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真宮廷書畫

高仿真宮廷書畫

高仿真宮廷書畫是指那些與真跡相同的高仿真畫,無論是畫面、色調、紋理,還是印章、裝裱,甚至連細小的摺痕、霉變的斑點都一模一樣,絲毫不差,宛如一對對的“孿生兄弟”,就連藝術品中國的鑑定專家辨別真假也費一番功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仿真宮廷書畫
  • 特點:仿製程度高
  • 歷史:可追溯到清朝
  • 代表作品:《瑞鶴圖》
介紹,歷史沿革,專家解釋,真品與仿品對照展,

介紹

話說,亂世收黃金,盛世興收藏。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掀起了文物收藏熱,高品質的藝術複製品越來越受到歡迎。於是,一種全新的-高仿真藝術複製品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高仿真宮廷書畫
2006年5月12日---7月12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清宮散佚書畫名品與仿真品對照展》在遼寧省博物館舉行,吸引了眾多的參觀者。 人們在展台前長久駐足,用驚奇的目光注視著每件展品,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歐陽詢的《行書仲尼夢奠帖》、宋徽宗趙佶的《千字文》、北宋李成的《茂林遠軸圖》以及《古木垂陰圖》、《寒鴉圖》、《秋山紅樹圖》、《神駿圖》等等,一件件稀世國寶讓人大開眼界。更讓人驚嘆的是,在每幅真跡的旁邊都有一幅相同的高仿真畫,無論是畫面、色調、紋理,還是印章、裝裱,甚至連細小的摺痕、霉變的斑點都一模一樣,宛如一對對“孿生兄弟”,就連鑑定專家辨別真假也費一番功夫。(展示一組仿真品書畫)
面對如此相像的書畫,人們不禁發出由衷的讚嘆:”天哪,真是一模一樣。這幅畫上的霉點兒,那幅上也有!” ,“這個地方被磨得有些退色,那幅也一樣!”“到底哪幅是真,哪幅是假呢?”

歷史沿革

清宮散佚書畫高仿真品的製作者是北京一鼎軒·彩虹仿真藝術品製作有限公司。有關高仿真書畫的故事,我們還要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說起……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書畫市場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故宮書畫高仿真藝術品,高仿真書畫一出現,立即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它的製作者是一家日本企業。這家企業與台北故宮博物院合作,採用先進的照相、複印技術,陸續複製了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300多件著名的中國古代書畫。
中國的企業家坐不住了。正像遼寧省博物館終身名譽館長、著名書畫鑑定家楊仁愷先生所說:這些書畫是中國人的東西,仿真中國書畫是中國人的事,做出好的仿真作品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中國傳統繪畫材料是宣紙和絲絹。宣紙既堅韌又柔軟,絲絹柔軟帶有絲縷,表面不平,疏密不均,在上面仿真印畫非常困難,要仿真得和真跡一模一樣,就更是難上加難了。經過近百名美術、文物、造紙、紡織、印刷、計算機等專家五年的刻苦攻關,北京一鼎軒·彩虹仿真藝術品製作公司,終於攻克了在宣紙、絲絹等傳統繪畫材料上高仿真作畫的難題,實現了對書畫進行原大、原色彩、原材質的高清晰複製,就連細小的褶痕、霉變的斑點都和原作一模一樣,裝裱材料也與原畫相仿,就連鑑定專家有時也難辨真假。
中國書畫自古講究神韻,一鼎軒的高仿真宮廷書畫形神兼備,不僅再現了原畫的風貌和內涵,而且完美地表現出歲月在書畫上留下的歷史滄桑感,質量超過了日本企業。從某種意義上說,真正做到了“克隆”書畫。
這是兩幅《瑞鶴圖》,一幅來自日本的企業,一幅是北京一鼎軒的產品,我們聽聽北京故宮書畫專家單國強對它們是如何評價。
《瑞鶴圖》是宋徽宗趙佶的作品。畫面上,18隻仙鶴在宣和殿上空翩然起舞,兩隻仙鶴一座一右站立在宮殿的屋脊上,姿態優美,造型生動,表現出一派祥和景象,寓意著太平盛世。同是一幅畫,兩者卻有很明顯的差別……
有人會說,高仿真藝術品也是複製品,複製品與贗品有哪些區別呢?其實,複製品與贗品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複製品同真品相近,在製作材料、形體、工藝、風格上,與真品要求保持一致。製作時,雖然不受尺寸大小限制,但要形神相似,要更忠實、更接近原作。而贗品則是故意隱瞞仿製品身份,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矇騙顧客騙取錢財為目的。
高仿真是高品質仿真藝術複製品的簡稱。高仿真藝術複製品是更接近、更忠實原作。至於什麼樣的複製品才算高仿真藝術複製品,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專家解釋

