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旅遊綜合症

高原旅遊綜合症

高原氣候和平原不同。因此,具備高原旅遊的有關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初上高原,首先遇到的是令人難以忍受的高原反應:頭昏、噁心、食慾減退、嘔吐、疲乏、腹脹和胸悶,嚴重時可因腦水腫而引起昏迷,是高原旅遊綜合症。

原因,症狀,預防方法,急救方法,預防措施,注意事項,

原因

那么,高原反應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般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區稱為高原地區,其特點是空氣稀薄,氣壓低,氧氣少,紫外線輻射強烈。一般生活在高原上的居民,並不會有高原反應;就是平原地區的居民,在高原上生活一段時間,這種反應也會逐漸消失,主要是因為人類具有適應環境的能力。
首先是呼吸加深加快,大大增加每分鐘肺通氣量,從而使機體吸入更多的氧氣。平地居民每分鐘肺通氣量約為10升,登上海拔5000米的高原時增加到15升。這樣就能提高肺泡中的氧分壓和血氧飽和度。
其次,一個人的肺臟約有7億個肺泡,平時並不全部動用。登上高原後,隨著呼吸加深加快,大量原來閒置不用的肺泡都開放了,增加了氧氣交換面積,使進入血液的氧氣大大增加。
最後是增加紅細胞,人體骨髓有如造船廠,脾臟就象儲存船隻的倉庫。依靠兩者的努力,血液里的紅細胞就顯著增加。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休息時心率增加15-20次每分鐘,勞動時心率可達120-150次每分鐘,超出正常一倍左右。這就是人體對高原的適應過程。
約需要2-3個月才能逐漸過渡到穩定適應。這種高原適應性因人而宜,體格健壯者適應能力強,體弱多病者適應就慢。一般說,初到高原24小時內反應並不明顯。
南美洲的玻利維亞高原,海拔4500米,那裡有一個足球場,許多優秀運動員都望而生畏。1994年世界盃足球賽,強勁的巴西隊就曾因不適應高原氣候敗於土生土長的玻利維亞隊腳下。1997年美洲杯決賽,兩隊再次在這裡決戰,巴西隊主教練根據人體對高原氣候的適應過程,提出要么一下飛機就進行比賽,要么推遲兩個月比賽。結果是取前者,一下飛機即投入比賽,巴西隊體力未受大的影響,最終戰勝對手。

症狀

嘔吐、耳鳴、頭痛、呼吸急迫、食欲不振、發燒、睡意朦朧,嚴重者會出現感覺遲鈍、情緒不寧、精神亢奮、思考力、記意力減退、聽、視、嗅、味覺異常、產生幻覺等,也可能發生浮腫、休克或痙攣等現象。

預防方法

登山上升的速度不宜太快,最好步調平穩,並配合呼吸,同時要視坡度的急緩而調整,使運動量和呼吸成正比,尤其避免急促的呼吸。上升的高度應逐漸增加,每天攀爬的高度應控制,以適應高山氣壓低,空氣稀薄的環境。行程不宜太緊迫,睡眠、飲食要充足正常,經常性地作短時間的休息,休息時以柔軟操及深呼吸來加強循環功能及高度適應,平常應多作體能訓練以加攝氧功能。

