵”,1982,《四屆國際工程地質大會IAEG》,英文版,印度,Vol.VII,263-274。
5.“中國黃土微結構與地質環境”,1983,《ASCE特刊》,英文版,美國,121-136。
6.“中國海洋土微結構和工程性質的關係”,1983,上海,《國際海洋岩土和結構會議論文集》。
7.“中國海洋土微結構分類、微組構特徵和物質成分”,1986,美國費城,《ASTM-STP-923》。
8.“中國海相沉積土微結構研究和工程性質”,1984,《中國科學》中文版,9期;英文版1984,Vol.27。
9.“中國黃土的微結構與地理、地質環境的關係”,1984,《地質學報》中文版,北京,58卷3期265。
10.“膨脹土的微結構和膨脹勢”, 1984,《岩土工程學報》,6卷2期,40-48。
11.“中國紅土的微結構和工程性質” ,1985,《岩土工程學報》,7卷5期,10-21。
12.“殘積粘性土微結構特徵研究”,1986,《五屆國際工程地質大會IAEG》英文版,阿根廷Vol.3,803-810。13.“論中國濕陷性黃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 1986,《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論叢》,1期;中文版,147-152。
14.“山西潞城黃土濕陷性質和微結構特徵分析”,1986,《中國第四紀研究》,Vol.7,No1,中文版,10-17。
15.“中國濕陷性黃土的形成和評價” ,1987,《黃土研究狀況》,劉東生主編,英文版,392-395。
16.“中國濕陷性黃土的形成和發展”, 1988,荷蘭《工程地質學》黃土專刊,英文版,235-246。
17.“中國第四紀黃土的分布、形成和工程性質”, 1989,英國《第四紀工程地質》英文版,393-412。
18.“濕陷性黃土變形的結構理論”, 1990,《岩土工程學報》,12卷4期,1-10。
19.《岩土工程土性分析原理》,(美)James K. Mitchell著,1988,高國瑞等譯,南京工學院出版社。
20.《近代土質學》,1990,高國瑞著,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21.“中國近海沉積物的物質成分、微結構及工程性質的關係” ,1986,《海洋學報》,8卷5期,581-589。
22.“近海沉積微結構分類在工程地質評價套用”,1987,廣州,《全國海洋開發工程技術會》下,741-745。
23.“近海沉積土微結構分類的套用”,1991,美國,《沉積地質學前沿》英文版,531-537。
24.“中國地區性土的分布和形成”,1988,《地質論評》,34卷6期,533-543。
25.“中國區域性土的分布、岩土工程性質和形成”,1996,南京《區域性土的岩土工程問題》,24-31。
26.“中國黃土、紅土和粘性土的分布和岩土性質形成”,1996,荷蘭《工程地質學》Vol.42,95-104。
27.“中國紅土的分布和岩土性質”,《國際工程地質學術會議IAEG》,1997,希臘雅典,Vol.1,139-143,
28.“中國膨脹土傳送研究”,《八屆國際工程地質大會IAEG》,1998,加拿大溫哥華,Vol.1,295-298。
29.“論中國區域性土的分布和岩土性質的形成”,2005,《岩土工程學報》,22卷,5期,511-515。
30.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推薦書”中英文版本,2004年沈珠江推薦意見原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