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鳶尾子

高原鳶尾子

高原鳶尾子,中藥名。為鳶尾科植物卷鞘鳶尾Iris potaninii Maxim.的種子。分布於甘肅,青海,西藏等地。具有清熱解毒,驅蟲之功效。用於腸癰,蛔蟲病,蟯蟲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高原鳶尾子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百合目
  • :鳶尾科
  • :鳶尾屬
  • :卷鞘鳶尾
  • 分布區域:甘肅、青海、西藏
  • 採集時間:7-8月果實成熟時採收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研末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種子。

性味

味微苦、甘,性涼。

歸經

入大腸經。

功效

清熱解毒,驅蟲。

主治

用於腸癰,蛔蟲病,蟯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研末。

採集加工

7-8月果實成熟時採收,曬乾,打去果殼及雜質,留取種子,在曬乾。

形態特徵

卷鞘鳶尾又名:波氏鳶尾、甘青鳶尾。多年生草本,高10-15cm。基部圍有纖維狀的老葉葉鞘,向外捲曲,褐黃色。根莖短粗,塊狀;根粗而長,黃白色,近肉質。葉基生;葉片條形,長5-18cm,寬2-3mm,先端漸尖,全緣。花葶極短,不伸出地面,基部有l-2枚鞘狀葉;苞片2枚,狹披針形,內含有1朵花,花柄極短;花黃色,直徑達5cm;花被管漏斗狀,長1.4-4cm,外輪花被裂片倒卵形,中脈上密生橘黃色鬚毛狀附屬物,內輪裂片被針形,先端微凹,直立;雄蕊長約2cm,花絲白色,花葯紫色;子房紡錘形,花柱分枝3,花瓣狀,先端2裂,裂片半圓形,邊緣具微齒。蒴果橢圓形,長3-3.5cm,直徑1.3-1.6cm,先端具1短喙;種子近梨形,直徑約3mm,棕色,表面有皺紋。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0m以上的石質山坡或乾山坡。分布於甘肅、青海、西藏等地。

相關論述

《青藏高原藥物圖鑑》:“退燒,解毒,驅蟲。治闌尾炎,蟲牙和蛔蟲,蟯蟲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