驃國

驃國

驃國(220年-832年),伊洛瓦底江流域佛教古國,都城為卑謬,有18個屬國。中國史籍曾分志其史略。驃乃藏緬系中的一支,今不復存;或即緬人的前身。該國文化發達,擅長音樂。801年驃國王雍羌遣子,獻其國樂與唐朝。多涉及佛教。公元832年亡於南詔。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方位與疆域,經濟,交通,與中國關係,王朝世系,

歷史沿革

驃國(Pyu,Kingdom of),7~9世紀緬甸驃人(pyū) 在伊洛瓦底江流域建立的古國。驃國都城為卑謬(梵文名rī-ksetra《大唐西域記》譯為室利差羅),在今緬甸伊洛瓦底江下游卑蔑附近。另外,《新唐書》還記有朱波、突羅朱、徒里掘等異稱。唐代文獻記載驃國都城是圓形磚城,周長160 里,有12座門。
驃國人乃藏緬系中的一支,今不復存,或即緬人的前身。蓋以種族名Pyu為國號。
魏晉時的《西南異方誌》、《南中八郡志》等書首載其名。同名異譯還有剽、僄、縹、漂越等。
向達注稱:僄越、剽國為“四世紀時緬甸古國之名,至唐代漢譯作驃”,以代東漢兩次朝貢的撣國一稱。伯希和於驃的出自音譯一層,曾作考證。當指蒲甘建都以前,以卑蔑(Prome)為都城時,統治緬甸種族的名稱。
832 年(唐大和六年),驃國都城被南詔攻陷,驃國遂亡。自此漸趨衰落而為緬人所建的蒲甘王國所取代,漸同化於緬人。

方位與疆域

中國魏、晉人的著作及《西南夷風土記》序雲稱驃國“位於永昌西南三千里”。
《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驃國》記載:“驃國,在永昌故郡南二千餘里,去上都 一萬四千里。其國境,東西三千里,南北三千五百里。”並述其方位,“東鄰真臘國”,“北通南詔”。
613~718年毗訖羅摩王朝統治驃國時十分強盛,有18個屬國,298個部落和9 個城鎮。其疆域北抵南詔(今中國雲南德宏和緬甸交界地區),東接陸真臘(今泰國、寮國高棉接壤一帶),西接東天竺(今印度東部阿薩姆邦等地),南至海,據有整個伊洛瓦底江流域。

經濟

農業比較發達,種植稻穀和甘蔗等作物,已經使用名叫“登伽陀”的錢幣。613~718年毗訖羅摩王朝統治驃國。驃王外出近則坐金繩床由奴隸抬著走,遠則乘大象,有妃嬪宮女數百人隨行。當近代在驃蔑一帶驃國舊址發現了一些佛像、佛經及刻有驃文的碑銘。

交通

賈耽《皇華四達記》和樊綽《蠻書》詳細記述了中國與驃國交通的數條通道,足見當時雙方往來之密切。該國向以佛教音樂著稱於世,794年(唐貞元十年)南詔歸服唐朝,驃國王雍羌也想內附於唐,曾幾度遣使來華獻樂。

與中國關係

801 年(唐貞元十七年),驃國王雍羌由南詔王異牟尋引薦,遣子舒難陀(Shwenadaw)率樂隊和舞蹈家,獻其國樂至成都。次年,才來到西安。所獻十二曲,樂工三十五人,內容多半涉及釋氏經義。當他們演奏樂曲時,是用海螺殼和鐫刻精美的銅鼓來伴奏的,這種銅鼓與唐朝“南蠻”富室豪酋擁有的銅鼓非常相似。唐德宗授其國王以太常卿、舒難陀以太僕卿之號。中國詩人白居易等為此作了《驃國樂》,《新唐書·驃國傳》對其歌舞藝術有詳盡的記載。
白居易又代德宗作覆書,贊其國王“得睦鄰之善謀,秉事大之明義”。
宣宗大中十二年(858)驃國遭獅子國入侵,求救於南詔,南詔王勸豐佑派段宗膀率軍往援。次年擊退獅子國來犯軍隊後,驃國以金佛酬謝,段宗膀率南詔軍隊返回騰越,。

王朝世系

漢達瓦底(漢林)驃國
1、雅堂嘎(雅汀嘎耶)驃王(建立者)
......
嘎德耶(卡德耶)驃王
......
800、般陀瓦驃王 (末代王)
丹巴提巴驃國
1、巴杜馬山達都里耶王(建立者)
...
瓦盧那王
...
瓦達巴王
...
190、羯羅浮王(末代王)
麥克亞驃國
1、底利山達大臣(建立者)
...
嘉彬索延尼
...
160、梭吳蘇瓦(末王)
彬萊驃國
1、瓦那達伽錄竇巴王(建立者)
...
達摩東達王
...
97、瑟德達王(末王)
岡辛驃國
1、貝巴梨瓦那耶(建立者)
...
30、達哈達王(末王)
阿蘭格巴驃國
1、烏達伽(建立者)
...
26、巴巴達(末王)
育瓦部基驃國
1、阿薩伽(建立者)
...
50、伽雅那(末王)
萊蓋驃國(布蘭達巴國)
1、羅闍達摩(建立者)
...
40、杜答達耶(末王)
以上皆為緬甸傳說時期諸王朝,從第一個漢達瓦底國到最後的萊蓋驃國,總共1393代國王,若以每位平均在位18年來計,就得25074年,何況傳說中的國王一般在位時間都比較長,如育瓦部基驃國的阿薩伽王就在位五百年。顯然太離譜了,太不可信,權作參考。之後的太公王朝開始,緬甸進入信史,世系可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