急救方法

給氧及降低高度是最有效的急救處理,若有休克現象,應優先處理,注意失溫及其他併發症。立即休息,將病患移至無風處,若疼痛嚴重,可服用鎮痛劑止痛。如果仍不能適應,則需降低高度,直到患者感到舒服或症狀明顯減輕之高度為止。一般而言,高山病患者降低至平地後,即可不治而愈。雖然如此,嚴重之患者仍需送醫處理。高原適應不全症的發病機理長期居住高原者,機體能漸漸的適應高原地區的特殊的氣候條件,在神經體液的調節下機體各部機能有相應的變化及改變,主要是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較為明顯,在高原地區大氣與肺泡中的氧分壓之差隨著登山高度的變化而縮小。直接影響肺泡與氣體交換,血液攜氧和結合氧在組織中釋放速度致使機體供氧不足,產生缺氧。初次登山者由於低氧而刺激呼吸中樞,引起早期通氣增加,那么機體要吸入更多的氧氣進行代嘗,海拔越高,大氣中氧分壓越低,機體缺氧程度也就相應加重,登山速度與勞動強度也是影響高原反應的程度,除此之外,如精神過度緊張、疲勞、感染、營養不良、低溫、受涼等因素對發病也有影響。高原不適症的臨床表現急性高原病在短時間快速登到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或者是高原區久居的人,在平原上生活一段時間反回高原時都可出現頭痛、頭暈、心悸、氣短、胸悶、嚴重者有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失眠、疲乏無力、腹脹、口唇輕度發紫,及面部浮腫等。急性高山反應一般多發生在登山24小時,一般進入高原1-2周內就能適應當地的高山氣候條件。以上症狀可自行消失,如症狀不斷繼續加重可給予對症治療,採用工醯唑胺劑量0.25g口服每天2-4次,上山前2天至登山後3天,該藥主要起到利尿作用,可降低急性高原病的發病率及嚴重程度,並可減輕睡眠時的缺氧狀況,強的松5-10mg,每曰2次口服,上山後用勁天有利於減輕症狀,此外還可適量用鎮靜劑以及各種維生素,及氨萊鹼。高原肺水腫的臨床表現高原肺水腫的發病率為3%,在急性高原反應的基礎上,當到達海拔4000m以上則發病,也可在快速登上2500m時發病,所以在登山後3-48小時急速發病,也可遲到3-10天才發病,症狀如頭痛、胸悶、咳嗽、呼吸困難,不能平臥,個別嚴重者可有出現尿少,咯多量血性泡沫樣痰,甚至神導不清,寒冷與呼吸並感染可加重缺氧,咳嗽或勞累也可為重要誘因。治療上要早期給予吸氧,每分6-8lc,有肺水腫者可用50%-70%酒精吸入氧氣,絕對臥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嚴禁大量飲水,尿速20-40mg,立刻靜推或40-80mg口服,每曰2次口服2-3天,利尿期間注意補鉀觀察脫水有煩燥不安時可用少量鎮靜劑也可採用0.25氨萊鹼溶於50%GS40ml,緩慢靜推以降低肺動脈壓口服強的松或靜脈緩滴入氫化可的松,減少毛細血管滲透及解除支氣管痙攣,有呼吸和心力衰竭的患者應立即採用相應的治療措施,病情穩定後轉到較低的海拔地區繼續給予治療。

預防措施

1、對進入高原人員都應進行全面體格檢查,一般健狀者都適應低氧環境,凡是心肺肝腎等有疾病的高血壓Ⅱ期,嚴重貧血者都不宜進入高原地區。
2、平時要加強體育鍛鍊,實行階梯上開,便逐步適應,登山速度至為重要。國內報導了3曰內進平原抵海拔4200米處急性高原病發率為83.5%。而由2261m經階梯適應在7-15天內抵4200m處時,發病率僅為52.7%(p?0.001),藥物患者能暫時減少不適應症狀,但並不能提高,甚至還會延緩機體對於低氧的適應能力,在登山過程中醫務人員應加強巡視,做到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3、初入高原者應減少體力勞動,以視適應程度逐步增加勞動量,高原的勞動環境大多處於4000米以下,勞動能力影響比平原要降低30%-50%,應注意保暖,防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4、初入高原時應多食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易消化食品,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可提供等等糖和增加肺部彌散能力,以便提高機體進入高原的適應能力,絕對禁止飲酒,高山病人入睡時應最好採取半臥位,減少右心靜脈回流和肺毛細血管充血。
5、高原地區晝夜溫差大要注意保溫,高原地區氣候乾燥,加強黏膜及皮膚的護理,防止皮膚乾裂。

注意事項

高山氣候也有禁忌症。例如,高山可使鼻竇炎病人出現症狀、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到高山後往往會加重,因為紫外線可促進甲狀腺素的分泌、潰瘍病人在高山也可因紫外腺的過度照射而刺激胃酸分泌,特別是在氣壓劇烈變化時症狀會加劇;晚期高血壓、心功能不全的心臟病人也不應去高原。
健康人去高原時,應多食碳水化合食物、多種維生素和易消化食物。高碳水化合食物可提供葡萄糖和增強肺泡彌散能力。不宜飲酒。有高原反應者睡眠時最好採取半臥位。在登高原前兩天和登後前三天可口服乙醯胺,可減輕反應。還可用一些鎮靜劑。此外,精神過度緊張、身體過度疲勞也會加重反應。高原氣候寒冷,氣候多變,應多帶衣物,注意保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