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舞獅

高台舞獅

高台舞獅是湖北省沔陽市(今仙桃市)的傳統民俗娛樂活動,俗稱台獅子,為沔陽舞獅的特殊絕技,是在壘起的方桌台上表演。動作驚險扣人心弦。每到逢年過節,仙桃市各地都會有沔陽舞獅的表演。

基本介紹

湖北沔陽高台舞獅,簡介,表演形式,獅舞特色,仡佬族高台舞獅,

湖北沔陽高台舞獅

簡介

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高台舞獅,俗稱台獅子,為沔陽舞獅的特殊絕技,是在壘起的方桌台上表演,分大中小三種台型,大台型有“九妖十八洞”(即由36張方桌壘起的高台),中台型有“小九妖十八洞”,小台型有“一柱香”(9張方桌壘9層)、“燈籠園”( 9張方桌腳對腳桌面對壘桌面9層)等。舞獅者除表演與地獅子相同的動作外,還有在壘起的方桌間穿繞攀爬,間插望江喝水、四爪踏雪、金錢吊葫蘆等絕技表演。動作驚險扣人心弦。每到逢年過節,仙桃市各地都會有沔陽舞獅的表演。
高台舞獅高台舞獅
沔陽舞獅尤以乾河辦事處百子橋為最,有個具有百年歷史的民間業餘獅舞隊,上世紀五十年代,其技藝曾在“沔陽廟會”、“荊州會演”上奪冠。

表演形式

沔陽百子橋的獅舞登台前,要“玩台子”、“拜碼頭”、“玩場子”、“玩地獅子”、“玩回子”後才登台玩“台獅子”。
高台舞獅高台舞獅
玩台子所謂“玩台子”,即高台舞獅。要玩好台獅子,重在搭好台。有“九妖十八洞”和“一柱香”(亦稱“荷花台”)兩種類型的舞獅台。老師傅曾用136塊麻將代替136張方桌,碼成“九妖十八洞”模型。傳說:“九個妖精十八個洞,洞洞不離孫悟空”。搭一“高”二“險”的“一柱香”舞獅台,要精選8條長板凳、4把木椅子、13張方桌和一個專制的小方桌後,一層一層一次性壘起。底層8條長板凳、二層4張方桌、三層4把木椅、四層一張方桌仰放在4把椅面上,五層一張方桌腳與四層的方桌腳對腳,六層一張方桌面與五層方桌面挨面,七層一張方桌腳與六層的方桌腳對腳(4-5層和6-7層為兩個“燈籠泡”),八層至十二層都是方桌腳立在下層桌面上,頂端十三層仰放一張小方桌四腳朝天,桌面挨十二層的方桌面,用紅布繫緊大小桌面,台即搭成。桌面、桌腳連線處用鹽水浸濕粗紙墊著,起防滑的凝固作用。燈籠泡桌腳連桌腳處和四腳朝天的小方桌下,專人用手鉚保台。 所謂“拜碼頭”。由舞獅領頭人敬神禮畢,出場邊打銅鑼邊說360句客套話:銅鑼一響是招牌,有請列位賓朋四方來。有請灣前灣後灣左灣右,各位父老兄弟姐妹來扶助。往前一看老師傅極多,往後一瞄少師傅極廣。本當到老師父少師兄府第拜望,但不知老師傅少師兄府住何方?只有小弟才疏學淺,獻醜登場下拜諸位(打幾下鑼,並拱手鞠躬!): 一拜國家主席,二拜文武百官,三拜行船走水的太公,四拜士農工商,五拜錘手好漢,六拜救死扶傷的郎中,七拜三教九流,八拜八十八行,九拜久走江湖,十拜同行老師,恭請登場指教(作兩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彎繞場行禮式)。 太陽一出節節高,照在黃河鐵板橋,鐵板橋上栽楊柳,樹大根深長得牢。長得牢來長得牢,人要從師井要掏,井到山邊出好水,人從“三師”武藝高。武藝高來武藝高,兄弟七人把藝操,大哥學的城牆跑馬,二哥學的馬上挑槍,三哥學的漂洋過海,四哥學的子龍呈祥,五哥學的爬桿踩索,六哥學的破肚開腸。只有小弟年紀幼,懷抱銅鑼走九州,下走湖廣上走川,浙江千里到長安,一文銅錢擋住英雄漢,好漢無錢到處難。跨海登舟不要忙,繞過暗礁逞剛強。出手上打葵花式,提腿足踢跑馬樁。喜鵲登枝檐邊走,金雞獨立站中央。霸王舉鼎千鈞重,童子歡聲一爐香…… 來!來!來!耍起來! 獅舞將要登台玩,敬請諸位多包涵。 當獅舞在舞台頂端上表演結束從台上下來時,台下領頭人又打起銅鑼出場說結束語:“狂風一陣起,折倒帥字旗,有慢有慢三有慢,有慢各位轉回還,今天武藝已耍完,希望諸位明天再來看!” 所謂“玩場子”。開始打起鑼鼓:“請請看、請請看、請看請看請請看”的樂曲。接著由習武青少年耍武術,按“踢、打、摔、拿、跌、擊、劈、刺”等動作表演一番。什麼摔前後翻各式的空心筋斗,打“懸門、嚴門、水火門”各式拳術,作“丟絆子、鯉魚扳籽、黑魚過襠”式的表演等,以打開場子、活躍場地、熱鬧氣氛,也叫“玩開場”。 所謂“玩地獅子”。首先湊起:“咚鼓咚鼓球、 咚鼓咚鼓球、咚鼓球、咚鼓球、獅子滾繡球!”的鑼鼓。由一少年手持“繡球”舞弄逗引獅子,兩個善舞的人頂著人造布毛獅子皮,表演抖毛、抓癢、跌扑、睡覺、打滾、踩球等動作。特別是跳躍如飛,舞獅兩人射過兩張方桌,而獅子突兀站立著的絕活(玩尾的人舉起玩頭的人),讓觀眾大吃一驚! 所謂“玩回子”,即試台。就是由輕功頗佳的一人披著獅子皮,由下而上到頂端,表演騰身倒立等武術動作後,由上而下,把“台獅子”引上台。