(採訪北京一鼎軒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吉平):
高品質的藝術複製品應該以原作為標準,複製品至少要95%與原作完全一致。也就是說,把原作和複製品擺在一起,普通人用肉眼分辨不出真假,只有很專業的人,藉助儀器才能辨別出來。這樣的藝術品才算得上高仿真複製品。
精湛的高仿真技術讓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的專家也為之青睞,北京一鼎軒和北京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合作,在文物專家的監督和指導下,開始高仿真複製宮廷珍藏的書畫,先後複製了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的100件,共151張傳世名作,複製了遼寧省博物館珍藏的清宮散佚書畫138件,吉林省博物院部分院藏作品。如今,“高仿真故宮書畫系列”、“高仿真遼寧博物館藏清宮散佚書畫系列”都已經製作完成,每幅作品都形象逼真地再現了原作的神韻,把中國繪畫的筆精墨妙,紙絹的材質之美,歲月在書畫上留下的滄桑痕跡,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真品與仿品對照展

《清宮散佚書畫名品與仿真品對照展》
為了讓觀眾更直觀地了解什麼是高仿真繪畫,一場別開生面的《清宮散佚書畫名品與仿真品對照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隆重展出。
其實,複製書畫並不是現代人的發明,早在1600多年前,中國人就已經用臨摹的方法複製優秀書畫了。我們今天見到的許多國寶書畫,其實都不是原作,而是古人的臨摹複製品。臨摹書畫的意義何在呢?
早在1600多年前,中國人就已經用臨摹的方法複製書畫了。
世間萬物都有“壽期”,書畫自然也不例外。中國古代就有“絹保八百,紙壽千年”之說。也就是說,即便是精心保管,絹本字畫只能保存八百年,紙本字畫也只能收藏一千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儘管字畫的“壽命”在延長,但是依然還會消亡,而延續字畫生命的最好辦法就是臨摹複製。
北京故宮有一座恢弘的建築----養心殿,這裡曾經是乾隆皇帝的寢宮。 乾隆在養心殿隔出一個房間,名曰“三希堂”,專門用來珍藏三件稀世書法作品,它們就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羲之的侄子王詢的《伯遠帖》。《快雪時晴帖》全文僅28個字,寫的是:羲之頓首,快雪時晴, 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意思是大雪之後向友人問候。 您可能想像不到,這件被歷代書法家推崇為“天下第一神品”的《快雪時晴帖》,卻不是王羲之的真跡,而是古人的摹本。
《韓熙載夜宴圖》是南唐著名畫家顧閎中的作品。這幅畫還有一段傳奇來歷:公元937年,李昪稱帝,建立了南唐政權。到了後主李煜統治的時期,皇親貴族留戀酒色,廣蓄聲伎,奢侈之風日盛,國勢日益衰弱,而鄰近的宋國卻強大起來。面對強敵,南唐政權已經是風雨飄搖,岌岌可危了。後主李煜感到了危機,他想任命韓熙載為宰相,藉助他的才幹拯救南唐,可是韓熙載對頹廢的南唐政權已經失去了信心,說什麼也不願意出任宰相,每天沉醉於歌舞聲樂之中。
後主李煜得到稟報,非常生氣,想蒐集證據,問罪韓熙載。於是,他下了一道密旨,讓顧閎中到韓家作客,“目識心記,繪圖呈報”。顧閎中就利用繪畫特長,當了一回“間諜”,把韓熙載縱情聲色的證據一一“記錄在案”,於是就有了這幅《韓熙載夜宴圖》。遺憾的是,這幅《韓熙載夜宴圖》也不是真跡,是宮廷畫家的摹本。像這樣原作遺失僅存摹本的古代名畫還有很多,如《洛神賦》、《女史箴圖》等等。多虧古人有先見之明,臨摹了這些作品,我們今天才有幸見到它們。
