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衝忠烈祠

騰衝忠烈祠

騰衝忠烈祠,位於今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國殤墓園內,建成於1945年7月7日,奉祀抗戰時期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攻克騰衝戰鬥中陣亡的將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騰衝忠烈祠
  • 位於:今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國殤墓園內
  • 建成於:1945年7月7日
  • 奉祀:抗戰時期中國遠征
簡介,抗戰記憶,重要意義,戰事傷亡,

簡介

騰衝忠烈祠為重檐歇山式建築,上懸“河嶽英靈”匾額,祠堂正門懸“忠烈祠”匾額,走廊兩側有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布告、騰衝會戰概要、告滇西父老書等碑文。祠內外立柱刻有國民黨軍政要員及遠征軍20集團軍將領等人的題聯、輓詩、悼祠。祠內正面為孫中山遺像及遺囑,兩側牆上嵌有9618位陣亡將士題名碑石。
騰衝,滇西重鎮,與緬甸毗鄰,歷代都是軍事要地,也是二戰期間我國唯一的外國援華物資通道——滇緬公路的側翼支撐點。

抗戰記憶

1942年5月上旬,日本侵略軍由緬甸攻入滇西。由於中國軍隊及時炸毀怒江橋,日軍受阻於怒江西岸,侵占我怒江以西3萬多平方公里國土。
為完成打通中緬公路的戰略計畫,策應中國駐印軍在緬甸密支那的作戰,1944年5月11日,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以6個師的兵力從六庫栗柴壩到施甸打黑渡近200公里的多個渡口,強渡怒江,仰攻高黎貢山,向滇西的騰衝、龍陵、芒市、畹町等重鎮發起反攻。

重要意義

出征前,蔣介石於4月25日致電遠征軍,強調“此次渡江出擊之勝負,不僅關乎我國軍之榮辱,且為我國抗戰全局成敗之所系”。英國首相邱吉爾為滇西反攻專門電賀中國政府,表示“佇候其進展之佳音”。美國陸軍部部長史汀生對國際媒體稱,“滇西遠征軍怒江出擊,是東南亞過去一周內盟軍作戰的重要新聞”。
滇西反攻最慘烈的戰鬥發生在騰衝、松山、和龍陵三地。
騰衝一直以“火山”“熱海”的獨特地質特徵聞名於世。騰衝的城牆,也以那些經受過地底沸騰鍛造的熔岩石圍築而成,堅固異常,日本人占據後,城內更是戰壕工事密布,光碉堡就有30餘座。
8月2日,遠征軍炸開西南城牆,部分突擊隊員沖入騰衝城內。8月14日,美軍飛機轟炸東門日軍指揮部,日軍148聯隊隊長藏重康美大佐被當場炸死。17日,遠征軍從多處缺口沖入城內開展巷戰。9月9日,遠征軍奪取城區主要街道,日軍被包圍在城東北的狹窄地域。蔣介石再次電令遠征軍,“騰衝必須在九一八國恥紀念日之前奪回。”日軍代理指揮官也預感末日來臨,於9月12日晚向長官致電決別,燒毀軍旗、密電碼,破壞無線電設備,準備背水一戰。13日,遠征軍發動決戰。9月14日,城內殘敵被肅清,騰衝完全光復。
戰後的騰衝一片殘垣斷壁,古建築悉數被毀,歷史名城變成一片瓦礫,這一仗被日軍稱為當時3個“玉碎戰”之一。

戰事傷亡

經歷大小戰鬥80餘次,騰衝戰鬥全殲守城日軍6000餘人,中國軍隊亦陣亡團長李頤、覃子斌等將士8000餘人,地方武裝陣亡官兵1000餘人,盟軍(美)陣亡將士19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