獅舞特色

百子橋“一柱香”台獅子的風格獨特。由兩人配合默契頂人造布毛獅子皮上台,格體小、輕功佳、會涵力、腦筋靈活的李家炳玩頭(現年69歲):體格大、力量大、有托力、頭腦冷靜的李齊山玩尾(現年86歲),與本縣綠家灣和蘆林湖的台獅子,三台對壘,進行了驚心動魄的對抗賽。百子橋的台獅子特別引人注目,從地上一層穿洞十三層,登上頂端時,舞獅赫然踮起後腳站立(玩尾的人舉起玩頭的人),舉目瞭望天空,低頭環視地上觀眾,那凜凜雄風,使觀眾驚奇不已。緊接著那威武雄壯的舞姿,獨特新奇的“24亥”驚險動作,熟練自如從容不迫地表演,一個接一個的高難度動作,扣人心弦,使觀眾目不暇接。 始從飛腳一踢的“打坐撩須”、雙腳踏膝的“觀音打坐”、精神抖擻的“腳踏山崩”、打個趔趄的“望山喝水”、抱人旋轉的“張飛賣肉”、袒臂露胸的“蛤蟆曬肚”、腰弓背駝的“蝦子戲水”、扭動腰肢的“鯿魚游水”、俯身拾物的“蜻蜓點水”、前俯後仰的“燕兒餵食”、膽顫心驚的“獅子剝皮”、快步向前的“圓牆跑馬”、東倒西歪的“黃龍脫袍”、弓腿跨步的“出洞歸洞”、空中屈身的“偷梁換柱”、四肢勻稱的“青獅打睡”、垂足立胸的“關公搭橋”、四腳朝天的“順風擺柳”、胸似鐵扇的“順蓬施罩”、飛檐走壁的“四腳踏雪”、旋腳轉身的“挪腳趕盤”、仰首望天的“犀牛望月”、頭身傾倒的“白蛇吐箭”、特別是縱身一跳的“金線吊葫蘆”,眨眼功夫把“一柱香”的十三層桌子拉成彎弓一晃。瞬間,台下鑼鼓低聲緊湊:“靜靜看、靜靜看、靜看靜看靜靜看!”的樂曲,廣大觀眾提心弔膽地咋舌,為之捏汗,個個交口稱讚。百子橋台獅子的高超技藝,轟動了沔陽周邊天門、潛江、洪湖、漢川前來觀賞的數萬觀眾。

仡佬族高台舞獅

仡佬族的民間高台舞獅,是很受民眾喜愛的娛樂活動,具有雜技藝術的特色。高台是以8至12張大方桌一層層疊壘而成,最上面的桌子四條腿朝天,總高度川多米,一個舞獅班子,少則四五人,多則十五人。一般同時登台表演的是4人。兩個人扮獅子,把獅頭獅皮被蓋在全身,只露兩腳;另外2人分別裝扮成孫猴和笑臉和尚。有時還有同時出場的小獅子。"孫猴"和"笑臉和尚"揮舞手帕逗引大獅子逐層攀上高台,直至頂端。上攀的動作十分驚險,有正上、倒上、翻上,"小猴"與"和尚"、"小獅"與"小獅"一正一倒向上;大獅子有直上、穿上、穿繞桌子螺旋上,到最高處還要四腳踩桌腿表演,不帶任何保險繩索。所表演的技巧,都有生動形象的名目,如"燕子翻飛"、"蛤蟆抱崽"、"鰲魚吃水"、"雛鷹展翅"、"鯉魚曬肚"、"蜘蛛吊線"、"仙猴摘桃"、"滾龍抱柱"、"沖天倒立"、"靠背翻"、"踩高樁"、"疊羅漢"、"旋風車"等。一個舞獅班有時可連續表演四、五個小時。有些動作使人屏息,怦然心動,有些動作又因滑稽可笑而使觀眾忍俊不禁。
布依高台舞獅則是用6張或8張八仙桌重疊成高台,最頂的一張翻轉,四腳朝天,獅子自下盤旋而上,時而轉動,時而跳躍,完成翻、滾、疊等驚險動作,直至頂部,再在桌子的四隻腳上凌空起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