為了完美地再現書法墨跡,中國人很早就發明了“雙鉤填廓法”,就是用一張透明的薄紙或塗了蠟的紙,鋪在原作上描出輪廓,再將它描在要複製的紙上,然後按原樣用墨填寫。這樣複製出的作品幾乎與原跡一樣,還能較完好地保持原作的神韻。唐代書法家馮承素奉旨勾摹的《蘭亭序》就是最傳神的作品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王羲之的書法,不惜重金收集他的墨寶。後來,他終於如願以償得到了王羲之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蘭亭序》。得到這件寶貝,唐太宗愛不釋手,不僅生前獨享,死後還把它作為陪葬品埋入昭陵。流傳下來的《蘭亭序》全部是摹本,其中馮承素奉唐太宗旨意勾摹的《蘭亭序》最為傳神,不僅字型結構完美,行筆流暢,就連墨色的濃淡、乾濕的差異,修改字的前後順序都很好地表現出來。
手工臨摹書畫受到臨摹人員繪畫水平、藝術修養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很難做到原汁原味地再現原作。後來,受到雕版印刷的啟發,中國人又發明了木版水印工藝,在北京榮寶齋複製的眾多高水平木版水印畫中,《韓熙載夜宴圖》被公認為巔峰之作。這幅畫共刻版1667塊, 用時8年,而且一幅畫需要印刷8000多次才能完成。儘管木版水印能夠完美地再現中國畫的神韻,但是工藝複雜,很難承擔成千上萬張古代優秀書畫的複製工作。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 近代又出現了珂羅版技術、銅板印刷、絲網印刷、膠版印刷方法,出版了許多精美的古代書畫集,然而,這些印刷方法都存在缺陷,不能進行原大、原色、原材質的高清晰複製,不能逼真地再現書畫的每一個細節。全新的高仿真技術讓“克隆”中國傳統書畫從夢想變成了現實。
一鼎軒的高仿真書畫,真是完美地再現了中國傳統書畫獨有的用筆特徵和微妙的墨色變化,在讚嘆之餘,人們不禁要問:這樣清晰逼真的高仿真書畫是如何製作出來的?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這些奧秘吧。
採訪北京一鼎軒、彩虹仿真藝術品製作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項立:
高仿真書畫藝術工藝由四項技術組成。一是掃描技術;二是電腦圖像處理技術;三是色彩管理技術,也叫做數位化流程的色彩管理技術;四是輸出技術,即噴墨數碼印刷……這些技術解決了高仿真製作中國傳統書畫的四大難題:一是宣紙絲絹質地鬆軟不利於製作的難題;二是宣紙絲絹色相微黃不利於表現色彩層次的難題;三是宣紙絲絹光潔度不夠影響仿真效果的問題;四是油墨光感太強很難表現水墨畫意境的難題。
高仿真書畫,真是完美地再現了中國傳統書畫獨有神韻,為人們帶來了全新的享受,也為傳承中華文化開創了一條新的途徑。面對這些幾乎與真跡一模一樣的高仿真藝術品,人們不禁要問:這些仿真書畫有收藏價值嗎?
專家的回答是肯定的。在2005年第三屆亞洲印刷大賽中,“故宮珍藏書畫仿真系列” 榮獲六項大獎,其中《阿房宮圖》摘得唯一的全場大獎。
《阿房宮圖》是清代著名畫家袁江的作品,縱194.5厘米,橫60.5厘米,全畫共12幅。 袁江以細膩的手法,氣勢磅礴的視覺效果,再現了秦始皇時期阿房宮的壯麗和宏偉,把華貴綺麗的畫風發展到了極致。 高仿真《阿房宮圖》真實地再現了原作,每一個細小之處都精細入微。
“故宮珍藏書畫仿真系列” 、“遼寧省博物館珍藏清宮散佚書畫仿真系列”也得到了專家的高度評價,這些書畫被專家讚譽為“下真跡一等”。那么,“下真跡一等”是什麼意思呢?
在文物界,人們通常把那些複製技藝高超,能夠完美地表現原作神韻風采的高品質複製品稱為“下真跡一等”。達到“下真跡一等”的書畫可以替代真跡在博物館裡公開展出。
採訪故宮博物院書畫專家單國強
同期聲:北京一鼎軒的每幅作品都要經過故宮書畫專家的嚴格檢驗,鑑定的標準就是真跡,凡是達不到真跡標準的,一律作廢。這是兩幅相同的作品,(用正品和次品作比較說明)……
“故宮書畫仿真系列”、“遼寧省博物館珍藏清宮散佚書畫仿真系列”都是由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授權,在書畫專家的監督和指導下製作完成的,每幅書畫只限量發行100張,每張作品都經過專家的認真檢驗,上面都有標號,有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的監製證書和監製印章。
高仿真書畫藝術品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那么,故宮書畫仿真系列” 、“遼寧省博物館珍藏的清宮散佚書畫仿真系列”都有哪些意義呢?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著10餘萬件珍貴的中國古代書畫,這些書畫少則有數百年歷史,多則已經是千歲高齡,由於歲月的侵蝕,這些書畫已經變得非常脆弱,有些已經不能再經常展出了。高仿真技術讓這些書畫有了分身術,用高仿真品代替真跡展出,既保護了真跡,又能讓更多的觀眾欣賞到這些傳世瑰寶。
世間萬物都有壽命,書畫自然也不例外。用臨摹的方法複製書畫,或多或少都融入了臨摹者的筆墨個性,很難原汁原味地再現原作。高仿真技術幾乎可以絲毫不差地“克隆”書畫,讓這些國寶以真實的面目一代代永遠流傳下去。
高仿真書畫還是人們了解中國書畫藝術,了解歷代畫家繪畫風格的理想教材。高仿真畫仿佛是把宮廷書畫展搬進了高等學府,學員可以近距離地觀察臨摹,甚至可以用手觸摸,感受這些著名書畫的每一個細微之處。
故宮書畫是國之瑰寶,真跡只有一幅,而且深藏在宮中,別說是普通百姓,就連故宮的書畫專家也不是經常可以見到。和真跡幾乎完全相同的高仿真藝術品在市場上出售,從某種意義上說,真正實現了“昔日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美好願望。
國寶的最大價值在於它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它們見證了中國悠久的歷史,記載了中華古老文明,傳承著優秀的民族文化。那么,故宮博物院為什麼要製作“故宮書畫仿真系列”書畫?它意義是什麼呢?
採訪北京故宮博物院科技部專家曹靜樓主任:
弘揚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向中國人民、世界人民展示悠久璀璨的中華書畫藝術是我們的重要任務, “故宮書畫仿真系列” 、“遼寧省博物館珍藏的清宮散佚書畫仿真系列”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芙蓉錦雞圖》是宋徽宗趙佶的作品,畫面詩情畫意,相得益彰,具有典型的工筆寫實風格;
《踏歌圖》的作者是宋代著名書畫家馬遠。畫作筆試張揚,給人以暢快淋漓的感覺,是馬遠的代表作;
《關羽擒將圖》是明代商喜的繪畫,生動形象地再現了關羽的威武和眾將的神勇;
《梧桐雙兔圖》是清代大畫家冷枚的傑作,兩隻白兔臥於梧桐樹下,筆法工細,設色古雅。
《花鳥圖冊》實際西洋畫家郎世寧的作品。繪畫融合了中西畫法,既保持了中國花鳥畫的格局,又使構圖更加豐富多彩。總之,無論是青綠設色的《山居圖》,水墨渲染的《寒鴉圖》,還是工筆入微的《花鳥圖冊》,都仿真得非常逼真形象。
高仿真書畫藝術品開啟了通向中華藝術殿堂的大門,讓人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和認識中國最優秀的書畫作品,感受和體會蘊藏在書畫內的深厚文化內涵,從而了解燦爛輝煌的中華歷史和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